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MY GOD!寶寶嘴里什么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健康寶寶的口中除了有一股濃濃的奶香味外,沒有其他任何異常氣味。


MYGOD!寶寶嘴里什么味?


·鄭玉巧(兒科專家)



口腔異味種類


常見的異味有3種:


·口臭味


這是最常見的口腔異味,有時類似蛋白質腐爛的味道。


·酸腐味


類似成人返酸后的氣味。


·血腥味


類似新鮮血液的氣味。


少見的特殊氣味有爛蘋果味、大蒜味、苦杏仁味、臭雞蛋味以及尿臊味、膿臭味、鼠臭味等等。



常見原因


·消化不良


當寶寶消化不良時,胃內就會有食物積存,爸媽不知道寶寶已經出現了消化不良癥狀,胃腸道已經在“罷工”了,還不斷喂寶寶食物,最終造成積食。積存在胃腸內的食物發酵,


寶寶呼出的氣味就帶有酸腐味了。


·食物殘渣


有的寶寶喜歡含著媽媽乳頭、奶瓶或含著飯睡覺。這樣,食物積存在口腔中就會腐爛,從而引起口腔異味。


·齲齒


有的寶寶乳磨牙剛出齊,就出現齲齒。食物殘渣積存在齲洞中發生腐敗,呼出的氣味就不那么爽了,甚至出現口臭。


·牙周病


患有牙齦炎等牙周病的寶寶,不但容易發生牙齦出血,使口腔中出現血腥味,有時還會出現其他異味。



預防措施 


1.從零歲開始保護牙齒


寶寶的乳牙,甚至恒牙根基早在胎兒時就已經開始發育了,出生后乳牙的萌出只是牙冠破土而出,如同麥苗,當我們還看不到麥苗時,種子早就在土地里生根發芽了。牙齦就是牙齒的“土地”,盡管寶寶的乳牙還沒有萌出,也需保護牙齒賴以生長的牙齦和牙周組織。


每當寶寶吃完奶或輔助食品后,媽媽要幫助寶寶清潔口腔。例如,用干凈的濕紗布套在媽媽的食指上,輕輕擦拭存留在寶寶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寶寶晚上睡覺前,最好喂寶寶喝些白開水,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2.逐步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寶寶兩歲后,可以教寶寶自己刷牙漱口。盡管寶寶會做不好,也要鼓勵他自己做,如果媽媽總是認為寶寶這也不會,那也做不好,寶寶就沒有鍛煉的機會。要知道,寶寶有很大潛力,只要肯放手,寶寶會很快掌握技巧的,使寶寶逐步養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3.不吃糖未必不患齲齒


有些爸媽認為,少給寶寶吃甜食,如少吃糖,甚至不吃糖就可防止寶寶患齲齒,這是片面的認識。殘留在牙齒間的所有食物都有引發齲齒的可能,只是不吃糖還不夠,必須保持牙齒的清潔。另外,要重視寶寶牙齒的健康檢查和保健,定期帶寶寶看牙科醫生,接受專業醫生的指導。


4.避免積食、疊食、暴飲暴食


引起寶寶消化不良的常見原因不是難以避免的疾病,也不是病原菌感染所致的胃腸炎,而是爸媽過于“關愛”的結果。積食、疊食、暴飲暴食就是在臨床上相當常見的例子。


當父母的總是怕寶寶吃不飽,嫌寶寶吃得少,擔心寶寶長得慢,常按照自己意愿給寶寶定飯量。寶寶不愛吃時,左勸右勸,哪怕多吃一口也是好的;遇上寶寶愛吃的,更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了這種吃那種,結果非但沒有增加寶寶的營養,還可能事與愿違,造成寶寶積食、疊食,出現消化不良。


爸媽應該尊重寶寶吃的權利,科學喂養寶寶。寶寶一旦出現消化不良,除了聽從醫生的囑咐,服用必要的藥物外,媽媽一定要狠下心來,讓寶寶的胃腸適當休息,停食一頓兩頓餓不壞寶寶的。


醫生提示:寶寶口腔有異味不會是無緣無故的,總可以找到原因,只有祛除病因,才能真正消除口腔異味。所以,一旦寶寶口腔中出現難聞的氣味,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尋找導致口腔異味的原因,及時給予治療。




消除口腔異味簡便方法


蘆根泡水,薄荷漱口液或2%的蘇打水等含漱,可減輕或消除口臭。這些只適合會漱口的大寶寶,不能給不會漱口的小寶寶使用。




常見口腔異味及其對應疾病


口腔異味



常見疾病與原因


臭味



早晚不刷牙、牙周炎、口腔糜爛、齲齒、化膿性扁桃腺炎、萎縮性鼻炎、鼻竇炎、鼻中異物。


酸腐味



消化不良,胃炎。


血腥味



牙齦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咯血。


爛蘋果味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放置后的大蒜味



有機磷類農藥、滅鼠藥磷化鋅中毒。


苦杏仁味



氰化物中毒。


臭雞蛋味



硫化氫中毒。


小便味



尿毒癥。


膿臭味



肺膿瘍、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73721.html

相關閱讀: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