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帶著孩子們聽著《去郊游》的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為幼兒創設一個愉悅閱讀的環境;顒拥牡诙䝼環節是觀看PPT,運用逐幅觀察圖片的方法,讓幼兒在看看、猜猜、說說、演演的過程中,理解故事的主題,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完整講述,師幼配合集體講述有助于讓幼兒對整個故事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同時也對整個故事的核心“友愛”,作進一步的提升。第四個環節是延伸活動,帶領孩子們一起邊唱邊做《蘋果歌》,再次提升活動氛圍;顒雍罄蠋焸兊姆答伣o了我很多的思考與感悟:如何更好的回應孩子的問題,讓活動更有效。我想這將是今后不斷去發現和解決的問題。
雖然對小班孩子來說今天的閱讀只是一個開始,但是我發現孩子們喜歡閱讀,而且閱讀的很快樂。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走進書的海洋盡情徜徉吧!
活動背景:
石頭是一種十分容易獲取的教育資源,《想長腳的石頭》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石頭極富有生命力。幼兒在活動中,極多的感受了小石頭從借腳到遇到困難,再實現愿望中的種種心情。
活動環節:
一認識小石頭
出示PPT石頭
師:誰來了?
幼:石頭。
師:它長的是怎么樣的?
幼:圓圓的、顏色是灰灰的。。。(引導幼兒說出光溜溜,圓乎乎)
師:今天這塊小石頭有個心愿,就是很想去別的地方看看?墒撬鼪]有腳,怎么辦?
幼:滾過去。
幼:叫小朋友幫忙帶過去。。。。。。
評析:
以“石頭”直接引題,通過闡述小石頭的心愿后,讓幼兒產生懸念,幫助小石頭想辦法,發揮幼兒的想象思維。
二、觀察講述PPT內容,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PPT2、3、4
師:你知道小石頭想了個什么辦法嗎?
幼:小石頭想讓小雞幫忙。
幼:小石頭想小貓幫忙。。。。。。
師:小石頭沒有腳,可動物們都有腳,它會想到一個什么辦法呢?
幼:向小動物們借腳。
師:它向誰借腳的?
幼:小雞、小貓、蜈蚣。
2、逐步出示PPT
師:(出示PPT2):它會跟小雞怎么說呢?
幼:小雞,把你的腳借給我好嗎?
師:小雞是怎么回答的?
幼:好的。
幼:不好,不能借給你。
(讓幼兒學說石頭和小雞間的對話)
師:(出示PPT3):小石頭又向誰借腳了,它會把腳借給小石頭嗎?
細節描寫:
師:小熊總是要受傷,是因為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告訴它,應該怎么樣去和小朋友玩,好不好?
師:小熊玩球要怎么玩呢?幼兒:要去接住。師:對了要接住,一起說說看,我們來學一學這個動作。
……
大家一起學一學“接”、“扶”、“抓”的動作。
理論分析:
新《綱要》強調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的一生發展打好基礎。”而幼兒園安全工作是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護航艦,是幼兒園生存發展的底線。具有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幼兒獨立自主地生活和健康發展的可靠保障。
新《綱要》又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既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的原則。不能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忽視了幼兒的自身需要。在這個活動中,內容選擇源自幼兒生活的教材,玩皮球、滑滑梯等都是幼兒喜歡和常見的運動,幼兒的可操作性強。橡皮膏小熊玩孩子喜歡的玩具,本身就能吸引幼兒,故事中的小熊好似幼兒的化身,幼兒耳濡目染。樂意去學習進步的小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兒親自學習接球的動作、扶扶手的動作,能在自己原有的經驗基礎上建構并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30293.html
相關閱讀:小班社會教案:《愛護花草》附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課后反思
語言活動《樹葉鳥》反思
音樂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反思
小班一課三研《乘車》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