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來自生活條件優越的家庭,家長對幼兒過分的溺愛和保護,造成幼兒從小在缺乏困難與障礙的環境中成長,自理能力發展欠缺。有的幼兒入園了都不會用勺吃飯,有的胳膊肘兒杵著桌子不動,有的干脆就不動等老師來喂。還有的不會自己上廁所,冬天得讓老師解扣脫衣等等。
一是通過一日生活活動來培養。實際上,幼兒園的生活就和家里的一樣,少不了吃、喝、拉、撒、睡。孩子入園后教師會通過兒歌“小朋友來洗手,擰開龍頭來沖水,打打肥皂來搓手,先手心后手背……”以及示范來教孩子如何正確洗手;吃飯時安靜進餐,不掉米粒;就寢時把自己的鞋子擺放整齊,衣服放到床邊等。二是在學習活動中培養。比如一節情景表演課,場景是一個小朋友的房間,屋里床上攤著被子,桌上、地上散亂地放著玩具、圖書。老師通過繪聲繪色的講演,要求幼兒如何把房間整理干凈整齊。幼兒回答:把被子疊好,玩具放到盒子里,圖書擺到書架上。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習了怎樣整理物品,把東西擺放整齊,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是在游戲中培養。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比如:娃娃家、小廚師等。孩子們在這些游戲中,會學到一些吃飯、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幫助孩子遷移到他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這種方法,符合幼兒心理特點,自然親切,生動活潑,收效較明顯。總之,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需要家長和幼兒園的通力配合,要持之以恒。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碰到問題或發生錯誤行為,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采用正面教育如:鼓勵、激勵、表揚等形式,否則就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從而使教育適得其反。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8202.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