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愛護環境,保護環境要從小培養,一次,一只塑料袋飛到教室的門口,發現沒有一個小朋友能把它撿起,我就利用故事《小袋子》進行教學,通過故事中撿袋子的小朋友和樹媽媽的對話,來告訴小朋友垃圾應放在垃圾箱里。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使幼兒知道垃圾應放在垃圾箱里。
2、知道垃圾能回收,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垃圾箱一只。自制的垃圾箱幾只。
2、各種垃圾如:紙張、酸奶瓶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情景表演引出課題。
1、請幼兒看情景表演:一只小袋子在風中忽飛忽落。
2、當小袋子引起幼兒的注意時,教師指著小袋子問:這是什么?它能呆在這兒嗎?為什么?
二、教師講述故事《小袋子》
1、教師輕聲講述故事片--4小節。
2、提問:哪兒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兒自由討論。
4、教師出示垃圾箱,把故事講完;卮饎偛诺膯栴},并把小袋子放入垃圾箱。
三、知道垃圾能回收。
1、提問: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還是誰的家?(幼兒討論、講述)
2、看!老爺爺在干什么?(出示圖片)老爺爺撿了雪碧瓶、紙盒子等。老爺爺撿了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3、教師小結:這些紙加工以后可以再用,我們把它們稱為可回收利用。
4、并出示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標志。
5、出示自做的垃圾箱,貼上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標志。教育幼兒把垃圾分類。
四、講評、小結。
1、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見了小袋子能把它撿起來,他做得對嗎?你想向他學習什么?
2、師: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學習,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來,不亂扔垃圾,保護好我們周圍的環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32397.html
相關閱讀:環保行動從你我做起
環保:可怕的白色污染
環保教案:回收廢電池
中班環保教案:環境保護小衛士
教你更加環保的育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