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主題活動??中國食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主題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主題活動——中國食物

一、 主題的產生:

在制作節日掛歷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中國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比較熟悉。比如:一些孩子講到了小籠、餛飩、餃子、粽子等。還有的孩子講到了外出吃飯時看到有的菜五顏六色的很漂亮、有的菜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等。結合我班水彩畫教學,可以使他們對中國的特色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而且食物是他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所以我決定以次開展主題活動。

二、 主題網絡圖:

包餛飩

制作 包包子

中國特色點心

中國食物

中國菜肴 參觀飯店

制作拼盆

三、 活動過程:

活動一:

目標:1、結合圖片或食物,讓幼兒初步感知中國食物的特色,激發愛國情感。

2、提高幼兒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圖片(或實物)

活動設計:1、出示圖片或食物:

你們在哪里看到過這些食物?

吃過嗎?

2、組織討論:

這些東西國外有嗎?

是怎樣做出來的?

3、回去問問父母。

觀察記錄:

孩子們在看了一些菜譜的照片后展開了

討論:

朱穎:我到飯店里吃過魚、蝦和點心。

王嘉晨:我還吃過蟹和小粽子。 真實的菜單、菜譜可以幫

張鑫昕:我吃過粥。 助幼兒回憶,幼兒在不知

潘華璽:我在火車上吃過菜。 不覺中說出了許多,包括

朱穎:我在“鴨王”吃過鴨皮。 一些中國的特色菜。

李佳斐:我吃過“小綿羊”火鍋。

鄧越:我在“小紹興”吃過雞、粥。

施軼恒:我吃過快餐。 老師:那么你們知道那些菜是中國特有的,國外沒有的?

張鑫昕:粥。

鄧越:小籠包子。

潘華璽:餛飩、餃子。

鄧燕飛:螃蟹。 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討

瞿峰:粽子。 論著,我讓他們看一看自

王嘉晨:湯團。&

nbsp; 己制作的節日掛歷是否有

李佳斐:重陽糕。 點啟示。

反思:孩子們對吃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再加上前幾天在制作掛歷的同時,

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食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能講出許多中國食物。但講的點心較多,因此就從點心先開始。

活動二:

目標:1、在動手包餛飩的活動中,進一步對中國點心感興趣。

2、品嘗自己制作的點心,有參與的愿望。

條件提供:皮子、餡

活動設計:1、出示一只包好的餛飩。

2、幼兒邊看邊講:

餡是怎么進去的?

這是中國特有的嗎?

3、老師示范講解包餛飩的要領。

4、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做。

5、吃餛飩。

觀察記錄:

今天,正好孩子們中午吃餛飩,我從廚

房取來了皮和餡,孩子們看到這些東西一下

興奮起來了:

牛嘯天:我會包餛飩的。

朱穎:我也會的。

王嘉晨:我知道的,這就是中國菜。

鄧越:這不是中國菜,是中國點心。 我順勢接著鄧越的話問:還有那些中國點心?

瞿峰:有餃子。

施軼恒:湯團、春卷。

張心辰:大餅油條。

潘華璽:饅頭、包子。 幼兒一下講出了許多特色點心,老師:那么我們一起來包餛飩好嗎?

孩子們自發分成幾組開始包餛飩,在實際

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餡放得太少、

有的皮破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餛飩包

好了。

朱穎:我已經真的學會了。

王嘉晨:我還不會,但我會做饅頭。

鄧越:我想快一點吃這些餛飩。

反思:結合上次的活動,我把中國點心和中國菜肴分開來進行認識,先從制作點心開始。這次的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可能是平時較少接觸這些東西,有的幼兒從未做過,有了實際操作經驗,他們對中國點心有了新的認識。

活動三:

目標:1、嘗試用刀切發好的面團,初步學習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

2、在操作活動中激起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面團、餡、刀

活動設計:1、談話:

關于中國點心。

2、制作包子:

請廚房的阿姨發好面團,進行示范。

3、幼兒操作。

4、吃包子。

觀察記錄:

孩子們對動手操作很有興趣,有了上次

包餛飩的經驗,這次做包子似乎順利多了:

鄧越:我只會吃包子,不會做。 男孩子似乎更“懶”一些,

張鑫昕:我也是。 上次包餛飩也是如此。我請來了廚房的阿姨來示范,他們看得可認真了。

鄧燕飛:大媽媽的本領真大,這些小饅頭多

漂亮!

李佳斐:我會用面粉做小白兔。

朱穎:上次我在公園門口看見有人用面粉做

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還買了一個。 其實,這也算是中國民間工藝品的一種。

瞿峰:我媽媽說這些東西還要出口到國外去。 老師:為什么要出口?

瞿峰:因為國外沒有的。

王嘉晨:我知道了,這也是中國特有的。 孩子們邊討論,便開始做包子了,雖然做得不算漂亮,但很認真。

反思:在孩子們的一問一答中,我發現他們對用面團制作各種造型產生了興趣,而且有些家長對我們的主題活動有所了解,開始豐富孩子有關的知識,所以他們才會產生問題,并學著解答問題。本來,打算帶領孩子們去“綠波浪”看一看中國特色點心,但由于經費問題,只能放棄。

活動四:


目標:1、初步了解中國菜肴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觀察拼盆的特點。

2、對中國菜感興趣。

條件提供:書、圖片

活動設計:1、幼兒自由翻看書或圖片。

2、討論:

你看到什么?

你喜歡那個菜?為什么?

你認為那些菜漂亮?為什么?

你在那里看見過這些菜?

3、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菜。

觀察記錄;

今天的活動是從由我在“綠波浪”帶回

的菜單引起的:

鄧越:是上海點心的廣告。 老師:你們看看我們的墻

吳雯娟:是圖畫,吃的。&nb

sp; 壁上多了什么?

牛嘯天:有各種點心。 老師:什么點心?

鄧燕飛:由糕、春卷。 老師:你們知道是從哪兒來的?

李佳斐:是發來的。

吳雯娟:是畫出來的。

鄧越:不對,如果是蠟筆畫的,上面會有一 鄧越是個觀察力很強的孩

粒粒的東西,這肯定是從廣告紙上剪 子,非常細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72769.html

相關閱讀:《大自然語言》主題活動反思
大班主題教案:春天的背心
大班主題教案:花兒朵朵開
大班主題活動網絡:“六一”節
大班主題:表情的變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