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環節我準備了六件衣服,分別為一件黃衣服,兩件紅衣服,三件藍衣服,然后請孩子們把相同顏色的衣服放在一起,并且按順序進行排隊。在操作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我將一件衣服畫在一張紙上,結果在排列的過程中就有點混亂,拿取不是很方便,這時我才想到,如果我將一件黃衣服畫在一張紙上;兩件紅衣服畫在第二張紙上,三件藍衣服畫在第三張紙上,這樣一來擺放會更加方便,而且能夠更清楚地得出數字1、2、3,從而引出相鄰數的概念。
在集體操作的環節中,我準備了很多題目,有的是數字,有的是小圓點。我先出示一個長條 □5□,請孩子們說出它的相鄰數,答案完全正確,于是就一題接一題,在集體回答后請個別孩子來說,效果都比較好。接著就是小圓點的形式,這里我只是進行了集體的問答然后就請孩子們開始獨自完成作業紙了。原本以為不會有任何問題,但當拿到孩子們的作業紙時,我發現對于數字,除了兩個孩子沒有掌握,其他孩子都沒問題,可是對于小圓點,卻有很多孩子都做錯了。我仔細進行了思考,發現數字比較直接,孩子們一看就明了,小圓點增加了一點難度,孩子們要先數清楚小圓點的個數,然后找出它的相鄰數,然后再將數字轉換成小圓點記錄到作業紙上,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轉換過程,對于思維不靈活的孩子來說還是相當有難度的。如果我在集體操作的時候能夠重點講解小圓點的操作,相信效果會好很多。由此可見,教師課前的思考,對孩子年齡特征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大班數學活動:玩一玩,滾一滾
大班下學期數學活動《記錄時間》策劃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89008.html
相關閱讀:幼小銜接數學故事:9的加法應用題
大班數學教案:鋪路
大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大班數學活動:學習7的加法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我的朋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