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
角色游戲開始了,徐佳瑤穿上了美發師的工作服,拿起了電吹風、各色發夾、彩帶招呼著跟前來回走過的小伙伴“快來美發呀!我們的美發技術是一流的,保證你滿意。”在她的宣傳下果然有幾個“愛美一族”的姑娘受不了誘惑走了進去嘗試一下。
“我想做個新娘頭,”陸澤清翻開了桌上的美容書,指著其中的一頁說。徐佳瑤馬上熱情相迎,并像模像樣的拿起吹風機為她塑造發型,用橡皮筋扎了個馬尾,選了幾個彩色發夾固定發型,最后插上了彩色綢帶,陸澤清滿意地點了點頭。此時一旁的張佳倩急著說:“我也做一個發型,但你要做得和美容書上一模一樣,頭發也要彩色的。”徐佳瑤一時為難起來,說:“這里沒有染發劑,我給你戴上兩個假發圈吧,也很好看的。”張佳倩一看說:“黑色的我不要,還有好看點的假發嗎?”當得知沒有時只好失望地離開了美發店。徐佳瑤又接待了幾個客人后生意顯得冷清了一些。雖然仍在熱情地招呼著,但生意似乎不太理想。
現象分析:
從美發店游戲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戲的主題擴展,情節得到了發展。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思維也由直覺行動性開始轉向具體形象的思維,比起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情節要復雜。美發師能向客人作介紹且會用語言招呼客人,能用語言與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時能認真扮演角色,并且還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隨便離開崗位的現象少了,因為他們在游戲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從游戲過程中我也發現了現有的游戲材料已不能滿足幼兒游戲情節發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的;游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
愿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在美發店中的小道具顯然顯得有點貧乏。
采取措施:
此時的我認為有必要介入幼兒的游戲。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美發店。“美發師,我今天帶了自己做的假發圈,你說好看嗎?”徐佳瑤見了忙說:“這發圈能戴嗎?”(她見我拿來的是用彩色扭扭棒做的假發圈,露出了一臉的好奇。)“當然行了,”邊說我邊將發圈插在了頭上。于是,徐佳瑤幫我為我設計了起來。正梳著頭發準備夾發夾的時候,突然我故意叫了起來:“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這彩色假發圈先放在這,我等一會兒再來好嗎?”經我如此一說,她馬上點頭表示了同意。當我離開后觀察到,徐佳瑤又將此發圈給其他孩子戴上了,孩子們相當喜歡,并表示可以到材料庫取一些材料自己做。徐佳瑤后來還主動外出宣傳呢。此后,在美發店出現了“美發區”并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們對制作自己的“美發用品”產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連一些動手能力弱的孩子也爭相回家收集各種彩色綢帶帶回幼兒園。我覺察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需要后在材料庫中我有意識增添了類似的材料。同時“美發用品商店”的游戲主題也開始萌芽了。
效果反思:
在這一游戲案例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幼兒自主性游戲中老師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角色。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銳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每一點變化,了解他們的每項興趣與需要,通過觀察游戲了解幼兒,通過環境材料的創設和適當的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游戲中當觀察到美發店生意冷清了一段時間后, 我以游戲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動以及游戲的語言和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游戲的發展。由于孩子們玩游戲還是停留在已有的經驗之上,沒有動腦筋去創新,膽子還太小,沒有放開,不會選用替代物。我及時提供、調整了游戲材料,且為幼兒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導幼兒進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讓幼兒能夠自主的活動。以后玩游戲要重點引導孩子動腦筋去創新,選用替代物。
中班優質課教案:小動物找家
圍棋教案:打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59857.html
相關閱讀:“快樂街慶六一”角色游戲反思
中班游戲教案:好玩的飲料罐
中班游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
中班語言游戲《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