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幼兒宣傳畫教學,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怎么來上?選擇怎么樣的教學內容,符合幼兒的宣傳畫教學?在沒有什么可以參考的資料和教案中。為此,我們年級組的全體教師在磨課——評課——研課的過程中,共同把幼兒宣傳畫園本特色課程進行實踐。下面我結合幼兒宣傳畫《餐桌禮儀》教學為例,談自己的點滴體會和感受。
一、第一次幼兒宣傳畫《餐桌禮儀》教學的活動體會和反思
1、反思:在第一次磨課中,執教教師對整個宣傳畫教學活動的條理基本清晰,執教教師對各環節的教學的明確,她主要通過圖片作為教具,幫助幼兒在了解餐桌上的各種禮儀,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并嘗試向同伴和成人介紹自己的宣傳畫。可是,在教學中,我以直接導入法,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提問:1、這是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2、這兩個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由于幼兒對餐桌上的禮儀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接著,教師再次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拓展經驗。還有哪些好習慣?幼兒的回答范圍很小,不夠靈活。最后,教師對宣傳畫提出要求,幼兒繪畫和向同伴、弟弟妹妹介紹。
2、改進的方面: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保證幼兒的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集體活動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幼兒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的一個有效形式,如何讓幼兒在這一活動時間段主動活動、充分活動,使幼兒得到有效的發展。
充分做好課前準備。任何教育活動都離不開物質材料的準備。如果教師不精心做好這個準備,必將造成時間的隱性浪費。教師的教具、幼兒的學具,都應充分的考慮如何合理擺放,便于教師取放和幼兒的收放。本次教學活動為幼兒準備的圖片不夠科學,投影儀一張張播放,不利于幼兒回憶和比較,在圖片的準備上,二磨教學時將重新拍攝一些孩子們吃飯時的情景,這樣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
教師在活動前應做好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準備,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給孩子一碗水。同時還要把握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如果活動內容不適合大多數幼兒的水平,導致低水平重復,低估幼兒的能力水平,教師重復著幼兒已經知道或理解的內容;虍a生“對牛彈琴”的現象,教師高估了幼兒的能力水平,內容深奧幼兒無法接受。使教育失去有效性。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的提問還要開放些,如何引導班級內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大膽地向同伴或弟弟妹妹介紹自己的宣傳畫?還有待研討和改進,特別是我們班級內的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幼兒,我們如何引導和啟發,這樣才能使幼兒的宣傳畫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你想到了什么:小河邊
小班美術教案《媽媽的卷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19672.html
相關閱讀:小班美術教案:太陽公公起來了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設計:好看的花燈
小班美術教案:圓點寶寶變圖畫
小班美工:快樂一家
小班藝美教案《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