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園美術教學案例 孩子的畫怎么評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美術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案例描述:

  在一次美術教學活動后,有的孩子畫完了,有的孩子還沒有畫完,這時有些家長來接孩子;我便要求個別孩子將自己的圖畫畫完再走。這時,我就聽到幾位家長對孩子繪畫作品的一些評價與交流。

  家長一:你的葉子怎么是黑色的?真難看。

  家長二:你看,別人畫的多好看。

  家長三:你畫的這么好,這是老師畫的吧!

  家長四:你這是畫的什么呀?真難看。

  案例分析:

  從家長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這些家長缺乏對幼兒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不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繪畫能力,不能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眼中的世界,家長始終用一種無法信任、否定的語言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去扼殺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們那顆充滿天真、爛漫的心靈會受到打擊,使孩子們一點一點地失去創造、失去想象、失去童年的快樂。

  針對上述案例,“捕捉”是一個優秀教師了不起的本領,根據家長的交流與談話,我便問:“你們知道孩子為什么會畫出黑色的葉子嗎?還有五顏六色的葉子?你了解孩子畫中的含義嗎?”這一串的問題,家長就一下子愣住了,我便立刻說:孩子的畫有孩子的想法和道理,作為家長首先要肯定孩子的作品,與孩子共同來欣賞作品,要盡量以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了解孩子的作品,欣賞孩子的作品,讓孩子從中感到一種滿足和自信,增強孩子學習繪畫的興趣,通過繪畫活動,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其次,家長要能適時地進入孩子的心靈,理解孩子瞬間的心理感受,打開了孩子奇異的思維,讓孩子的情感與思想盡情地展現與表達,不論畫成什么樣子,我們都要嘗試著用兒童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不要用“好看”與“難看”兩個簡單的詞來判斷的。

  在我們新的教育觀的具體體現中,有了老師的理解和鼓勵,孩子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轉變教育觀念就得從這類小事做起,素質教育就是在這樣點點滴滴的捕捉中開始萌生和發展的。“捕捉”在教師和幼兒之間是很重要,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擔負著教育好幼兒的責任,同時還擔負著做好家長工作的責任,不斷提升家長的素質,共同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協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67520.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方案
大班藝術教案:紐扣拼花
大班美術教案 石頭畫
大班生活化美術活動??五彩的報紙魚
大班美術藝術教案:燭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