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運用搓和壓的方法制作小豬頭的各個部分,在此基礎上進行組合,表現出小豬的基本特征。
2.在制作的過程中激發孩子喜歡小豬的情感。
活動準備:
制作示意圖一張、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唱一唱,跳一跳:
幼兒隨著《小豬吃的飽飽》音樂邊唱邊律動。
二、說一說,看一看
1、幼兒交流
。1)你們喜歡小豬嗎?小豬長得什么樣子的?
小結:小豬長得真可愛,圓鼓鼓的身體,大大的耳朵,短短的尾巴,還有一只大鼻子,我們都喜歡和小豬做朋友。
2、教師示范
。1)小豬應該怎樣做呢?搓一個圓是小豬的身體。
。2)身體做好了,還有小豬的頭呢,我們再搓個小圓做小豬的頭。
。3)頭上有哪些東西?
小結:搓個大圓做身體,搓個小圓做豬頭,再做大大的耳朵,小小眼睛,最后裝上細細的小尾巴。
三、學一學,做一做
幼兒嘗試用面泥制作小豬,教師巡回指導小豬頭部的組合。
四、比一比,夸一夸
誰的小豬最可愛?請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小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73945.html
相關閱讀:小班美術教案:圓點寶寶變圖畫
小班美工:快樂一家
小班藝美教案《明亮的眼睛》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設計:好看的花燈
小班美術教案:太陽公公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