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 模擬情境讓孩子學會“提要求”

“寶寶,今天多喝點水,多吃點飯!”每天早上,在幼兒園門口,總能聽到家長這樣細心的叮嚀。然而讓家長不解的是,孩子回到家后,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叮嚀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李淑英園長表示,幼兒的思維方式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沒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是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將父母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行動的能力,還不能掌握向老師主動提出請求的方法。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創設一種情境,教會孩子在具體環境中模仿如何去做。舉個例子,家長可以和孩子模擬在幼兒園吃午飯的場景,告訴孩子,如果沒吃飽,可以舉手說:“老師,我想再吃一點兒飯!”

孩子在幼兒園里“拉褲子”,往往也是家長沒有運用“情境式教育”導致的。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在幼兒園里“拉褲子”,還故意將孩子大便的時間調整到晚上。對此,李淑英表示,家長這種“寧可我幫孩子做,也不能讓孩子自己做”的想法不可取,這不僅會打亂孩子的生物鐘,而且會嚴重干擾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養成,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其實,家長只要掌握情境式教育,設定問題情境,就能很容易地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小問題!凹议L應該意識到,幫助孩子提高照顧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對3~6歲孩子來說,是生存、生活能力的基礎!

2 細心“診斷” 耐心幫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在幼兒園里根本不說話,他時刻抱著玩具熊,孤零零一個人待著,真愁人!”“孩子特別‘獨’,自己的玩具不給別人玩,還搶人家東西!”孩子入園后,交際能力方面的問題不斷出現。李淑英園長支招:“試試‘診斷式教育’。”

在家里的時候,所有大人都圍著孩子轉,孩子在人際方面的問題不突出;上幼兒園后,隨著孩子跟同齡人交往的增多,問題就呈現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像醫生一樣“診斷”孩子的“病因”,與老師及時溝通,合力解決,而不是簡單地歸因于“咱的孩子就不喜歡上幼兒園”,甚至干脆退園。

李淑英園長說,上面那個“不說話”的案例實際上是因為孩子轉到一個新環境后出現自卑、孤獨和不安全感。家長應該有針對性地引導,如為孩子提供一個輕松的氛圍,家長和老師可以故意不關注孩子“不說話”的現象,讓他從“聽”開始,然后變為“跟著老師思維走”,再到他突然有一天情不自禁回答老師的提問,接著,老師可以鼓勵他每天為小朋友講故事,成為受小朋友喜歡的“故事大王”。

“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要耐心找出原因,然后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因勢利導去解決!崩钍缬@長說,家長要容許孩子出現失誤,并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解決問題。如果家長覺得自己沒有“診斷”和解決能力,那么可以請經驗豐富的幼教老師幫忙。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緒,耐心等待孩子改善,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簽”。

3 轉換方式提要求不如提“問題”

“孩子總是把他的東西亂放,讓他物歸原位,他就像沒聽見,批評他也不管用。”很多家長發現,越要求孩子“有規矩”,孩子做得越不好。

“家長喜歡告訴孩子該怎么做,而且希望孩子立即執行。但是別忘了,您面對的是小孩子,他們不喜歡接受指令,你越批評,他們越逆反。聰明的家長要學會把自己的要求轉化為和孩子一起解決的問題!崩钍缬⒔ㄗh。

舉個例子,當你希望孩子的書柜整齊有序,那么從擺放圖書時起,爸爸媽媽就應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參與到規范化管理中來!皩殞殻憧,這本書應該放在哪兒?你給媽媽出個主意好嗎?”“書看完了,咱們把它放回哪兒去呢?它原來是在哪個位置呢?”提出問題,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不僅樂于參與,而且得到表揚時還會很有成就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01255.html

相關閱讀: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