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對這個主題進行借鑒.
新學期、新環境,孩子以新奇的目光看待著這些新奇的事物,孩子面對環境的變化、自己身份的變化以及同伴的變化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為適應環境的相應規則、人際交往的規則和自我意識!蹲儤永玻 分黝}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教室的變化:
盥洗室(衛生習慣培養,用廁紙,洗手、等待)
活動區(區域的分割、制作標記、討論規則)
餐廳(用餐習慣,安靜、干凈)
◎園舍的變化:
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
初步的方位意識
安全教育
◎同伴的變化:
認識新朋友,幫助新朋友
◎我的變化:
我是中班小朋友
自我服務(生活自理能力培養)
為他人服務(值日生,班級小主人)
活動一:變樣啦
一、找找哪里變樣了
·啟發幼兒感受環境等事物的變化,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去尋找、發現、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
·提供幼兒記錄工具,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記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觀察與發現。幼兒分兩組觀察和記錄(室內、室外)
二、談話:我的發現
·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有條理地進行整理,形成初步的主題脈絡圖。
反思:
幼兒對新環境的變化尤為關注,充滿探究和進一步觀察的愿望,其中戶外環境的變化更吸引幼兒,幼兒的發言中對大草坪、白沙地的描述最為積極。教師將從園舍環境的變化為切入口,進一步引導幼兒深入的觀察,并用藝術形式加以表現和記錄。
活動二:美麗的大草坪
一、觀察活動:
·帶領孩子到我們最熟悉的大草坪看看,找找什么地方變樣了,說說你最喜歡大草坪上的什么地方。(有重點有目的的地觀察區域內的變化)
·請孩子到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既是情感的滿足也能促進孩子近距離地觀察事物。)
二、談話:
·回憶自己的發現,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想法。(為下一步繪畫表現積累經驗,激發創作的興致。)
三、分組表現:
·幼兒選擇某一處最想表現的地方寫生繪畫。(教師個別關注并指導)
·嘗試將自己的作品粘貼在大地圖上。(觀察孩子的方位感)
反思:
孩子們對第一次觀察與寫生的興趣濃厚,他們通過觀看、觸摸、行走等與環境接觸的方式去獲取繪畫表現的經驗。再加上鼓勵孩子“把你最喜歡的畫下來”,調動了其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孩子仔細地觀察,他們連木板舞臺上的螺絲釘也畫下來了。
孩子有了第一次的寫生基礎,可以繼續開展以下的活動來豐富孩子的表現,如增加輔助材料,鼓勵孩子合作表現物體并嘗試粘貼到合適的方位。
孩子們正專心地制作大草坪上的物件呢!他們提出了制作的材料,
學會了和同伴分工合作。
活動過程簡述:
第二次表現大草坪時,孩子們提出了一些制作方案,有的說木板舞臺和木板小路是木頭做的,我們也應該用木頭來做,然后杠杠發現我們的材料筐里有一次性筷子和棒冰棒,他向大家建議用這個材料可以制作。于是孩子們開始了他們的制作。他們商量由誰來畫舞臺的曲線,誰來撕雙面膠,誰來進行粘貼……
大家分工合作,分頭制作,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孩子們忙忙碌碌地用各種材料表現著。
反思:
通過第二次表現大草坪,我們發現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逐漸增強,他們學會了與同伴分工,加快“工作”的效率,還學會了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如一次性筷子太長,如何粘的比較牢固,等等。不過,當他們嘗試粘貼到大地圖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孩子們不知道該貼到哪兒,紛紛求助:“老師,老師!這個貼在哪兒?”看來,他們由于缺少生活經驗,還未具備較明確的方位感,無法將實際物品按方位擺放,這個能力需要逐步地在生活中加以引導。
活動三:我的活動室
一、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
·教師出示“教室平面圖”,里面什么都沒有,請幼兒來當攝相師和大畫家,把我們的活動室畫下來。
·每個孩子一張有分割的教室平面圖和畫板。如圖:
二、幼兒繪制
·仔細觀察活動室里的物品,看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嘗試把每一間的東西都畫下來。
反思:
培養幼兒初步的方位感,有目的有意識地觀察記錄為這個活動的目標。因為活動室是他們最熟悉的地方,描畫活動室的方位圖對于他們來說有相對的經驗,利于他們的表現。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看平面圖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是以往未接觸過的,存在一定的難度,主要和孩子的認知水平、方位感發展水平相聯系;而且幼兒的差異較大,有的孩子能大致地畫出方位,如恬恬、王羽哲等,而有的孩子卻無從下手,嘴里嚷著“不會畫”。,作為教師發現了這些差異,將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來促使他這方面的提高。
活動四:神奇的白沙地
一、觀察白沙的有趣的形態
·顏色、外形
·想象象什么
·找找小寶貝
二、比較白沙與以往沙池的沙的不同
(幼兒主動地觀察和比較,驚喜地發現差異。)
三、討論有關的安全意識和愛護白沙地的規則
活動過程簡述:在觀察、探究白沙時,很多幼兒對形狀各異的珊瑚石以及小貝殼特別感興趣,有些愛不釋手,洋洋和平平提出能不能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安恬則提出要放到班里的自然角中。此時,教師及時的引導:“這么美麗的珊瑚石和貝殼,其他的小朋友一定也很喜歡,如果我們帶走了,會怎么樣?”童童、星星提出了看法,大家都帶回家,白沙越來越少,小朋友就不能玩了。其余幼兒也紛紛表示同感,在討論中,孩子們產生了相應的規則:即不把白沙帶出沙地。最后走出沙地是還特意翻出口袋自我檢查。
反思:
孩子對白沙喜愛與濃厚興趣使得孩子自然會產生自己擁有的想法,對此,教師并不急制定規則,而是在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和討論,同伴間觀點的相互碰撞后,自發地產生與環境相適應的規則。相信孩子在理解規則產生的必然原因和目的后能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從而實現自律。
在今后的活動中,也許會出現同伴間拋灑沙礫的現象,教師將隨時關注,通過幼兒的思考和討論,引導其產生必要的安全意識和規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64973.html
相關閱讀:中班主題教案 手指寶寶
快樂拍拍拍(中班)
中班故事主題班會《奇怪的房子》
中班主題活動:好吃的食物
中班主題活動:家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