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兩會代表犀利觀點談入園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朱永新(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上幼兒園難反映政府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缺位

  朱永新:幼兒園入園貴入園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的缺位和教育競爭的下移。最近一些年來,政府的主要精力在發展義務教育,加強高中教 育,對于幼兒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關注嚴重不夠,加之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改革過程中,認為撤銷了許多幼兒園,導致資源嚴重不足。而應試教育的下移,“不讓孩 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加劇了入園的恐慌感。根本措施,還是政府加大投入,積極發展幼兒教育事業。

  葛劍雄(全國政協常委、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

  政府應考慮提前推行義務制學前教育

  葛劍雄:上幼兒園難除了本身的發展嚴重滯后外,還是教育上的惡性競爭泛濫和前移的必然結果。“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起跑線已從小學提前到幼兒園,甚至胎教階段。因此僅僅靠增加一些幼教設施和人員解決不了問題。政府應考慮提前推行義務制學前教育,發達地區可先行實施。將延長義務制教育的階段先放在學前三年,而不是高中階段,對保證教育公正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質能起更大的作用。

  茅于軾(著名經濟學家)

  應開放各種教育,鼓勵民間資本進入

  茅于軾:開放各種教育,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特別是幼兒園。有了競爭價錢就合理了! 

  葉青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公私力量并用,最終要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范疇

  葉青:由于沒有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必然會出現這個問題。各地民辦幼兒園占到60%以上,單位辦幼兒園還有20%,公辦幼兒園比重低,接受能力有限。各地都在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公辦幼兒園的數量,提高入園的幼兒數量。這是有效的,但是,必然要有一個過程。除了公私力量并用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建議一個街道、一個鄉鎮至少有一個公辦幼兒園。最終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

  遲夙生(全國人大代表、知名律師)

  國家的錢借給美國,我們該找美國借錢辦幼兒園

  遲夙生:國家的錢多的花不了借給美國了,和美國借點開辦幼兒園,建設成符合一家只有一個孩子成長的幼兒園條件,你只有一個孩子你不想讓他在盡可能好的環境下成長嗎?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楊海坤(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法學家)

  “上幼兒園難”隱藏著公眾對起點公平的憂慮

  楊海坤:確實,目前入幼兒園難也成為一個大家關心的社會問題,現在廣為流傳這樣一句話是:入園難,難于上青天,入園貴,貴過大學學費。應該在究其原因基礎上提出相應對策:

  (1)政府對幼兒園規劃滯后、對學前教育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緊張是導致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應該科學規劃,增加公辦幼兒園的數量,對規模大的成熟的小區建置公辦幼兒園。

  (2)好的公立幼兒園少,老百姓都想讀“價格公道,質量有保證”的公辦幼兒園,對公立幼兒園,政府投入還嫌不足,所以許多公立幼兒園也靠收取贊助費維持生存。

  (3)民辦幼兒園雨后春筍般出現,但在對民辦幼兒園管理過程中,政府的扶持和監管往往都不到位。政府沒有制定分級分類統一收費標準,相當數量的幼兒園不達標,家長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在那樣的環境中成長,而有師資力量和教育設施的卻辦成類似貴族學校,讓想給孩子良好教育而囊中羞澀的父母望而卻步,使父母面臨高進不去低不愿進的尷尬處境。目前民辦幼兒園收費采取的是申報制,他們的價格不需要政府批準,申報就行了。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羊群效應”,即你漲價,我也漲,從而出現了當前幼兒園價格飛漲的情況,出現許多高額收取諸如擇校費、贊助費、借讀費等費用的現象。這些興辦幼兒園的投資者首先考慮的是利潤,缺少沒有一份對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責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因此,從深層次來看,這個問題與我國目前幼兒教育過度市場化有關。幼兒教育過于市場化,導致幼兒教育完全成為營利產業,無法真正實現幼兒園的社會福利功能。據有關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幼兒教育占公共教育經費的比重,一直維持在1.2%-1.3%的水平,遠低于經濟并不發達的巴西(5.1%)、墨西哥(8.9%)和泰國(16.4%)。

  (4)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并沒有把幼兒園的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范圍。為此,應該給幼兒園教育定好位,隨著社會進步和發展,學前教育成為每個兒童必經的教育階段,幼兒園教育也應該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為此,應該加快幼兒教育立法進程,為幼兒教育提供法律保障。要通過幼教立法,進一步明確幼兒教育的地位、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責任,規范幼兒園的審批和管理、園長和教師的資格以及幼兒園安全、衛生、保健等工作,使幼教事業發展和辦園行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還應該.盡快明確幼兒園的編制標準,建立健全規范的園長與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像小學教師那樣制定統一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在適當時機分步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嚴格把好“入口關”,做到持證上崗,使每一名幼兒園教師真正享受到專業工作者的待遇。

  (5)出現“上個幼兒園比上大學還難”的原因還存在著社會心理的問題,隱藏著公眾對起點公平的憂慮。教育是決定社會分層結構或促成社會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是對于社會上層成員要防止向下流動而言,還是對于社會下層成員要實現向上流動而言,都希望在教育上取得優勢。幼兒教育直接影響受教育者將來的社會流動方向和社會地位高低。這個問題恰恰是反映了家長對社會分化的憂慮,甚至反映了一些家長的畸形心理?偟膩碚f,我認為:解決入幼兒園難的問題和解決其他社會資源分配問題一樣,思路應該是首先做大蛋糕,然后是分好蛋糕。也就是說,先要通過政府和社會興辦更多合格的分布合理的幼兒園,滿足社會需要;其次,也有一個體現社會公平的問題,不能使各幼兒園之間辦學條件過分懸殊,入園資格過分差別,如果幼兒園的入園之始就顯示明顯的特權或歧視,那么對家長和幼兒都是不公正的。貴族幼兒園更不值得提倡。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韓德云(全國人大代表、知名律師)

  要解決好民生問題,關鍵在于同時暢通民意,落實民權,保障民權

  韓德云:針對普通大眾需要的社會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在不同時期肯定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短缺,也許上幼兒園不難了,又會有吃早餐難、坐公車難等等。拋開歷史形成的原因,類似增加幼兒院等民生問題的徹底解決,不僅僅是依靠政府制定各種民生計劃來關注民生、重視民生就能實現的。要徹底解決好民生問題,關鍵在于能否同時暢通民意,落實民權,保障民權。只有如此,政府制定和履行的各種民生計劃,才不會因為長官意志太盛而總有民生之名,但不完全能體現民生之實。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幸福”而不總是“被幸福”!

  張千帆(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

  “上幼兒園難”癥結在于國家未能落實憲法平等原則

  張千帆:這個問題的癥結在于國家未能落實憲法平等原則,導致全國各所大學、中學、小學甚至幼兒園在師資等條件上差異巨大。人人都想上好學校和幼兒園,但是這些資源又 由于種種原因高度匱乏,以至必須通過開后門、交贊助費等方式獲得國家本來應該為公民平等提供的受教育資源。另一個原因在于大學招生考試制度不合理,大學評 價體系的行政化造成教育發展僵化,民辦教育受到歧視,造成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極其稀缺,廣大家長和孩子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而這種壓力今天已經蔓延到幼兒園 階段,嚴重影響了中國幾乎每一個兒童的正常發育和發展。解決這一關系民族前途問題的關鍵在于打破國家對教育體制的壟斷,停止對民營教育事業的歧視;對于國 家負責的義務教育,則必須保證各地尤其是城鄉之間的基本平等,包括師資、財政投入、基礎設施等各方面的平等,這樣才能讓優質教育不至于成為既得利益和大城 市居民壟斷的稀缺資源。

  黃細花(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惠州市科協主席)

  政府應該多扶持、多引導、多監督民辦幼兒園

  黃細花:“上個幼兒園比上大學還難”我認為反映出幾個問題:一是現有學前教育相對于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在政府資金投入、辦園條件、師資隊伍建設、幼教發展水平等多方面均較為緩慢和滯后;二是目前公辦幼兒園的數量遠遠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和居民需要,而各級政府對民辦幼兒園扶持力度遠遠不夠。在民辦幼兒園數量與日俱增的今天,政府應該多扶持、多引導、多監督民辦幼兒園,促進民辦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張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

  政府不想承擔這個責任,就應該放開市場

  張鳴:如果把幼兒教育視為社會公共事業,政府應該多建平價園,以緩解入園壓力。如果政府不想承擔這個責任,就應該放開市場,讓市場來調節,政府只負責組織社會力量審核入門資格。只要市場放開,很快入園難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辦的人多了,就該搶生源了。



12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73091.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