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動物聯歡會
二、目的:1、在手部大膽地用涂繪的方式表現出動物皮毛的明顯特征,體驗親子創作的快樂。2、能用語言簡單創編兒歌,并大方地在集體面前進行親子表演。三、準備:頭飾若干、動物圖片若干、彩棒若干盒、雙面膠、剪刀、紙四、過程:1、表演導入今天新成幼兒園小三班教室里這么熱鬧,有一只小動物也要來做客了,看是誰?(幕后伸出手:青蛙)向青蛙打聲招呼。青蛙要唱歌了,聽!(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咕呱……)小青蛙跳出來了,哇,是什么變成的呀?(老師的手)我們來伸出小手,一起來做一做,后面的家長也來學做。原來手不僅可以做事情,還可以變動物來玩玩呢!2、觀察討論那么手還可以變成哪些動物呢?(請孩子與家長一起說)出示圖片(長頸鹿、斑點狗、獵豹、老鷹等等)一起來學學做做手的動作。3、介紹材料與要求孩子與父母選擇一個動物,用彩棒描繪出來,需要其他材料的話自行拿取。可以參照頭飾和圖片上的動物形象,也可以自己創造表現。親子動物表現出來后,大人和孩子一起嘗試編簡短的兒歌,上來表演。4、親子創作老師引導家長和孩子大膽描繪,互相幫助。5、表演老師與個別幼兒示范性表演。家長與幼兒的親子之間的表演。(簡短兒歌、故事都可)6、合影結束反思:1、原來設想是在身上貼紙條或紙片來表現動物身上的皮毛特征,再進行親子模特表演,但是這樣可能不具備挑戰性,于是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它應該是更具有表現力和創造力。2、設計創編朗朗上口的兒歌是本活動的高潮,也極大地推進了主題的進展,既進一步深刻地認識了動物特征,又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啟發了家長的思維,從而在家庭中也能運用類似的策略。3、由于是分組進行的,所以表現的機會人人都有,有了家長的帶動,本活動就有了與平時活動不同的價值,孩子的自信心不僅大大增強,也同時增強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在表現和創作時也體現了一定的能動性,如:由于他們對動物有前期經驗,所以能有主見地決定動物身上的部位使用何種材料和顏色。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83263.html
相關閱讀:小班美術教案:太陽公公起來了
小班美工:快樂一家
小班美術教案:圓點寶寶變圖畫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設計:好看的花燈
小班藝美教案《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