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焦慮是什么?
幼兒入園焦慮一般為分離性焦慮,持續時間通常是1—3個月。有的幼兒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而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們開始想家,開始哭鬧;有的孩子一入園就表現為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則整天眼淚汪汪,神經質地自言自語“我要回家,我要媽媽”;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種種不適,如頭痛、肚痛、尿頻等現象,一回家癥狀馬上消失。孩子這些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表現如不及時加以糾正,會嚴重影響其正常學習和生活。
孩子年齡太小,是他們不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癥結所在。3歲左右的孩子對親近的家人、熟悉的環境有很強的依賴。上了幼兒園,意味著他們平生第一次要從父母身邊、從溫暖的家里離開,這時,孩子的內心是焦慮的、彷徨的、膽怯的。
寶寶入園焦慮如何過渡?
一定的焦慮有助于孩子的成長,但長時間的焦慮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這也正是許多家長所擔心的。孩子入園的不適應困擾著家長,甚至動搖送孩子入園的信心;然而,家長的擔憂、搖擺和焦慮反過來又會強化孩子的焦慮。所以,要有效緩解孩子入園的焦慮,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相信老師有辦法解決孩子的問題。家長放心,孩子才可能安心。為此,家長應該——
●為孩子提供愛心和支持 當他哭時,給以安慰,當他害怕時,消除其疑慮,設法減輕孩子的恐懼。
●做好思想準備工作 告訴孩子長大了,要上幼兒園了,那里有許多小朋友陪他一起玩,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爸爸、媽媽下班了就來接他回家。
●與孩子一起準備入園用具 陪孩子一起買新書包,家人贈送文具,祝賀孩子長大進入幼兒園。
●陪同孩子參觀幼兒園 在教師的安排下,可以參與到幼兒的游戲當中。在幼兒自由游戲過程中,教師與家長可以親切地交談,讓幼兒感到父母與教師很熟悉,以促使幼兒放心地與教師交往。
●結伴入園 在參觀幼兒園的過程中,家長有意與其他家長交談,幫助自己的孩子主動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入園時見到有認識的小朋友,幼兒會比較容易且愉快地融入集體。
●為孩子提供機會練習生活自理技能 會自己吃飯、穿衣,自己收玩具;告訴孩子有問題而自己又不能辦的,要會請求大人幫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87029.html
相關閱讀: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