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擔心在xx入園后很快就被打消了。雖偶有哭鬧,但都能很快就過去。最讓我們高興的是,她每天都能開心的回來和家人談起幼兒園的生活,并且表示喜歡老師和同學。我們不禁暗自慶幸女兒的入園焦慮期渡過的比較順利。
變化出現在11月底。有一天xx回來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了,因為那兒的食物不好吃。這是她第一次說不愿意去幼兒園,情況反常,所以引起了我們的重視。按理說xx已經入園三個月,在適應性方面應該沒有問題,是不是幼兒園的食譜發生了變化呢?于是打電話給班主任詢問情況,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表現的很好,沒有出現情緒的異常。學校的食譜沒有大的變化,就是xx有點偏食,喜歡吃主食,湯和蔬菜不怎么吃。但每次吃完以后都表現的很開心。放下電話,我們也稍稍放下些心來,晚上找了個女兒心情好的時候問了下為什么不愿意去幼兒園,這次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在幼兒園被兩個女孩兒打了。
xx說的那兩個女孩兒我們都認識,并且家長之間也有交流。從性格上來說,其中有一個女孩比較活潑外向,是有動手打人或推人的行為,以前孩子們在一塊玩的時候有過這樣的舉動。每次女孩兒的家長都及時制止,孩子也表示不再動手了。另一個女孩倒是沒見過和小朋友們有相互推搡的舉動。但是既然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就教xx應對的方法。
首先告訴她無論是誰打到自己都要當時及時制止對方,大聲的說:“請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如果對方還有打人的舉動就要告訴老師。第二天我們致電班主任,老師說偶爾有看見小朋友之間動手推搡,但沒有看見xx和同學之間鬧不愉快,并且答應以后會多加留意。
接下來的幾天里,xx對上幼兒園這件事表現出不情愿,有時會央求不去幼兒園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蹲下來擁抱她,并且鼓勵她堅持。孩子嘛,偶爾鬧個情緒不愿去幼兒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也能理解。她倒還懂事,說歸說,每天早上七點都準時起來洗漱好去幼兒園。
直到有一天晚上,大家都睡下半個小時候,床上傳來xx的抽泣聲,邊哭邊說:“媽 媽,我不想去幼兒園,*老師打我。”見她哭的傷心,我過去抱起她來輕拍后背。等情緒平穩后,問她老師都打了什么地方呀?xx一會兒說是手,一會兒又說是屁股。鑒于近期她不愿意上幼兒園的心理,也不多問,先安撫睡下再說吧。
第二天給班主任打電話,老師一聽就笑了,說有這么件事情:班上來了個實習老師,一天一個男孩打了班上幾個同學,實習老師說不許打人,如果再動手打小朋友老師就要打你了。當時這么說是想嚇唬那個打人的男孩兒,不過班上其他老師聽見以后已經及時糾正了實習老師的說法,告訴小朋友任何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至于xx,這些天早上來園后是有些情緒不好,但吃完早飯以后就沒事了。班主任強調說,老師一般不會出現打人的情況,一來三個老師之間相互監督,二來學校和班級都有攝像頭,這種事情是明令禁止的。
晚上回來我把班主任的話告訴xx,她聽了以后也說是這樣的。見情緒不錯,我們慢慢給她講道理,讓她明白幼兒園周一到周五必須去,周末才能休息兩天。xx點頭表示認可。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去幼兒園時,情況就跟前一天晚上截然不同了。xx先是要吃一塊餅干才肯出門,吃完餅干后不肯穿外套和鞋子。就算我在一邊給出一次警告,仍要固執的穿著一件毛衣就走出大門,還邊哭邊說要凍感冒!那天早上北京零下四度,五六級北風,不到兩分鐘xx已經凍的流起了清鼻涕,但仍然不肯穿外套。
至此,我終于忍不住發火了。如果那天早上你在路邊看見有個生氣的媽 媽動作粗魯的在給一個女孩兒穿外套,并且拉著一個哭哭啼啼的女孩兒過馬路,唉,那個人很可能就是我。后來冷靜下來想想,家里近期很平靜,我們陪伴她的時間沒變,也沒有什么讓女兒不開心的事。據老師反應xx在幼兒園表現還不錯,也沒有和小朋友發生不愉快。排除了外界原因以后,推測有可能是孩子遇到了發展中的問題。可能是一件和同學之間的小事,也可能是老師說的一句話讓她心里不舒服,又或是別的在大人看來的小事情。但是由于還不能將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述清楚,就拿不去幼兒園作為一個說辭。我們試過了很多種方法,勸說,鼓勵,講道理,似乎效果都不好。最后想到了用冷處理的方法。
還是一天晚上本來好好的睡了覺,隔了十幾分鐘xx突然哭起來說:“媽 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嗯,知道了。”我平靜的說。她重復了六次,我一樣的話回答了六次。到了第二天早上,和以前一樣哭著不肯去幼兒園,不穿外套,每次她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或是“我很難過”時,我都平靜的說“嗯,知道了。”然后該干嘛干嘛。這一招還真管用,不講道理,不要勸說,也不哄著,只是平靜而堅定的告訴她知道了,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第一天過后晚上回來就說了兩次不想去幼兒園,我同樣的話應對她。過了第二天,她見我這副鐵板的態度也就不說了,情緒似乎也好起來。幾天過去了,偶爾還說不想去幼兒園,我就“四字真經”回答她,體會到了我的態度,覺著再多說也沒什么意思,索性就不說了。
與其說是“四字真經”的作用,不如說是理性態度的重要性。作為家人,每當看見寶貝遇到困難都是最心疼,最焦急的那個,但是成長中的路必須是她自己一步步的走。有時候我們管的越多,孩子對我們的依賴就越大。勸說,鼓勵和講道理是我們應當要給予的,但有時候,冷處理,留出一些讓孩子自己處理情緒的空間,也不失一個好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83090.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