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景設置,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以“端午節,小兔一家想去游玩,可不知道這幾天的天氣如何”為主線設置情景。
二、認識天氣的標志,讓幼兒了解天氣的特征。
通過教師以氣象預報員講天氣,并用圖片表示天氣的情節,讓幼兒初步了解這幾天的天氣,并讓幼兒說說各種天氣的不同特征,認識天氣的標志。如:晴天的時候有太陽,我們可以干什么?雨天我們要注意什么?刮風的時候,我們又該怎么做?并請幼兒說說你喜歡的天氣,為什么喜歡。接下來教師再讓幼兒猜猜另一種天氣,那是冬天的時候才有的,并出示相應標志。最后根據天氣貼圖片。(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準備的教具顏色可豐富點,更易幼兒接受。在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個天氣時,教師可統計一下,為下一環節作鋪墊。在讓幼兒說喜歡的天氣時,也可讓幼兒說說為什么不喜歡其他的天氣,可以從反面講一下。)
三、游戲:用動作表示天氣,進一步了解天氣的特征。
引導幼兒說說天氣除了可以用圖畫出來外,還可以用動作表示,說說用什么動作表示。手臂向上圍一個圓當作太陽,表示晴天;張開五指,從頭頂向下搖動手腕,表示下雨;高舉雙手,在頭頂左右擺動,表示刮風;緊握拳頭,輕敲大腿,表示下雪。師幼進行游戲。(在此環節中,雖然游戲氛圍很濃,但教師的引導語不夠,可以再形象化一些。比如:天是會變的,這天天氣很好,大晴天,忽然天刮起了大風,然后下起了雨,最后還下起了雪。)
四、活動延伸:背脊上的天氣預報。
介紹游戲玩法:找一好朋友,讓他背對自己,在好朋友的背上用手的動作表示天氣,讓他猜猜是什么天氣。如:晴天,兩手平放背上;雨天,用一個手指輕敲背部;刮風,手掌在背上撫摸;下雪,兩個拳頭輕敲背部。
整個活動是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幼兒有時會看天氣預報,從天氣預報形象而又明確的標記中,認識了天氣。但是幼兒只知道標志上面的圖案,而了解天氣種類,所以經常有老師問幼兒今天是什么天氣,幼兒回答“有太陽”或者是“在下雨”這樣的回答。因此我想到要讓幼兒了解天氣的種類。首先就從特征明顯的天氣入手,讓幼兒先從明顯的圖案中感受了解天氣的特點,再將特征圖與天氣標志進行相對應,讓幼兒加深印象。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幼兒游戲的氛圍很濃郁,但是作為科學活動,還可以增添操作的環節,以讓幼兒更好的接收活動的內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986836.html
相關閱讀: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管子
生成活動:美麗的云
小班科學教案 有趣的蛋
水果照相館(科學)
小班科學《野草》教案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