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自然會給孩子立規矩,同時也會找家長們談如何教會孩子遵守紀律。
現在孩子三四歲就上幼兒園了,初入園的時候的狀況基本比那時新入學的更糟糕,因為相對年齡小,而且在家里都比較嬌慣,所以到了幼兒園后總是不能遵守紀律,被老師批評后又經常會出現情緒變化只是孩子生病、不喜歡去幼兒園,不能極好適應。
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應該建立孩子遵守紀律的意識,培養孩子遵守紀律的能力,讓孩子在入園后能及時適應集體生活。
1、及早給孩子灌輸紀律的概念在孩子沒有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要告訴孩子“人長大了就要遵守規矩,不能為所欲為”。比如爸爸媽媽上班不能遲到,如果遲到了就會被扣發工資。而小朋友上了幼兒園以后上課發言要舉手,不能隨便說話隨便動,做操不能遲到……等等。
這樣在孩子的頭腦中就會有遵守紀律的概念了,到了幼兒園對于老師的要求,心理上相對比較容易接納。
2、訓練孩子遵守紀律的能力
平時和孩子玩的時候就定時,比如和孩子一起畫畫,那就規定好半小時之內不能做其他事情,也不能隨便亂走,如果想撒尿就要先請示家長。這樣的訓練開始可能孩子不太配合,可以先從短時間開始,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半小時……如此循序漸進,多鼓勵孩子,這樣孩子在入園之后就不會有太多不適應,從而能更專注的聽老師講課了。
3、用嚴肅的口氣堅定的態度
拒絕孩子不守紀律的行為
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因為孩子年齡小,被約束了會有不高興的行為,比如哭鬧。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安撫孩子,但要用嚴肅的口氣和堅定的態度拒絕孩子不守紀律的行為。
孩子往往是聰明的,他們很會理由父母對自己的寵愛,但家長一定不要被孩子的眼淚降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意見。
4、和孩子玩換位游戲,讓孩子懂得遵守規矩的必要性
孩子在沒有被約束前,思維是自由的,而且還不能夠理解為何要遵守規矩。這時家長可以跟孩子玩老師上課的游戲,讓孩子當老師,爸爸媽媽扮演不聽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在集體生活中,如果沒有共同遵守的紀律,那么將是怎樣的混亂。
孩子明白了遵守紀律的必要性后,就會啟動自我約束模式,會自己主動的遵守紀律。
5、不要用暴力方式定規矩
在培養孩子遵守紀律的同時,家長要以鼓勵為主,其實孩子自己是很愿意制定規矩的,在他們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他們做每個游戲之前都會相互約定規則或者確定角色扮演。所以如果家長鼓勵孩子肯定孩子,那么孩子還是會懂得道理的。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年齡很小的孩子,勢必有不適應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態度要堅定,但一定不要用暴力方式讓逼迫孩子接受,那樣孩子即使表面上服從了,但內心是反規矩的,這是很危險的,可能在父母面前聽話,但在學校不遵守紀律,再長大后可能還會去挑戰規則。
提早給孩子建立遵守紀律的意識培養孩子遵守紀律的能力,能夠讓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以后能夠極好適應,可以收獲更多友誼,學習更多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62105.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