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從學前大班進入小學,既是一個從學前期進入學齡期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他們要從以游戲為主的活動內容進入以學習為主的生活;從沒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的約束到必須按照嚴格的作息時間來約束自己,比如不能吃到早退、鈴響上下課,這些要求和變化對于孩子是一個考驗,我們要用各種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起必要的時間觀念,為今后順利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很顯然,上小學后“時間”這個概念會更多地出現在孩子身旁周邊。較之幼兒園的相對松散的作息時間,小學的作息時間更為緊密和嚴格。從早上起床時間到路上交通時間,再到上課時間、休息時間、活動時間、作業時間、上床睡覺時間等等都環環相扣。幼兒園一般在大班教學中會交給孩子認識鐘表,家長要及時配合教師強化這個能力。從作息時間的變化看,幼兒園的入園時間并不十分嚴格,早來一點,晚來一點都可以,但是學校要以時間來保證各個環節的嚴格執行,所以很顯然孩子要比上幼兒園時要起得更早了,給早餐和路上留出足夠的時間。從家到學校一般要用多長時間,家長可以在路上用手表計時的時間來幫助孩子理解需要多長時間。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持久性,小學生上一節課要能保持40分鐘以上的注意力,這個能力是需要練習的,比如可以讓孩子畫一張內容豐富復雜的畫,講一個較長時間的故事。課間十分鐘,孩子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要逐步培養孩子形成“十分鐘有多長”的時間概念,并會合理利用這段時間,比如上廁所、喝水、到操場活動一會兒。幼兒園一般有一個半小時的午睡時間,但是到了小學就沒有這么長的休息時間了,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入學幾個月前,逐步調整孩子的午睡時間,以保持和他所上小學一致的時長為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懂得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堅持做完;什么時間不應該做什么事情,并能夠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比如該寫作業時一定要認真寫,寫完后收拾利索才能去看電視和玩。有些家長自從孩子上學后就不再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自己去支配,但要加以引導。要培養孩子按時吃飯的習慣并要求孩子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使一天的生活富有規律,保證有充足的體力和精力來面對小學生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14138.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目標
朱純燕:幼兒園老師的發音不標準?
【幼兒園建構區怎么布置圖片】幼兒園建構區環境創設_幼兒園建構
今天我的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