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通過吃餅干、說說、想象,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
重點與難點:
吃餅干時充分地開動腦筋想象,用簡單的線條勾出吃過的餅干的輪廓,使圖形融合起來。
材料準備:
范例一幅,各種形狀的餅干若干;餐巾紙; 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
設計思路:
在一日活動中幼兒用點心時,我常常發現小朋友特別喜歡吃小動物形狀餅干,吃圓餅干或長方形餅干時也不是幾大口一下把它吃完,總是吃上一口就看看餅干象什么,把餅干吃成一種與某種事物相似,于是高興地和小伙伴分享,同伴也就爭著相仿,有的說象月亮,有的說象手槍,有的象汽車……
當幼兒觀察逐漸仔細,能用不同的圖形通過不同的組合,描繪出物體的基本特征時,個別幼兒的作品中局部開始出現用簡單的線條勾輪廓的現象。在此基礎上,設計“吃餅干想象畫”這一活動內容,皆在讓幼兒嘗試用輪廓線取代呆板的圖形,畫出各種吃過餅干的形狀,通過想象組合成畫,使圖象更豐富、有趣,進一步體會成功的樂趣。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 —— 討論、示范 —— 吃餅干想象——引導講評—— 延伸
活動
一、引起興趣
提問:餅干你們吃過嗎?有哪些形狀?[出示各種餅干]
二、討論、示范
(1)提問:你吃一口餅干后發現它象什么,吃了一口又象什么呢?(大家討論)
說明:討論是在平時發現的基礎上讓幼兒重現。
。2)觀察范例,了解作畫方法。
建議提問:這張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如幼兒沒講出,教師可進一步提問:上面是畫了一樣東西嗎?)
。3)請幾個幼兒嘗試說一說,激發創作興趣。
三、分發做畫工具,邊吃餅干邊想象邊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
。1)左手拿餅干,右手拿記號筆畫。
(2)邊吃餅干邊動腦筋想象,想象到什么就把它畫下來,并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幅畫。
2、幼兒創作
教師通過觀察可在一邊提示幼兒:
。1)大膽運用圖形融合方法作畫,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43496.html
相關閱讀:大班藝術教案:紐扣拼花
大班美術藝術教案:燭花
大班美術教案 石頭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方案
大班生活化美術活動??五彩的報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