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5——6歲的幼兒能經常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當在探索中有所發現時會感到興奮和滿足。在過去的與幾何形體相關的活動設計中,我們慣于呈現一個個完整成型的幾何形體,讓孩子觀察辨認,在預想的多種感官參與中、多種形式操作活動中,讓孩子們獲得我們自以為的對某種幾何圖形的充分認識,而忽略了幼兒的探索欲望。
其實,在孩子們辨識的平面圖形中,從簡單的三角形到各種不規整的多邊形,它們都是幾條“線”圍成的封閉狀圖形,其中“線”的數量差異給這些各不相同的圖形命名帶來便利:有幾條邊(線),就是幾邊形。而“線”,又是從“點”出發的某個方向的延伸。為了讓孩子們輕松地掌握這些知識點,我嘗試用情境貫穿于整個活動,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學習,從源頭處厘清這些有關平面圖形的知識鏈。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烏卡拉卡變》。
活動目標:
1、在連線活動中,增進對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特征的認識。
2、嘗試對連點成線所圍成的圖形進行命名,了解多邊形的命名方法。
活動重點:
通過連線活動,增進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活動難點:
對連點成線所圍成的圖形進行命名,了解多邊形的命名方法。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小鳥小鳥》、《熊跳舞》。
2、魔仙堡情境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境引入,激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1、談話:在巴拉拉魔仙堡中有許多可愛的小魔仙,你喜歡誰?為什么?
2、教師講述《小魔仙》的故事。
師:在巴拉拉魔仙堡中住著許多可愛的、有能量的小魔仙,他們每天在魔仙堡中練魔法。魔仙堡又要招收新的小魔仙了,想成為真正的小魔仙,必須要通過魔仙堡的三關考試,考試前讓我們先學會小魔仙的咒語(巴拉拉能量-烏卡拉卡-小魔仙變身。)咒語學會了,趕緊去闖關考試吧!
二、幼兒嘗試自主探索連點成線、變三角形,增進對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師:魔仙女王給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到底是什么,讓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出示第一個任務卡:隨著優美的音樂旋律,用連點成線的方法,連出三角形。提示:三個點可以連出一個三角形。)
1、傾聽音樂《小鳥小鳥》,感受音樂優美的旋律。
師:既然要隨音樂旋律連三角形,那讓我們先來聽聽這首音樂吧!
2、幼兒嘗試探索操作。
3、師幼共同驗證操作結果。
4、師幼共同小結:我們真的用連點成線的方法連出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條邊就是三個點連成的三條線;角,就是兩條線夾起來的地方。
三、探索:用手指和身體拼搭出三角形,鞏固對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師:完成了第一關任務好開心啊!讓我們看看第二個任務是什么?(出示第二個任務卡:用雙手手指拼出三角形或手指和身體配合拼出三角形。)
小結:我們好棒,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用手指拼出了三角形。
四、探索連點成線、變多邊形,嘗試對連點成線所圍成的圖形進行命名。
師:我們太棒了,通過我們的智慧完成了兩關的任務。剩下最后一關了,看看任務是什么?(出示第三個任務卡:隨著歡快的音樂旋律,連點成線、連出多邊形。提示:多邊形是由三條以上的線連接組成的封閉圖形。)
1、傾聽音樂《熊跳舞》,感受音樂歡快的旋律。
2、幼兒嘗試操作,連點成線、變出多邊形。
3、師幼共同驗證操作結果。
4、小結:這些圖形都屬于多邊形,有幾條邊,就可以叫做幾邊形。
五、律動游戲《快樂小魔仙》結束,帶領小魔仙隨音樂走出教室。
師: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任務,練習了新本領,讓我們跟著音樂增加能量,把快樂帶給所有的朋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50770.html
相關閱讀:大班數學教案:我的朋友多
大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大班數學活動:學習7的加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鋪路
幼小銜接數學故事:9的加法應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