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是第三方老師,家長通常會忽視幼兒園和班級的環境布置。其實家長從進幼兒園開始就可以看一周食譜、幼兒園的走廊環境,進入班級可以看課程安排、活動記錄與展示、幼兒作品、家長園地等。仔細閱讀,我們就能知曉近期的保教活動和教育成果,家長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和飲食,有針對性地和孩子一起談談幼兒園有趣的生活,配合幼兒園活動進行家庭教育。
2、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長開放日中觀察也很重要。在這些動態活動中,家長通常關注的是自己孩子的表現,往往會忽略老師的言行、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就如樂樂媽媽一樣,一到家長開放日就忙個不停,但忽略了開放日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看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看孩子的活動過程。比如,觀察晨間接待中老師和孩子的言行,聽到老師說“樂樂來了,先洗手,再和小朋友去玩玩具”,家長就知道要教育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回到家第一件事也是洗手。
3、家長開放日也是家長向老師吸取教育營養的“家長學習日”。如家長觀看一位老師組織的“快樂的生日”談話活動,首先請孩子回憶過生日的情景;接著自由結伴談過生日時收到哪些禮物和祝福的話,自己心里是怎樣想的、有什么感覺;最后拓展談話經驗,請小朋友談談爸爸媽媽過生日時,準備怎樣表示祝賀,長大后想怎樣為他們慶祝生日。家長用心去感受教育過程,就能看到老師的引導與推進,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同時也看到自己孩子在同齡孩子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發展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
2成為幼兒園活動積極的參與者1、家長參與的途徑多樣,家長可以給予幼兒園物力支持,比如,暑假過后,老師發出通知,請家長做一張旅游小報,有照片、有旅游中的趣事,用來布置教室環境。
2、家長也可以給予幼兒園人力支持,比如,在親子活動中,家長志愿者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維持秩序、拍照留念等。而不同職業的家長本身就是一種教育資源,消防員爸爸為孩子們上一堂火災逃生演習課、生物學老師媽媽帶領孩子們認識各種動植物。家長還可以給予幼兒園財力的支持,比如,幼兒園開展的各類捐贈活動,給災區小朋友捐款表愛心,給福利院的孩子捐助衣物獻溫暖等。
3、家園共育需要合作雙方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教育孩子更是我們家長的重要工程。家長是影響孩子生命的關鍵人物,同時也是影響幼兒教育質量不可忽視的因素。家長要做到看、說、做三位一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擁有對孩子的愛心與責任感,抱有對幼兒園教育的信任與支持,推進家園合作,促進幼兒成長。
3家長應走出家教誤區1、家長在明確教育孩子的責任,明確家庭教育是終生的,幼兒園教育是暫時要,更要明確幼兒期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最 大大的。有部分家長總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無論孩子的身心發展或行為習慣培養都應由幼兒園負責,極少甚至從不過問孩子在園的行為表現。更有甚者把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都推給幼兒園。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實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的言行、態度,都在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
2、粗長要明確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必須嚴愛有度和嚴愛結合,科學地愛孩子。 在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嚴厲苛求,對孩子的差錯對輒訓斥;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和無理要求百依百順,無原則地遷就,財富分溺愛放縱,這都會使孩子形成不良行為和習慣。要知道愛不能代替教育,嚴格要求是愛的體現,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說:“有些人過分嚴格,有些人過分遷就,這兩種情況都應當避免!
3、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勿只重知識,輕個性行為發展。有部分家長到幼兒園時,只關心孩子的所學知識的多少,卻從不過問孩子的行為表現,甚至對老師反映孩子的不足之處,從不究其原因,只喜歡老師報“喜”不報“憂”,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為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5016.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