小班藝術:大雨小雨(打擊樂)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聲音的大小,初步學習碰鈴的演奏方法。
2.探索鈴鼓和碰鈴的不同演奏方法,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節奏和音色。
3.在教師的眼神和動作的幫助下,不演奏時能控制住樂器,使其不發出聲音。
活動重點:
初步學習碰鈴的演奏方法,探索運用鈴鼓和碰鈴兩種樂器,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節奏和音色。
活動難點:
能在教師的提示下,較準確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或“小雨”。
活動準備:
1.PPT《大雨小雨》,電視,電腦;
2.幼兒圍坐成半圓形,每人一個鈴鼓和碰鈴。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下雨天的經驗。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下雨天嗎?大雨是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說出下大雨時的聲音是大大的,并用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那小雨又是什么樣子呢?它和大雨一樣嗎?”
引導幼兒說出下小雨時的聲音是小小的,并用動作表現出來。
2.幼兒欣賞教師演唱《大雨小雨》。
(1)教師一邊播放PPT,一邊以較慢的速度演唱歌曲,引起幼兒對歌曲的興趣。
(2)教師:“大雨的聲音怎么樣?(嘩——啦,嘩——啦)小雨的聲音怎么樣?(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3)教師帶領幼兒練習演唱大雨小雨的聲音,并請幼兒用動作表現。
(4)教師再次演唱歌曲,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大雨小雨的節奏。
3.教師出示鈴鼓,讓幼兒回憶并模仿音色。
(1)教師:“這是什么?”出示鈴鼓,幼兒講述名稱。
(2)教師:“怎樣演奏鈴鼓,讓它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大雨呢?”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空手練習搖動鈴鼓,模仿下大雨的聲音。
(3)教師交代要求:只有唱到“嘩啦嘩啦”的時候,才能演奏,帶領幼兒練習在“嘩啦嘩啦”處演奏鈴鼓。
(4)完整演唱第一段,教師帶幼兒在“嘩啦嘩啦”處演奏鈴鼓。
4.教師出示碰鈴,引導幼兒學習碰鈴的演奏方法。
(1)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了一樣新的樂器,它叫碰鈴,小朋友看一看。”出示碰鈴,讓幼兒拿碰鈴,探索碰鈴的演奏方式。
(2)教師介紹碰鈴的演奏方法,“怎樣演奏碰鈴,才能讓它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小雨呢?”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練習碰鈴的演奏方法,模仿下小雨的聲音。
(3)教師交代要求:只有唱到“滴滴答答”的時候,才能演奏,帶領幼兒練習在“滴滴答答”處演奏碰鈴。
(4)完整演唱第二段,教師帶幼兒在“滴滴答答”處演奏碰鈴。
5.教師和幼兒一起邊唱歌曲,邊演奏樂器。
6.分組演奏。
將幼兒分成大雨組和小雨組,在教師的動作提示下,較準確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334467.html
相關閱讀:小班美術教案:太陽公公起來了
小班美工:快樂一家
小班美術教案:圓點寶寶變圖畫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設計:好看的花燈
小班藝美教案《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