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班主題活動《身體的秘密》教案與案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班主題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主題說明:

  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對自己身體各方面都有所關注了,對自己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幼兒的談話中,有意無意說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與別人的性別等,而且對這些非常感興趣。但這并不表明幼兒對身體有充分的熟悉。幼兒的身體經驗和身體知識受制于具體的生活環境和文化形態,我們在本月開展 “身體的秘密”這個主題,設法幫助幼兒正確的看待自己的身體,初步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把握初步的身體保健的技能和方法,培養健康的行為習慣,并會欣賞和保護自己的身體,懂得活動能使我們的身體更靈活等。

  通過《身體的秘密》的主題活動,使幼兒之間增進了解,也使幼兒愿意和同伴一起學習、游戲

  二、內容與要求:

  1、認識身體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體驗他們的作用。

  2、運用測量及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并為自己長大而高興。

  【重點關注】

  ●能過體驗身體各主要部分的作用,為自己漸漸長大變得能干而自豪。

  ●喜愛并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

  ●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積累生活自理經驗。

  ●在觀察與探索中讓幼兒認識身體各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體驗它們的功能,如

  五官的特點與功能;手與腳的區別和作用等。

  ●在比較與測量中了解自己在生長中的變化,如身高、體重、高矮、胖瘦、年齡

  等的變化。

  ●能大膽進行各種身體運動,如走、跑、跳、踢、轉、拋、接、拍。

  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正確洗手、飯后漱口、就餐時能保持桌面干凈等。

  三、環境創設

  墻面環境

  1、搜集孩子小時候和現在的照片并將它們布置在墻面中,便于幼兒對比觀察從而發現自己的變化

  2、調查問卷《身體的秘密》,請孩子和家長探索后將身體中會動的部位以各種方式記下來。

  3、墻面布置《趣味手指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手指作畫,感受手指畫的樂趣。

  4、墻面布置《表情樹》,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各種表情并通過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呈現在墻面中。

  5、《眼睛里的秘密》鼓勵幼兒用眼睛去觀察身邊的世界,發揮自己的想象,勾畫出眼睛里的世界。

  四、個別化學習的材料

  材料名稱

  材料提供

  照片

  材料介紹

  耳朵有什么用

  KT板制作的圖書

 

  方式:桌面操作

  玩法: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嘗試說說耳朵的功能

  變臉娃娃

  塑封的臉型和可以抽動的紙條

 

  方式:桌面操作

  玩法:

  1、幼兒學畫各種臉部表情

  2、幼兒抽動紙條變化各種表情,做表情游戲。

  練眼力

  各種圖形,A4白紙

  勾線筆

 

  方式:桌面操作

  玩法:1、幼兒從盒子里找出能從圖片上看到的圖形,練習眼力。

  2、幼兒嘗試自己畫畫交集的圖形,讓別的幼兒猜一猜。

  高矮胖瘦

  KT板

  本班幼兒的照片

 

  方式:墻面游戲

  玩法:

  層次一:找出一組中高、矮、胖、瘦的小朋友,并將他們的插進相框中。

  層次二:將不同組中產生的高矮胖瘦進行比較。

  圖形拼搭

  1,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狀的圖形片

  2,橡皮貼

  3,白色底板

  4,范例

 

  我所提供的圖形都是幼兒常見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還有本學期新接觸的梯形和橢圓形也會慢慢充實進去。

  本月主題為“身體的秘密”。為了凸顯主題性,我提供了一些有關身體的范例圖讓幼兒參考。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范例圖照樣拼搭,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主題背景下內容的創編。

  大家來找茬(找不同)

  記號筆,擦布等

 

  階段一:幼兒自由選取畫面,用一種顏色記號筆圈出兩幅畫面中的不同之處。

  階段二:幼兒根據版面后面的點、數提示,找出兩幅畫中的不同之處。做到不漏找。

  階段三:幼兒通過合作比賽的形式用紅、黑兩種顏色的水筆圈出兩幅畫中的不同之處。找出最多不同處且速度快的幼兒獲勝。

  找影子

  紙,蠟筆

 

  在部分紙中放入不同的圖形,讓幼兒進行探索活動。找出紙中所存在的圖形,并可進行分類。

  五、集體活動:

  探索活動:眼睛里的秘密

  內容與要求:1、了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2、談談各自的經歷(從小縫或小洞往外看),交流各自的發現和想象。

  活動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眼睛里的秘密”

  活動過程:

  一、了解眼睛

  1 談談眼睛被蒙住的感受。

  師:在捉迷藏的時候,眼睛被蒙住你有什么感受?

  2 師: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哪些東西?(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

  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讓我們看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墒悄銈兞私庾约旱难劬?

  二、了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1 先讓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處?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最中間的小黑點是什么?

  2 出示眼睛結構圖,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眼睫毛對眼睛有保護作用,能遮住眼睛不被強光照射,也可防止塵土落入眼內。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眼珠,眼珠最中間的小黑點叫瞳孔。

  3、教師提問:出示“眼睛里的秘密”,這是什么?

  4、它有什么用處?那么從小縫或小洞往外看,會發現什么?

  三、談談各自的經歷

  你有沒有從小縫或小洞往外看?會看到過什么?發現過什么?有什么趣事?

  四、幼兒作畫:眼睛里的秘密

  將自己的秘密畫在“眼睛里的秘密”操作紙上,提醒幼兒畫滿

  五、相互交流各自的發現和想象

  音樂活動:手指歌

  內容與要求:

  1、學唱歌曲,在角色情境中感受歡快的旋律。

  2、初步嘗試簡單的創編。

  活動準備:

  1、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我的頭像圖片各一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

  1、師:聽我說,跟我做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來。”

  2、師:小朋友都有兩只手,比一比你的兩只手是不是一樣大(師教幼兒比的方法,將手掌合起來,手指對手指)

  兩只手一樣大,所以也叫一雙手。

  二、介紹五個手指頭

  師:我們的一只手上有多少手指頭啊?這五個手指頭可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哦!

  1、伸出大拇指,“它叫什么名字呀?像家里的誰?”讓幼兒知道大拇指是爸爸,并把爸爸的頭像圖片貼在大拇指上。

  2、伸出食指,“它叫什么名字呀?像家里的誰?”讓幼兒知道“爸爸旁邊是媽媽”,并把媽媽的頭像圖片貼在食指上。

  3、照上面的方法介紹“中指是哥哥,無名指是姐姐,小小指頭就是我”。

  三、欣賞歌曲

  1、師:這五個手指頭啊不僅相親相愛,而且它們的本領都很大。你們來聽聽看,它們都有什么本領?老師唱一遍,然后請幼兒回答。

  2、師:大拇指爸爸會開汽車,那么開汽車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歌曲,然后告訴我,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3、師:開汽車的聲音是怎樣的呀?開汽車的動作是怎樣的?強調象聲詞的節奏。

  4、回答剩下四個手指頭的本領的聲音和動作。強調節奏和發音。

  四、學唱歌曲

  師:你們說的真好聽,下面我們把它唱出來,一起來學一學,好嗎?幼兒跟唱歌曲兩遍。老師根據情況糾正。

  五、創編歌曲

  1、師:你們太厲害了,一學就會,而且唱得很動聽。來,表揚下自己。

  2、師:我們回到位子上休息一會吧。

  3、師:我們的爸爸除了會開汽車,還會干什么?啟發幼兒想想其聲音和動作。

  4、同上,說說媽媽、哥哥、姐姐、我。

  5、請幼兒根據自己說的,跟著音樂來唱一唱。

  六、結束

  師:我們家里每個人的本領都好大啊,等下我們把他們的本領唱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3、計算活動:神奇的指紋

  內容與要求: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指紋的羅圈形狀、數量不同,知道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它是具有特征的記號。

  2.了解指紋的三種類型及指紋的用途。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重難點:初步了解指紋的形狀和用途,了解指紋的三種類型并能區分。

  活動準備:

  指紋畫圖片 繪畫操作材料包《神奇的指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指紋畫圖片,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1、幼兒觀看指紋畫圖片,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和我們平時畫得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些畫是用指紋印出來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指紋,了解指紋的外部特征

  1.教師提問:“你有指紋嗎?指紋在哪里?”(指紋在手指肚上)

  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指紋或是用油印將指紋印到紙上進行觀察。并和同伴的指紋比較一下。(教師巡場指導幼兒觀察發現指紋的形狀、數量不同)

 。1)“你的指紋是什么樣的?”

 。2)“你的每個手指的指紋都一樣嗎?”

 。3)“你的指紋和別的小朋友的指紋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指紋的羅圈形狀和數量都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指紋;它是每個人的特征之一。

  三、引導幼兒觀察歸納指紋的三種類型

  1.讓幾個幼兒將指紋印在紙上,然后把紙放到實物投影儀上,讓幼兒觀察歸納指紋的類型。

  2.找出三種指紋類型,分別給他們起名字。

 。1)第一種叫弓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就象一把彎彎的弓箭一樣。

  (2)第二種叫蹄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馬蹄子一樣!

 。3)第三種叫渦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渦一樣!好育園博客‑JP(e9k%s;O*v

  四、觀察操作

  1、請幼兒觀察自己每個手指上的指紋,按指紋的不同的表示符號畫在手樣上,數一數每種指紋有多少,用數字卡片貼在“()”內。

  語言活動:腳印

  內容與要求: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兒歌,體驗兒歌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一年有幾個季節?冬季和別的季節有什么不同?(下雪)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一幅美麗的雪景圖,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出示PPT圖片)圖上有什么?(腳。┱l留下的呢?請小朋友認真聽兒歌,秘密就在這首兒歌里。

  二、學習兒歌

  1、初步感知兒歌

  師:剛才小朋友看了動畫,厚厚的雪地里留下那么多漂亮的腳印,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2、理解兒歌內容

  師:兒歌里有哪些小動物?根據幼兒所說逐一出示小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再聽一次兒歌,然后讓幼兒根據兒歌內容調整圖片順序。

  師:兒歌里說小雞的腳印像什么?小貓的腳印像什么?小鴨、小馬的呢?

  師:誰沒來?(青蛙)

  師:它哪去了?(躲在洞里睡著了)

  3、根據圖片,朗讀兒歌

  師:漂亮的腳印已經留在美麗的畫面上,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朗讀兒歌

  4、熟悉兒歌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來挑戰一下自己,去掉一張圖片,看看誰都的棒?(根據情況逐漸去掉所有圖片)

  5、欣賞

  幼兒分組有感情的朗讀,互相欣賞。

  三、結束

  小朋友想想,如果其他的小動物從雪地里走過會留下什么圖畫?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美術活動:小腳丫旅行

  活動目標:

  1、添畫小腳印

  2、感受印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將水粉調成糊狀

  活動過程:

  1、小腳的本領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看是誰?(老師伸出雙腳)

  師:聽,我的腳在說話呢:“小朋友們好,我是滑稽的腳先生,你們猜猜我有什么本領?”(我會走走走。)

  師:你們身上有沒有我的好朋友?把你們的小腳先生也請出來吧!(幼兒脫鞋,和老師走走走

  師:我的腳本領很大,你們的小腳還會怎么走路?你們有沒有光腳走過路?老師這有一雙小腳它們喜歡旅行走走走,走到了沙灘上,沙灘上留下了一串串的小腳印。

  2、示范用拳頭來印畫腳印,讓幼兒捏緊小拳頭,豎起來蘸水粉色印下手形。

  3、用手指點畫腳趾,添畫成小腳丫,左右手分別可印畫出左右腳形。

  4、同伴間相互欣賞各自的作品。

  活動延伸:在區角添置印畫

  六、案例分析

  可愛的小腳丫

  陸嵐

  案例:

  一次在休閑娛樂區探索玩踩鵝卵石的過程中,大家脫了鞋在上面走動起來,不一會兒只聽見有的孩子嘴里發出“誒呦誒呦“的嘟囔聲,腳步不由得慢了下來,我也好奇的走了上去,疼痛感讓我走得踉踉蹌蹌。但我發現沈鄭皓軒能在踩鵝卵石上飛快地行走,對此大家都有了疑惑:“為什么我走在上面很疼痛呢?為什么你走在上面沒感覺呢?為什么我們的腳感覺會不一樣呢?”帶著這么多的問題孩子們開始了對自己小腳丫的探索過程。

  過了幾天,孩子們帶來了和父母一起收集的材料,我們對小腳丫的話體展開了討論。我們聊到了腳的組成部分,為了讓孩們看得更清楚,大家一起脫了鞋席地而坐。通過看看摸摸,我們知道了腳是由五個腳趾頭組成的,就像手一樣,分大小腳趾頭,十個好朋友相親相愛缺一不可。孟雨潔帶來了小時候的娃娃鞋,大家一看樂了, “這么?”“對呀,你們小時候的腳就是這么小的,隨著年紀的增長,腳也會一天天長大。”沈鄭皓軒一本正經地說道:“我爸爸說我的神經感覺末梢不敏感,所以走在鵝卵石上面不痛。”原來這樣,大家松了口氣。武芯蕾說:“腳是我們重要的交通工具,我爸爸說就像公共汽車、自行車等一樣,腳能幫助我們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我接過她的話茬說道:“既然腳的作用這么大,那么我們更應該愛護它了。”慢慢地我們從人的腳聊到了動物的腳,并且通過兒歌知道了小雞的尖尖腳印,小狗的梅花腳印,小鴨的扇形腳印,大家知道了原來動物們的腳印也各不相同,于是孩子們又投入到了探索動物腳印的熱情中去了。

  分析:

  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對自己的各方面都比小班時期有所關注了,他們喜歡和同性伙伴玩耍,喜歡比比誰長得高!吨改稀犯嬖V我們,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懂得如何在實施課程計劃時,善于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幼兒的探索興趣,尊重幼兒的自主活動,支持幼兒的發展。

  孩子們對自己的腳既熟悉又陌生,通過活動的開展,在了解腳、身體、臉蛋這些奧秘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會發現父母為了孩子的長大付出很多心血,從而從心底里更加熱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更能引發幼兒關愛自己的家人,使之從小就具有一顆感恩的心。

  身體里的秘密

  鄭鴿

  案例:

  就在我們本月開展的主題“身體的秘密”中,這個主題是請孩子觀察自己的身體,發現自己身體有哪些東西,有哪些作用。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孩子們對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關注了,如對自己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幼兒的談話中,有意無意說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與別人的性別等,而且對這些非常感興趣。

  其中有一個音樂活動《滑稽的腳先生》,這節活動課中,我讓幼兒都站在毯子上,讓幼兒親身體驗腳先生的作用。由于這個上課形式很獨特,因此我們班的孩子都很感興趣,都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著。但是同時,也有很多幼兒會

  分析:

  這節課,我選擇以這種方式進行,是為了增加課程的有趣性。一方面,我請阿姨為我們拖干凈了地板,為幼兒能脫了鞋子自由的在地板上體驗用腳的不同部位走路創造了先決條件。另一方面,我自己穿了一雙可愛的襪子,為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做了鋪墊。在心理環境方面,我主要以語言創設了一個情景:老師的大腳先生邀請小朋友的小腳先生一起來做游戲。正是老師創設的這些環境,使得幼兒在豐富的體驗中感受著樂曲,更容易記住歌詞,為下次活動的學唱、編唱打好了基礎。

  不過在此次活動中,在集體談話中沒有把握好語言的重點,其實也是對于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沒有了解透,在活動中,幼兒情緒一直很高漲,有一部分幼兒就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對于這小部分孩子我還沒能有效地引導他們,沒有做到關注大部分幼兒。所以,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應更注意語言的運用及隨機處理的能力。

  案例分析:我們真的長大了

  梅愛榮

  我班在開展《身體的秘密》的主題活動中,我讓孩子們把家里小時候的衣服帽子帶到學校,家長很配合,帶來了許多孩子們小時候的衣褲手套,鞋帽。我讓他們放在玩玩家。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孩子們會聚在一起討論,通過感知、探索、體驗自己的身體來引導幼兒發現身體的秘密,體驗成長帶來的快樂,并通過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嘗試動一動,從而讓幼兒體驗到活動的樂趣。

  實錄:

  早上區角活動時,我看見李昶陸,陳柏忡在娃娃家偷偷的試穿哪些小衣服,小帽子。玩的不亦樂乎,并且不時的聚在一起討論,李昶陸笑著說怎么這么小?我的手都陶不進去了,陳柏忡帶上帽子卻只能戴在頭頂中心,一掉下來兩個就捂住嘴偷著樂。

  分析:

  本次主題活動《身體的秘密》,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對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關注了。對自己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幼兒的談話中,有意無意說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與別人的性別等,而且對這些非常感興趣。因此,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能進一步的了解人體一些器官、部位的用處和它們之間的聯系,也讓幼兒知道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人。在談論到手上秘密時候,孩子們發現了自己手上的掌紋和指紋,還知道了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知識。孩子天生好動,我們的身體是怎么動的?小動物們又是怎樣動的呢?在探索和常識中,孩子門可以獲得豐富的身體經驗和運動經驗。他們發現人和動物都會運動,運動可以促進健康;身體運動和控制身體是多么有趣,它為發展感知覺、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他們也知道了自己身體上,眼睛、耳朵、手、腳等都是重要的部位,它們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領,我們都要愛護它們。與此同時,幼兒對自我的認識也逐漸建立起來,他們能從運動中獲得滿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孩子,老師錯怪你了!

  何悅

  案例背景

  在煩瑣而緊張的幼兒園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對“乖巧聽話”的孩子更多的微笑、撫摸和肯定,而對于那些頑皮好動的孩子的“屢教不改”失去耐心和信心。

  昊昊是個思維活躍,聰明好動卻又愛調皮愛搗蛋的孩子,在老師眼里是個“干壞事大王”,我常常對他傷透了腦筋,但也曾經因為自己的疏忽錯怪了他。

  案例一:

  區域活動結束了,小朋友正準備收玩具的時候,晗玫小朋友大喊:“老師,這里有本圖書被撕壞了!”我聞聲望去,她手里拿著幾頁被撕壞的書頁,我氣乎乎地問:“這是誰撕的?”立刻,好幾個孩子都指著昊昊:“是昊昊撕的!”“誰看到了呢?”“我看到了他撕了!”幾個孩子依然確信是他撕的圖書。因為平日里昊昊總是干壞事,于是我武斷地確信圖書一定是他撕的,“老師,我沒有……”沒等昊昊說完,我便生氣地說“為什么每次干壞事都有你的份呢,這么多小朋友都說是你撕的,你還不承認!”“老師,不是我撕的,我真的沒有撕圖書!”昊昊委屈地流下了眼淚。

  放學的時候,優優悄悄跑來告訴我,她看見圖書是王倩撕的!當我找來優優問清情況時才知道因為我一時地武斷,錯怪了昊昊,一瞬間,內疚、懊悔涌上心頭……

  案例分析

  以上片段中,我對頑皮的孩子顯然缺乏了應有的尊重與耐心,而給了孩子更多的是埋怨和批評!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們總是以老師的評價作為自己的評價準則。在案例中,當我經常對昊昊進行當眾批評的時候,這就直接影響著他在其他孩子心中的形象,而當壞事出現的時候,其他孩子自然便想到了他,而我正因為我過于主觀而錯怪了孩子,如果當時多點耐心,多點信任,也許愛干壞事的昊昊也能從中得到教育,更好地反省自己平時的行為。我們知道如果孩子常常覺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理解,那么就容易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更加我行我素,這樣的教育固然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24750.html

相關閱讀:中班故事主題班會《奇怪的房子》
中班主題教案 手指寶寶
中班主題活動:好吃的食物
中班主題活動:家電世界
快樂拍拍拍(中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