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孩子學會分享
會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的孩子,是幼兒園受歡迎的小朋友,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分享的理念。平時可以帶些小玩具去幼兒園,讓孩子邀請其他的小伙伴玩耍。如果家里有條件,周末可以讓孩子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里聚會,讓孩子用自己的玩具、零食招待小朋友。
2、幫助孩子分析問題
當孩子回來告訴家長在幼兒園沒有好朋友時,家長不要只顧著安慰,也不要對寶寶說,不愿意和寶寶交朋友是其他孩子的不對,當然更不能因為孩子沒有朋友而責罵孩子,怪他沒本事。當孩子告訴你之后,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與老師聯系交流,找到孩子沒有朋友的原因,再根據原因幫助孩子分析及確定解決辦法。
3、不要讓孩子挑朋友
有的家長害怕自己的寶寶結交了不乖的孩子,總跟寶寶說某某孩子喜歡拿別人的東西,人不好、不喜歡他等等,這樣的話語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挑朋友”的壞習慣。家長應該讓孩子結交不同個性的朋友,讓孩子學會跟不同個性的人交往的方式。
4、讓孩子變得平和
愛打架或者愛搶別人東西的的孩子總是不受歡迎的,家長應該讓愛打架的孩子變得平和起來。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暴力對待孩子,讓孩子時刻感受的愛。也不要讓孩子看一些暴力畫面的書籍或電視,另外,家庭和睦對孩子的個性成長也很關鍵。
2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1、成人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總是擅于模仿的,他不會區分好壞優劣會一股腦的全部吸收,你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跟他的父母很相近,父母待人謙和孩子也很大方有禮貌,父母脾氣暴躁孩子跟小朋友也常常打架,那么人際交往能力也不例外,做父母的一定要以積極的態度處理人際關系,這樣孩子才能見樣學樣,形成良好的人家交往能力。
2、經常跟孩子交流
經常跟孩子交流這一點很重要。成人要從朋友的角度,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前提下跟孩子交流,這樣孩子才會愿意把心里話說給你聽,他才會跟同伴之間發生的矛盾訴說給你,尋求你的幫助。成人不能強制孩子怎樣做,那樣會使孩子以為與人交往是件很恐怖的事情,父母可能很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說清楚自己的觀點,然后給?建設性意見,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去思考。這樣的經驗積累的多了,孩子自然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了。
3、鼓勵孩子和同伴交往
父母可以經常請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或者到有同齡孩子的朋友家里去,讓孩子們一起游戲、聽故事、唱歌、跳舞、畫畫,逐步培養孩子與同伴交往的習慣,在公眾場合,要鼓勵孩子和小朋友打招呼、自我介紹等。
4、盡量讓孩子在交往中獲益
謙和禮讓是我們中華名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養成謙讓的習慣,經常會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但是對于年齡尚且幼小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孩子又怎么會認同家長的做法呢,家長這樣做不僅無情地剝奪了孩子應該享有的權利,而且使孩子感受到了來自同齡小伙伴的威脅,因為孩子會把自己權利的喪失與小朋友的存在聯系在一起,孩子自然也就越來越不喜歡和小朋友交往了。
3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1.通過系列教育活動,幫助波波學習掌握與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文明禮貌,互相謙讓,團結合作,告訴波波只有這樣才會被大家喜歡,才真正有自己的好朋友。
2.組織各種形式的游戲,促進波波與同伴之間合作,逐漸體驗到友好合作帶來的快樂,從而慢慢調整自己的各種行為,讓自己變得被大家接受,喜歡。
3、 與家長一起學習,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對于年輕家長與年老家長之間的教育分歧,也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對此我在博客里發表孩子活動照片的同時,也大量記錄了一些孩子不同的表現以及分析,還轉載了許多名家的育兒經,教育觀點,家長在瀏覽博客的同時,也一次次的更新著自己的觀念,潛移默化中,也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71821.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