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臨澤縣板橋學區紅溝小學  尚燕燕

[摘要]:每次進行手工活動、數學操作活動的時候,我總會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會說:“老師我不會”、“老師你幫我做”,“老師幫幫忙”,其實要做的都是很容易的,可是那些幼兒卻只是站在邊上,臉上帶著悲傷、惶恐的神情看著其他在做的幼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父母都是持著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態度,把孩子當寶貝一樣的珍藏著,為孩子包辦著一切,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孩子喪失了獨立性,而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不用頭腦而怯懦的人。而幼兒時期是打基礎的階段,因此,我們需要在幼兒時期在家園共同努力下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為獨立性的發展創造環境與條件。

[關鍵詞]:幼兒 獨立性 幼兒園 家庭

每次進行手工活動、數學操作活動的時候,我總會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會說:“老師我不會”、“老師你幫我做”,“老師幫幫忙”,其實要做的都是很容易的,可是那些幼兒卻只是站在邊上,臉上帶著悲傷、惶恐的神情看著其他在做的幼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父母都是持著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態度,把孩子當寶貝一樣的珍藏著,為孩子包辦著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滿足他們什么,而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就是不要生病、要聽話。這就導致了在報紙上所揭露的那些可笑的現象:孩子進中學了,父母還要為他們收拾書包,送他們上車。有的孩子考大學了,考什么專業都是父母選擇的,沒有一點自我的意愿。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孩子喪失了獨立性,而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不用頭腦而怯懦的人。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孩子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3 4 5 后1頁
一個溫馴的工具是會被社會所淘汰的。而幼兒時期是打基礎的階段,因此,我們需要在幼兒時期在家園共同努力下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為獨立性的發展創造環境與條件。

一、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2-3歲的幼兒,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了萌芽階段,言語和動作都有了迅速發展,對周圍世界的認知范圍也在逐漸擴大。他們的獨立意識也在點滴間逐步培養起來,喜歡自己去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隨著他們身體的發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漸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斷提高,他們開始了嘗試,于是從不會做到學著做到學會做,從做的不象樣到做的井井有條。在這個必然的規律和必經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自身的發展。于是我們就可以要求幼兒從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讓他們學著自己吃飯、穿脫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覺等等。雖然有時他們吃飯的速度很慢、他們的衣服穿的并不是很整齊,玩具收拾的不是很干凈,但是我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放手讓幼兒自己做主,給他們一種小主人的感覺,讓他們在活動過程感受獨立做事的樂趣,以此來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同時對他們做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勵和要求他們去克服困難,堅持自己去獨立做事,為幼兒的自主、獨立發展創造民主、寬松、愉快的氣氛。

二、在教育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的獨立性的培養,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她認為,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能力的培養,如:在選擇游戲區域進行游戲時我們應該放手讓幼兒自己去選擇游戲角色、游戲環節、游戲方式,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選擇、探索、表達的自由。在孩子間發生矛盾時,不是作為權威者的來評判誰對誰錯,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幼兒,給予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他們對看到的事情有時都會問上一個為什么?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應注意啟發他們自己動腦筋進行探索,來得到問題的答案。在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不必擔心失敗和批評,可以大膽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而不是教師把答案直接告訴給幼兒。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幼兒,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的傾聽孩子,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以商量的語氣對孩子發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以命令的口氣來要求,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這并非是嬌慣孩子。事實證明:受到尊重的孩子,大多是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3 4 5 后1頁
三、在因材施教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幼兒之間是存在能力差異的,具有較強獨立意識的幼兒,我們應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周圍世界,并在主動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獨立意識較弱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準,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記得我們進行折紙活動《小鋼琴》的教學過程中,許多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把雙三角形翻壓出來了,而那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尋求老師的幫助,這時我們就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對著范作自己探索最后兩個步驟的完成,而對能力差的孩子就先學會翻壓雙三角形,等到孩子都學會翻壓雙三角形了我們再把最后兩步驟教給孩子。能力強的孩子尤思蕓就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學會了折鋼琴的本領,做起了小老師幫助其他幼兒完成折紙活動。所以說獨立自主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就如畫畫來說,我們的孩子剛開始對涂色練習不是很能力很強,經常涂的到處都是,后來經過反復的練習,不斷的提升要求,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均勻的進行涂色練習了。如果我們對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做出過高的、不合理的要求,或是因為孩子一時沒有達到你的要求,就橫加斥責,孩子就會產生恐懼心理,然后產生依賴心理,尋求教師的幫助,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差異及時的調整教學過程與環節,讓每個孩子都在學習中進行獨立性的培養。

幼兒的獨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兒園中經過教師教育鍛煉就行的,他們生活中更多的時間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長總是幫著孩子把一切都做好,幼兒的自理能力就會很差,這也會給老師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難度。因此,我們需要讓家長了解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們的理解和配合,和家長統一思想,以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孩子獨立性的培養需要家園合作,齊心協力。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理能力才會得到提高,其它能力也會相應得到發展,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3 4 5 后1頁
一、對孩子要放手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只有經歷過失敗的洗禮才會看見成功的彩虹。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在他生活的小范圍內自理,讓他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有些家長認為幼兒生活中的小事如自己學會穿脫衣服、自己疊被子等等都是些無關緊要的瑣事,大人隨手幫助就可以,不必讓孩子自己去做,就是讓孩子去做也做不好,或者認為讓孩子做太費神,還不如自己做省力。這些看法當然是不正確的。因為幼兒獨立生活能力主要是通過逐漸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而發展起來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必然妨礙孩子未來的獨立生活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如果從小,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賴父母,形成一種“安全感”,那樣反而容易出大事。

二、讓孩子學會勞動

有些大人認為那么小的孩子怎會勞動呢?還是我自己來做吧!其實從小讓孩子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教育,無形中也培養了孩子的勤勞習慣,為孩子日后的獨立生活打下了基礎。如當父母回家了,為他們拿拿拖鞋;吃飯時,發發碗筷;父母在掃地、洗衣時,可以幫忙拿拿簸箕、肥皂之類的東西。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我們父母可以及時的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贊賞:“謝謝”,“你真棒!”,“孩子,你做的真好!”孩子聽到贊揚的話語后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 3 4 5 后1頁
三、模仿效應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行為楷模,作為父母不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拒絕和孩子進行親子間的游戲,我們應多抽一些時間陪孩子玩,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接觸模仿機會,這樣對幼兒獨立品質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未來是屬于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創造。家長和教師應循序漸進、耐心引導幼兒,多給幼兒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在培養過程中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使他們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3 4 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76397.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