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看似簡單的過家家,為什么是美國幼兒園最重視的能力之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記得第一次參觀這所幼兒園的時候,我看到教室里有整套的玩具廚房,三四個孩子在”做飯“,還有個專門的娃娃區,娃娃的衣柜、鞋柜、餐桌一應俱全,兩個小女孩在拿著迷你奶瓶和溫度計,給娃娃測體溫、梳頭、喂奶瓶,照顧得有模有樣。

陪我參觀的園長可能發現我的驚訝,及時在旁邊解釋說,他們給孩子提供了很多過家家的道具,因為過家家是幼兒園孩子認知發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經歷。

那天參觀完幼兒園,我特地找園長聊了一會,她耐心給我解答了很多疑問,還聊了聊為什么”過家家“在美國幼兒園課程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認識世界,培養精細運動和想象力

過家家的意識,可能會于18-24個月之間出現,這是寶寶認知發育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個時候寶寶會開始模仿大人的行為,比如打電話、打掃衛生、洗碗等。我記得蘇寶18個月的時候,有一次邊吃藍莓邊喂給她的毛絨兔子吃,嘴里還模仿著吧唧吧唧的聲音。這種模仿現實場景的自發玩耍行為,其實就是過家家,英語里叫做”假裝玩!埃≒retend Play)。

假裝玩耍的行為是寶寶對世界運作方式的觀察、理解和練習??比如藍莓是放在嘴里吃的,而且會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過家家需要用到大量的精細運動能力,能很好的訓練手眼協調配合。此外,我發現過家家在鍛煉精細運動和語言認知的同時,也給了蘇寶很大的想象空間,她覺得玩具兔子是會說話的,一邊喂兔子,一邊角色扮演的說,好吃,好吃。

大人這樣引導:

寶寶一歲后,給她提供一些過家家的道具,比如切水果、切蔬菜的玩具。我通常會在自己做飯的時候,鼓勵蘇寶用自己的道具,和我一起來“切菜做飯”。如果寶寶表現出過家家意識的萌芽,記得多問問題,比如看到孩子喂小熊吃飯,大人可以問寶寶,你的小熊喜歡吃什么?

領導力,愛心和同理心的啟蒙

還不會走路之前,寶寶的角色是個依靠大人的弱者。我在蘇寶1歲半左右給她買了個布偶娃娃(不是芭比娃娃,芭比那種身材比例不真實、成人化的玩偶,不一定適合小寶寶)。她很喜歡”安排“娃娃做這做那,比如一起跳舞,一起排排坐,一起喝茶。

有一次蘇寶的娃娃掉到地上了,她把娃娃撿起來抱在懷里柔聲說:Don’t worry, I got you. 這是我第一次觀察到蘇寶學會”照顧人“。我蹲下來問她,娃娃摔跤了嗎?她摸著娃娃的腦袋說:摔疼了。蘇寶安慰娃娃的過程,和爸爸媽媽平時安慰她是一樣的。

蘇寶開始意識到,“其他人”和自己一樣,摔跤了也會疼的。這種行為其實是同理心的萌芽,是對人與人之間美好感情的一種肯定。在這個過程中,蘇寶逐漸發現,原來自己并不是弱小的嬰兒,自己也可以照顧人,理解人,也可以做統籌和安排,這些體驗都是建立自信的過程。

大人這樣引導: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過家家是女孩的專屬游戲,其實男孩參與過家家,也能很好的鍛煉愛心和領導力,這些能力是無論男孩女孩都應該具備的。一歲半以后,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個照顧的對象,可以是布娃娃,或者某個孩子很喜歡的玩具。

我會在蘇寶吃零食、做游戲的時候,有意識的問她,要不要邀請娃娃一起吃、一起玩呢?逐漸的蘇寶就會和她”照顧對象“建立一種情感上的聯系。最近我們讀繪本的時候,蘇寶都會把她喜歡的毛絨玩具拿出來放在身邊,一起聽故事。

認識社會秩序,學習與人相處

美國孩子很流行一種叫做tea party的游戲,2-4個孩子圍坐在一起用道具來喝茶、吃點心。蘇寶最近也迷上了這個游戲,每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和小伙伴一起tea party. 但是問題來了,參加游戲的都是兩三歲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想要拿茶壺來倒水,難免會出現爭執。

蘇寶的班里有個叫Chloe的兩歲小女孩,每次玩這個游戲都會把所有道具都攬到自己手里,非?咕芊窒。遇到這種情況,美國幼兒園老師通常會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自行解決。但解決不了的時候,老師就會介入。蘇寶的課上有兩個老師,她們會給孩子們示范如何分享一套茶具,如何輪流玩。一學期下來,Chloe的進步很大,不僅不搶玩具了,還學會了主動分發茶具給其他小朋友。

大人這樣引導:

寶寶2-3歲,可能會表現出和其他孩子一起過家家的興趣。這是孩子學習人際互動很好的機會。大人一方面提供豐富的道具(比如三個孩子玩,最好有三件茶具),另一方面要在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留心觀察,在孩子們之間出現摩擦無法解決的時候,及時介入并且利用這種摩擦,教孩子認識到分享、互動、合作是良好人際關系的起點。

學習解決問題,構建高級思考力

記得第一次參觀蘇寶幼兒園的時候,大班的教室里有一個賣檸檬汁的玩具小攤,長得類似這樣:

當時有兩個四五歲的孩子在扮演“攤主”的角色,男孩負責做檸檬汁,女孩負責”收錢“!睌傊鳌耙贿叢贾眯偅贿吅突锇樯塘吭撌裁磿r候開賣,哪些水果該放在哪個籃子里面。過了一會有幾個孩子圍過來排隊”買“檸檬汁了,攤主一本正經的給他們介紹自己的檸檬汁品類,還來了個”買一送一“的優惠。

雖然是很短暫的觀察,我發現兩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很好的學習了如何做計劃,如何統籌安排,如何理解和接納與自己不同的意見。這些都是過家家游戲能賦予孩子的寶貴能力。

大人這樣引導:

3歲以后的孩子,過家家時大人可以協助他設置情境,提出一些更為高級的問題。比如玩具屋里的家具該如何布置?三個玩具和寶寶一起過家家,但是只有兩份食物,該怎么分配?

過家家這種看似小兒科的游戲,以前從來沒引起過我的注意,真正體驗了美國的幼兒園,才發現里面的學問比我想象中多。其實成年人社會里的很多行為,比如吃飯聚會、商業合作,何嘗不是過家家的一種進階模式呢?寶寶在過家家的過程中,學會了同理,規則,合作,思考,這些都是將來人格和思維構建所需的基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18065.html

相關閱讀: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