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整座位。
觀察雞蛋的地點和分享交流的地點應該合并成一處,幼兒分組圍坐在小桌子旁,方便幼兒觀察和交流。
2.細化引導的策略,體現觀察的方法。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雞蛋的時候應從視覺、觸覺、嗅覺等各個方面著手,由表及里,由中心向四周,體現觀察、發現的有序性,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總體上由表及里,先觀察雞蛋的外觀再打開雞蛋看雞蛋的內部。觀察打開的雞蛋的時候也應體現觀察的有序性,由中心向外周觀察,先看蛋黃(蛋黃里面有許多營養),再發現蛋黃上的小點(這個小點在孵化的過程中吸收營養,漸漸長大就會變成小雞),最后再觀察蛋清發現蛋清(蛋清里有水分和營養也是保護小雞胚胎給胚胎提供營養的)。
“看”,如:孩子說到雞蛋是圓圓的,那么大家就可以拿起雞蛋比比、看看,用手指比劃一下雞蛋的輪廓,也方便教師引導孩子進一步發現雞蛋一頭大、一頭小的特點,然后教師可以視幼兒的興趣,滲透一些科學常識如,雞蛋大的一頭里面還儲藏著空氣,蛋寶寶是有生命的需要氧氣來呼吸。
“摸”,如:引導幼兒用摸一摸的方法發現雞蛋寶寶的外殼很光滑,并用語言來表達,如滑滑的,光滑的,像XXX一樣等;同時,摸一摸還能引導幼兒發現蛋殼有一定的硬度能保護雞蛋,但蛋殼也很脆很容易碎,所以大家要注意保護蛋寶寶,要輕拿輕放。
“聞”,不管是完整的雞蛋還是打開后的雞蛋都可以引導孩子聞一聞蛋的氣味,并可以幫助幼兒提升:“是的,這就是新鮮的雞蛋的氣味,如果雞蛋存放的時間太長了就會變質,變質的雞蛋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就不能吃了。”
3.教師的語言應處處體現科學性、確切性和全面性,用恰如其分地語言幫助幼兒提升和歸納。
比如,孩子說到雞蛋的顏色的時候,有的說是黃色,有的說是紅色,雞蛋的顏色是一種自然的顏色,老師不能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準確地形容雞蛋的顏色而隨聲附和幼兒,老師應對幼兒的觀察進行小結和提升:“是的,雞蛋外殼的顏色是天然的,有的顏色深一點,有的顏色淺一點,雞蛋寶寶的外殼很漂亮。”
附:百科知識 “雞蛋的結構”
雞蛋的構造,種蛋由蛋殼、蛋殼膜、氣室、蛋白、蛋黃、系帶、胚胎七個部分組成(如下圖)。
新教師期末展示課《好聽的聲音》
課后評析:小班科學活動《可愛的蛋寶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46329.html
相關閱讀:小班科學《野草》教案與反思
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管子
生成活動:美麗的云
小班科學教案 有趣的蛋
水果照相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