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理解一些字的含義,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韻律美。
展開小組討論,對古詩描繪的美麗場景進行描述。
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活動準備
多媒體創設的動畫、圖片
教學過程
1、溝通文本與生活,激趣導入
師:孩子們,春天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誰愿意說說你的發現?(生自由說如生1:春天來了柳樹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了。小朋友們在放風箏。生2: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青蛙醒了。)老師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課件感知春天)
師:草青了,樹綠了,花兒開了小鳥在唱著歡快的歌。多么美好的春光!人們為此寫下了許多精彩美妙的詩篇,《村居》就是其中的一首。
釋題:分別讓幼兒用組詞方式解釋村和居,知道村居的意思就是在農村居住。
2、立體的交響樂
通過動情的語言,借助優美的畫面、音樂等,把春天的種種意象變成一首“立體的交響樂”,為幼兒奠定了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和知識基礎。
3、聽師范讀古詩,整體感知
4、我能找
下面的字和我們學過的哪些字最象 村、童、堤、散、歸。
5、理解詞句,深入感知
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欣賞一下詩中美麗的畫面。同桌互相為一組,說說詩中描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色,你是通過哪句話知道的。
6、預設
。1)、兒童散學歸來早(課件播放:鐘聲、孩子們的喊叫聲)聽,聽到了什么?(“放學了—”,“放風箏了—”)師:村里的孩子們多高興。∥覀円哺吒吲d興地讀讀第三句。(指名讀,強調“歸來早”這三個字要重讀,“早”字帶拖腔)
。2)、忙趁東風放紙鳶師:小朋友們,你們會放風箏嗎?誰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把風箏放上天的?(生敘述放風箏的過程)師:誰愿意上來表演放風箏?(學生上臺表演)師:看,他的風箏上天啦!這是我們想怎么讀“忙趁東風放紙鳶”請試試。(學生試讀)師:快看,我們的風箏風得多高啊!快快找找你的風箏在哪?找到了嗎?
。3)、誰再來看著課件說說你看到了?學生看課件自由說。這么讓人如癡如醉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好?指名反復讀。老師指導。(河堤/楊柳/醉/春煙。)
。4)、草長鶯飛二月天: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
7、隨師有韻味地誦讀古詩
設計意圖
善于調動學生的個人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并在關鍵處點撥。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愉快的狀態下接受信息。
師:早春二月,鳥語花香,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一邊讀一邊想,你的腦海里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生:我好像看見了,放學的鐘聲響了,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趁著刮起的東風,趕忙放起了風箏。
生:我仿佛看見了煙霧里,柳樹舒展枝條輕輕拂著長堤。
生:我好像也在那放風箏。
師:這是春的氣息,這是春的腳步。讓我們在美美的讀一讀。
活動延伸
放飛想象,發散思維。注重拓寬教學內容
師出示課件,展示其他關于春天的古詩,拓展教學資源
>> 故事主題教案《村居》素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90522.html
相關閱讀:紙寶寶洗完澡
主題《你變我變大家變》反饋
語言游戲-可愛的小動物
小小運輸員
托班綜合教案:玩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