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社會區域:陽光餐點吧(自制商店不同角色的服飾、自制各種餐點、餐具、自動提款機等等);我愛我家(娃娃、娃娃家玩具及自制的家電)。
3、 建構區域:小小建筑師(提供不同的建筑材料玩具,墻飾提供搭建好的模型圖紙)
4、 數學益智區域:瞧瞧我真棒(提供各種數學操作材料,如海綿寶寶的朋友;生活益智區的操作材料,如小動物喂食)
5、 陶泥區域:好玩的泥寶寶(瓷泥若干,輔助工具如印花模具、吸管、泥工布等等)
6、 美術區域:跳動的色彩(制作花、糖果、冬裝上的花紋、好玩的瓶娃娃、插花等等)
7、 音樂區域:音樂DO、Rui、Mi(幾種常見的樂器如:鈴鼓、串鈴等等;小動物頭飾、手偶,錄音機、音樂磁帶等等)
活動過程:
1、與小老虎寶寶互相問好,介紹班上的區域及區域材料。
——交代進入區域的要求及規則。
——重點介紹社會區域的玩法及規則。如:陽光餐點吧,客人來了怎么迎接顧客?顧客點餐后老板和服務員應該做些等等,確定各角色的任務。
2、幼兒選擇喜歡的區域進入活動,教師作好引導、觀察。
——重點區域觀察:
1) 好玩的泥寶寶:幼兒能否掌握印花的技能,并運用印花的技能進行泥塑不同的造型。
2) 陽光參點吧:幼兒是否能按角色的要求進行游戲,使用禮貌用語進行相互對話。
——小書吧:觀察幼兒對看圖書是否有興趣,知道簡單的看書方法。
音樂DO、Rui、Mi:觀察孩子能都對音樂感興趣,喜歡唱歌并用樂器簡單打擊樂器。
數學區:觀察幼兒是否能投放相對應的圖形;是否能按點投放吸管;是否能一一對應等等
益智區:觀察幼兒能否用勺子給小動物喂食,給圖形寶寶扣扣子。
小小建筑師:觀察幼兒是否能合作搭建大型建筑物。
我愛我家:觀察幼兒能否按角色進行游戲,游戲間是否能進行禮貌對話。
3、整理活動區,適當講評。
——是否都能在音樂停止前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師。
——小朋友的區域牌是否都送回來了。
——各區域的操作物品是否都擺放整齊了,如果沒有請幼兒擺放整齊。
——給遵守區域規則的小朋友給予表揚。
教研員(趙雯)點評:
雙新教師周慧執教的區域活動《小老虎寶寶來做客》是一節非常成功的教育活動,其中蘊涵的教育理念鮮活,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策略極具出彩,令人不禁嘖嘖稱嘆。其中亮點之處非常值得廣大教師學習。
亮點一:小中做大,合理安排和設置各區域。
只要走進小四班,你就會被這個極具親切感,處處洋溢著濃濃兒童情趣的環境所吸引,讓人好不瀏連往返,對我們可愛的孩子們同樣是極具吸引力。教師能精心設計,為幼兒創設豐富而有準備的環境。環境的亮處還體現在區域的設置和材料的投放兩方面;顒邮冶容^玲瓏小巧,卻能小中做大,充分利用有限空間來設置擺放區域,而且還是8個區域,一切卻顯得那么錯落有致,井井有條,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彰顯了教師的聰明才智。投放的材料豐富適宜、新穎有趣,在投放上能注重層次性,滿足了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
亮點二:目標到位,符合小班幼兒的發展需要。
目標到位不僅體現在目標定位十分精準還體現在目標落實精彩。首先,對于剛進園才幾個月的幼兒要開展好區域活動是十分不容易的,他們這時候最需要的是盡快掌握好進區域的規則,搞好常規教育。因此周老師抓住了幼兒當前的發展需求,將目前活動目標定位在“能主動參與區域活動,并掌握進區域的規則”真是恰到好處。而且教師在活動的每個環節的實施上能緊扣目標抓落實,無論是進區前的交代和要求,還是活動中指導,包括活動后的評價,都處處滲透著將規則意識的培養和行為的鞏固貫穿始終。
亮點三:教師善于利用環境的暗示作用,實現了兩個有利。
利用環境的暗示作用,一方面,對幼兒的操作具有形象化的提示作用,另一方面則讓幼兒在探索中去主動獲得操作方法和有益經驗。如:各活動區的入口處貼有小腳印,提示著幼兒活動區只能容納和小腳印數量同等的人數,當幾個小腳印全都放上鞋的時候,就說明該活動區已經滿員,請你待會兒再來。美術區的操作臺上面貼有糖果和花的制作方法的圖示步驟;瓷泥角墻面上貼有團圓、壓扁、搓條、印花圖文并茂的技能提示;建構區墻飾提供了各種搭建好的城堡模型圖紙;圖書角的每本圖書封面上貼有各種幾何圖形,這種開放的,有利于幼兒探索發現的教學環境為幼兒主動獲取方法,建構經驗鋪設了一條有效扶梯。
亮點四:“客人”角色呈現,為區域活動增色不少。
區域活動對幼兒來說就是“過家家”,而“過家家”有小客人的到來將會讓“過家家”更富趣味性?蓯鄣男±匣硇∷陌嘧隹,從它的出現到最后活動結束,一切都顯得自然生動、情節飽滿、有始有終,而不僅僅是走過場。“客人”角色的加入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非常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的,也更有利于激發他們為招待客人小老虎而制作各種物品的積極性。
亮點五:活動后的評價出色有效。
教師的評價真是可圈可點。其有針對性的遞進式的提問幫助幼兒拓展了知識經驗,如:教師在展示幼兒的作品時,沒有在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瓷泥作品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提問后結束,而是繼續追問“你知道他除了用模具外還用了什么做花紋圖案?”引導幼兒知道了用小棍、手指等輔助用具也能做出花紋圖案。另外,教師能順勢應導,在“設計師”介紹了自己搭建的房屋后,接著讓客人“小老虎”到幼兒設計的舒適的客廳里坐坐,極大地讓幼兒在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的過程中使得他們的情感需要得到了充分滿足。一句“看看大家的進區牌放回原處了嗎?”馬上有幼兒主動請殷,周老師立刻回應:“好的,那你就去看看”體現了教師對幼兒行為的積極支持。師:“餐點吧的服務員特有禮貌,他們始終說著‘×××,請問您需要一點什么?’,但是你們可千萬別忘了在賣東西給顧客時要清點好錢”,這句評價不僅表揚了陽光餐點吧的孩子們,而且對他們的不足進行了“善意”的提醒。
……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集體活動之外的另一種活動形式,組織開展決非易事。它所需要的非正式的隱性和靈活機動的指導方式,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渴盼我們的廣大教師們能在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應變能力及自我反思能力的不斷挑戰中去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施水平。
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小班戶外探索活動:有趣的轉一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46979.html
相關閱讀: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
小班綜合活動教案 我給媽媽穿項鏈
區域活動設計??小小醫護員
小班活動教案 夏天的寶貝
小班下冊區域活動教案 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