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大熊的擁抱節(一研)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學會“擁抱”、“哼,才不理你呢”等詞匯與句式。
2、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不欺負、樂于幫助別人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
3、敢于表達與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體驗相互擁抱的快樂。
我們聽著音樂和好朋友抱一抱、親一親。和好朋友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
二、出示大書《大熊的擁抱節》傾聽故事,提出質疑,理解內容。
1、傾聽第一段故事。
師:“大家為什么不愿意擁抱大熊呢?”
2、幼兒站起,一起復述故事第一段,模仿故事情節中小動物的動作、語言。
3、師:“大熊繼續往前走,你們想想,大熊還會遇到哪些小動物?他們又為什么不愿意和大熊擁抱呢?”
4、幼兒想象創編、表演對話、角色體驗,體驗大熊與小動物之間的情感。5、傾聽故事第二段,幼兒互動表演對話。
他躺在床上想心思,這時候大熊心里好難過,大熊心里想什么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
為什么這是一次難忘的擁抱節呢?
四、角色表演,體驗友愛的情感
請個別幼兒扮演大熊,其他幼兒扮演不同的小動物和大熊擁抱。
教學反思:在語言活動《大熊的擁抱節》中,我邊引導幼兒講述故事邊表演游戲,體驗了大熊和小動物之間的情感發展脈絡,使幼兒了解了擁抱的含義,懂得相互寬容與珍惜的意義。發展了幼兒的社會情感。讓幼兒感到了其中的樂趣,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演能力。但教師應在幼兒對故事理解和熟悉以后,挖掘故事中潛在的或更深的教育價值,重新設計新的問題,并且提問要善于讓幼兒與角色形成互動,與作品中的人物產生共鳴。這樣可以讓幼兒嘗試在角色的體驗想象中,更好地理解故事所表達的意義。
大班語言活動:大熊的擁抱節(二研)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和形象特點,體驗大熊和小動物之間的情感發展脈絡。
2、通過質疑、想象、表演、續編等多種方法拓展想象,大膽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引導幼兒積極地交流、主動表述。
3、理解擁抱的涵義,懂得相互寬容與珍惜友情,發展幼兒的社會情感。
活動準備:課件,相關音樂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體驗講述擁抱的感覺。
1、師:“孩子們,你們擁抱過嗎?和誰一起擁抱過,擁抱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2、師:“動物們也喜歡擁抱,今天就是森林城一年一度的擁抱節,(出示大熊)看看誰也去參加擁抱節了?大熊在擁抱節上會遇到什么事呢?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幼兒看課件一起來念念)《大熊的擁抱節》。
二、演示課件傾聽故事,提出質疑,理解內容。
1、傾聽第一段故事,提問 “大熊在擁抱節里遇到了什么事?”
(幼兒站起,一起復述故事第一段,模仿故事情節中小動物的動作、語言。)
“大熊現在是怎么樣的心情,和早上出門時有什么不同?” (悲傷背景音樂)
“大家為什么不愿意擁抱大熊呢?”(你們猜想一下)
“大熊現在心里很傷心、很難過,我們來幫幫它,怎么幫呢?
2、傾聽故事第二段。
師:“大熊很想對大家說聲對不起,你覺得小動物們會原諒大熊嗎?他們會怎樣做呢?
(幼兒互動表演對話,推測故事結局。)
角色體驗:表演對話,體驗大熊與小動物之間的情感。
3、傾聽故事結束部分,理解大熊由悲及喜的感情變化。
師:“大熊為什么得到擁抱了,流的眼淚比前面還要多?”
“這時的擁抱給大熊的是什么感覺?”
“你覺得大熊以后會變成一個怎樣不一樣的大熊?”
三、我們也來擁抱吧。
原來擁抱能給人帶來這么多美好的感覺,我們也來舉行一個擁抱節吧。
師:“在擁抱節上,我們會和好朋友擁抱,那么有沒有以前你不想擁抱,現在聽了這個故事想給他一個機會改正的人呢。說說是什么事。”
鼓勵孩子馬上去擁抱一下(如果這個人在現場)。
輕音樂響起,溫馨的擁抱節開始。
教學反思:本活動中PPT的運用,給了幼兒一個驚喜,他們聽故事時特別專注,加上班得瑞的音樂背景,使故事聽起來特別有感染力。講述表演環節幼兒輕松地就掌握了故事內容,而且對角色表情、語氣拿捏得也很準確。在為大熊想辦法、改正缺點的時候,看到有的幼兒,恨不能把各種好事都說出來讓大熊去做,這說明孩子們都是渴望友情,需要友誼的。最后,讓幼兒自己過一個擁抱節時,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活動中孩子們都積極的參與,發言也很踴躍。只是,教師在活動中的過渡語還不夠精煉,前面故事的講述部分還要再思考,再提升。
大班語言活動:大熊的擁抱節(三研)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學會“擁抱”、“哼,我才不和你擁抱呢”等詞匯與句式。
2、理解故事的主要中心思想,知道不欺負、樂于幫助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
3、敢于表達與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PPT、《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體驗互相擁抱的快樂
1、師: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想玩嗎?讓我們聽著音樂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音樂《找朋友》)
2、和好朋友擁抱,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二、出示《大熊的擁抱節》故事圖片,傾聽故事,提出質疑,理解內容。
1、傾聽第一段故事,提問:“小白兔為什么不愿意擁抱大熊呢?”
2、傾聽第二段故事,提問:狐貍會大熊說什么?(分角色對話)
3、師:“大熊繼續往前走,你們想想,大熊還會遇到哪些小動物?他們會愿意和大熊擁抱嗎?”(幼兒想象創編,體驗大熊與小動物之間的情感。)
4、傾聽故事第三段,提問:“沒有一個朋友愿意和大熊擁抱,這時候大熊心里很難過,猜一猜,大熊會怎么做呢?” 小動物們會原諒他嗎?
三、完整欣賞故事
為什么一開始小動物們都不愿意和大熊擁抱,后來又愿意了呢?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想擁抱的人呢?如果是以前對你不太友好的小伙伴,你該怎么樣對他呢?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過擁抱節?(音樂《找朋友》)
教學反思:《大熊的擁抱節》故事淺顯、易懂,對大班孩子而言有些簡單,因此,在活動中我加入了幾個環節,讓幼兒在活動能得到更大的發展。孩子們學習也很積極,都沉浸在故事中。只是在活動中教師對活動的安排還欠考慮,前半部分時間太多,以至于后面的活動開展飛極為倉促,活動最后的延伸活動最好是以繪畫的形式開展,這樣能使更多的孩子得到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702123.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楓橋夜泊
大班語言教案:烏鴉的窩
大班語言活動:故事《金雞冠的公雞》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皮鞋車
大班語言教案: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