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進餐過程中成人如果因寶寶頑皮而產生催促、威脅、生氣、責備、甚至打罵等行為,就無法為寶寶營造出一份積極的進餐氛圍,這些行為除了會造成寶寶在身體上產生營養不良的現象外,還會在心理上產生營養不良的現象。
寶寶在進餐過程中成人如果因寶寶頑皮而產生催促、威脅、生氣、責備、甚至打罵等行為,就無法為寶寶營造出一份積極的進餐氛圍,這些行為除了會造成寶寶在身體上產生營養不良的現象外,還會在心理上產生營養不良的現象。
催促孩子進餐實是心理虐待
在協助寶寶進餐時,成人與寶寶產生的矛盾沖突,一方面表現為成人的妥協遷就行為——讓寶寶看電視、玩玩具、哄騙、追著喂等;另一方面表現為成人的威脅強迫行為
——催促、責備、威脅、打罵等。這兩種解決矛盾沖突的方式,都會給寶寶的心理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妥協遷就的方式比較容易讓寶寶在進餐時保持愉快的情緒,但卻使寶寶逐漸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進餐自理的能力降低、不懂得配合進餐的秩序和規則等;威脅強迫的方式往往會讓寶寶在進餐過程中有情緒壓抑和焦慮心理,使寶寶逐漸產生膽小、怯懦的退縮心理或大哭大鬧等對抗心理。
我們希望寶寶進餐時能開心地安坐在相應的位置上、有饑餓感并渴望進餐、喜歡學習自己主動進餐、不挑食、進餐時很專注、進餐量適宜、知道每種食物的名稱、口味、色彩、形狀、了解所吃食物大致的營養等等,總之,我們期望進餐對寶寶來講是一件很快樂的生活活動。
一日三餐,一年
365天,每年近一千頓飯,餐餐都要讓寶寶吃得好、吃得開心,養成不挑食等好習慣,這除了需要有極大的愛心與持久的熱情,還需要有極大的耐心與靈活的技巧。
寶寶進餐,催促三遍,就是心理虐待!讓寶寶開心進餐,你做到了嗎?如果媽媽做到了,那她就一定是位好媽媽;如果托兒所、幼兒園的老師做到了,那她就一定是位很優秀的老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71698.html
相關閱讀: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