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6-8月寶寶語言能力游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奶奶給朵朵帶來一個撥浪鼓,朵朵立即愛上這個新玩具,一天到晚轉個不停。方建業實在受不了這噪音,跟陳蓉商量要不要換個玩具。陳蓉一本正經地告訴方建業:“你不覺得朵朵自從有了撥浪鼓,就開始變得愛說話了嗎?”方建業不屑地說:“我就知道她一天到晚對著這個叫爸爸!标惾剜恋溃骸斑@是好現象,說明朵朵正在學習說話! 方建業還是很不屑,說:“學說話你教她不就得了,一天到晚轉,吵死人了!逼扔诜浇I堅決的態度,陳蓉只好給朵朵換了一個又一個玩具。從此,家里敲積木的聲音、擠橡皮鴨子的聲音和搖鈴鐺的聲音,此伏彼起。方建業徹底無奈了。不過,他不得不承認的是,朵朵“訴說”的欲望確實日漸增長。

  6-8月的寶寶喜歡聲音,如果媽媽能將不同的發聲玩具放在寶寶手邊,他(她)會用手拿起搖出聲音,或者用腳去踏出聲音。這個時候的寶寶喜歡一手各拿一物對敲,或者在桌上或床架上敲積木弄出聲音。有時喜歡將一些硬的東西扔到地上發出聲音。媽媽要將易打破的和不該讓寶寶夠著的東西拿開,為寶寶騰出一塊活動的空間,使他可以自由、安全地敲敲打打。

  除了借助玩具制造噪音,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無所知、無意識地發出da—da, ma—ma 等聲音,還會模仿咳嗽聲、舌頭卡嗒聲或咂舌音。

  由于聽音辨聲和視覺觀察的能力愈來愈強,寶寶對于旁人的嘴形特別留意,當有人說話時,小寶寶不但專心注視其嘴部的變化,還會努力模仿發音,或以肢體語言積極回應。比如,想要抱抱,他便張開雙臂往前;聽到“不可以”、“不行”,他會停下動作,臉上表現出不太樂意的神情;對于“再見”、“謝謝”等指令,會搭配特定的招牌動作展現;當人們給予拍手等肯定的鼓勵時,會開心地笑出聲來。

  這個時候媽媽要幫助寶寶積極練習發音,促進語音發展。如多教他(她)叫“爸爸”、“媽媽”、“拿”、“打”、“娃娃”等。這時無論是母親還是家里其他親人,都應當盡量創造條件和寶寶交流、“對話”,多引他(她)發音,擴大語言范圍。同時,還要訓練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引導寶寶用動作來回答問題,如再見,歡迎等。

  在環境營造上,繼續定時用錄放機或VCD播放一些寶寶樂曲,提供一個優美、溫柔和寧靜的音樂環境,訓練寶寶的聽覺。同時,培養寶寶注意力和愉快情緒,也有利于其語言的發展。

  此外,母親的聲音是寶寶最喜愛聽的聲音之一。媽媽要堅持用愉快、親切、溫柔的語調,面對面地和寶寶說話,有意識地吸引寶寶注意成人說話的聲音、表情、口形等,誘發寶寶良好、積極的情緒和發音的欲望。

  ☆毛毛熊蹭癢癢

  游戲目的:

  用觸覺刺激寶寶發音,促進其語言的發展能力。

  游戲步驟:

  1、媽媽抓住寶寶的一只手,并讓他(她)的手張開。

  2、媽媽用另一只手在他(她)的掌心畫圓圈,接著用兩根手指順著寶寶的手臂往上移。邊做這些動作邊哼唱兒歌給寶寶聽:“胖胖毛毛熊,圍著花園轉,一步,兩步,三四步,就在這兒蹭癢癢,蹭啊蹭啊,蹭癢癢!”

  3、當兒歌唱完時,手指定在他(她)的下巴下,輕輕地撓癢癢,逗得寶寶樂開懷。

  游戲互動:

  寶寶感到你在他(她)手掌的動作,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隨著手指的移動,寶寶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這個時候媽媽所哼唱的兒歌就像引路燈一樣,讓寶寶明白這是在干什么。媽媽的語速和表情會影響到寶寶,所以媽媽應該以慢節奏和歡快的語氣來念兒歌。

  于博士溫馨提示:

  寶寶在游戲時會很注意兒歌,這有利于寶寶的語言發展。所以大人念兒歌應該吐字清晰。

  媽媽須知:

  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寶寶理解力強,更加自信,在以后的社會交往中也會更受歡迎。其實,要發展寶寶的語言能力,并不需要父母做特別多的事情,只需每天拿出30分鐘的時間,認認真真地和寶寶“對話”、玩游戲,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勇敢的心”

  游戲目的:

  情感聯系的好方式,也有利于寶寶對語言的認識。

  游戲步驟:

  1、 媽媽背朝下躺著,屈起膝蓋,讓寶寶靠在你的小腿上。

  2、 媽媽開始抖動小腿,并唱著兒歌:幾個小小消防員,夜黑睡成一排排,聽到“叮!扁弮航,順著桿子滑下來,我們趕緊救火去!

  3、念至“叮!睍r,媽媽模仿火警鈴聲;念至“滑下來”時,慢慢地讓寶寶倚著自己的腿往下滑

  4.寶寶滑來后給他(她)擁抱和親吻。

  游戲互動:

  當寶寶隨著兒歌而起伏時,他(她)會對媽媽的兒歌產生興趣,因為他(她)知道兒歌和動作是一致的。大人要重復做這個游戲,這個游戲可以讓寶寶對語言有深刻的認識,火警的聲音尖銳,很有特色也有點兒嚇人,所以可以同時培養寶寶的勇敢精神。當最后寶寶獲得媽媽的親吻時,他(她)會對這個游戲更加喜歡。

  于博士溫馨提示:

  要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寶寶心情好的時候玩這個游戲更有效果。玩游戲時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兒歌,但記得一定要贊美寶寶。

  媽媽須知:

  兒歌對寶寶語言能力的形成很重要。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用來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維的直接現實,人的思維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而提高完善。寶寶思維能力的發展更與語言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無論是語言正誤、詞匯積累,還是用語句表情達意,都反映和制約著思維的發展變化。兒歌在這些方面為寶寶早期的語言能力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Ring兒鈴叮咚

  游戲目的:

  訓練寶寶將行為與結果聯系起來的能力,訓練寶寶動作的精巧和協調能力,以及將聲音和形象聯系起來的聯想力等。

  游戲步驟:

  1、準備一個有短拉繩的小鈴鐺和一把帶扶手的高椅子。

  2、將小鈴系于椅子的扶手上,其位置剛好讓寶寶能夠拉到繩子,讓鈴鐺發出聲音。

  3、媽媽先示范動作,然后引導寶寶自己拉動繩子聽鈴聲。寶寶拉的時候,一邊的媽媽要贊美寶寶,鼓勵寶寶多做幾次,并提醒寶寶傾聽美妙的鈴聲。

  游戲互動:

  當寶寶因為拉動繩子而發出聲音時,寶寶就會很興奮,他(她)會想辦法知道這是為什么。媽媽可以告訴寶寶為什么,也可以鼓勵寶寶多做幾次,讓寶寶理解因果關系。同時增加寶寶對聲音的認識,他(她)會知道只要拉繩子,鈴鐺就會響。如果可以得到大人的表揚,寶寶就會不斷重復這個游戲。

  于博士溫馨提示:

  注意寶寶的情緒,如果寶寶不高興,可以搖鈴給他(她)聽,并且模仿鈴聲,告訴他這種鈴聲的美妙之處。

  媽媽須知:

  國外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小寶寶在六歲以前對音準音調的辨別具有極佳的學習能力,過了這個時期,這種學習能力就會迅速衰減。所以培養寶寶的辨音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另外,寶寶聽覺的訓練能夠促進寶寶對于語言的掌握,因為寶寶只有先學會了聽,才能學會說。

  ☆小馬駒的小馬掌

  游戲目的:

  有助于寶寶分辨聲音,為學習語言打下基礎。

  游戲步驟:

  1、媽媽坐在沙發上,寶寶坐在媽媽的膝蓋上。讓寶寶背靠著媽媽,抓住他(她)的兩只腳踝,念兒歌:“小馬駒,釘馬掌,吧嗒,吧嗒,又吧嗒,這兒一下,那兒一下,釘不上,光腳丫,疼啊疼,疼啊疼,疼啊疼!”

  2、隨著兒歌的節奏,輕輕拍打寶寶的小腳。

  3、當念到“疼啊疼”時,停下來,輕撓他(她)的腳掌。

  游戲互動:

  剛開始寶寶并不理解兒歌的含義,但是每次念到“疼啊疼”時,都會輕撓腳掌,寶寶就會記住“疼啊疼”。媽媽把兒歌多念幾次,寶寶就會逐漸理解其中的意思。

  于博士溫馨提示:

  這個游戲也可以用來哄寶寶睡覺,剛開始寶寶集中聽力,媽媽多唱幾次,在舒服的腳掌按摩和悠悠的兒歌聲中,寶寶會慢慢睡去。

  媽媽須知:

  游戲對促進寶寶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游戲的情節、行動方式都沒有什么固定模式。在角色游戲中,寶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個人,并可以不斷地變換身份。這種游戲的假象性為寶寶的想象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極大地發展了他們的創造力。

  ☆這個是干嘛用的

  游戲目的:

  訓練寶寶的認識能力和聽覺。

  游戲步驟:

  1、媽媽抱著寶寶在房間來回走,耐心地指導寶寶認識自己家中或活動室中的各種生活用品。

  2、一邊指認一邊和寶寶說:“這是鐘,嘀嘀嗒嗒。這是桌子,寶寶的飯擺在桌子上。這是小凳子,寶寶坐著和媽媽玩的。這是小床,寶寶睡覺的。這是大皮球,這是滑滑梯,這是海洋球房子……”

  游戲互動:

  媽媽對寶寶絮絮叨叨的講述,會讓寶寶對這些東西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經過媽媽詳細的講解,寶寶已經能夠知道,自己經常玩的幾種玩具的名稱。媽媽觀察寶寶的情緒,如果寶寶很興奮,就說明寶寶完全知道你所說的一切。

  于博士溫馨提示:

  一定要在寶寶不哭不鬧的情況下進行,避免寶寶對游戲產生焦慮情緒。如果寶寶很感興趣,大人就要不斷地介紹,重復也沒有關系,重復就是最好的記憶。

  媽媽須知:

  以游戲的方式記憶某些事物,是發展寶寶記憶力的重要方法。在輕松快樂游戲活動中,不僅鍛煉了寶寶的記憶力,也讓寶寶動用了多個感官共同參與,這樣他(她)的頭腦中就會留下全面、清晰的印象,有助于記憶內容準確、保持時間延長。

 ☆照片上那是誰

  游戲目的:

  訓練寶寶發音能力,語言模仿能力,為學語做準備。

  游戲步驟:

  1、給寶寶看媽媽的大照片。

  2、媽媽示范發出“媽-媽”的聲音,逗引寶寶注視媽媽的口形,逗引寶寶模仿。

  3、媽媽再指著爸爸的大照片,同樣讓寶寶注視,逗引他(她)模仿發出“爸-爸”的音。每發一個重復音節后,應停頓一下,讓寶寶有模仿的機會。

  4、爸爸也可以參與進來。媽媽抱寶寶,就讓寶寶模仿媽媽發音,爸爸抱寶寶,就教寶寶模仿爸爸發音。

  游戲互動:

  寶寶看到照片上的爸爸媽媽時,會有意識地根據大人的口型來發音,當然,大部分寶寶此時還不能說話。但是大人要鼓勵寶寶,激發寶寶的積極性,同時不斷地對寶寶進行這種游戲,讓寶寶加深印象,為開口說話打下基礎。

  于博士溫馨提示:

  媽媽還可以給寶寶看大幅圖片或圖書上的常見動物如雞、鴨、貓、狗,給寶寶模仿這些動物的叫聲,吸引寶寶注意力。但是模仿動物叫時,不要太大聲,避免驚嚇到寶寶。

  媽媽須知:

  新鮮的事物總是最能引起寶寶注意,寶寶在學習語言過程中通常是看著媽媽的表情進行的,所以豐富的表情更能增加寶寶說話的興趣。

  ☆binggo尋寶

  游戲目的:

  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認識物體的能力;培養寶寶再次記憶力以及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游戲步驟:

  1、準備1只紙箱子做“百寶箱”,里面裝上10~20個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小玩具,如乒乓球、小娃娃、小汽車、小盒子等。

  2、將寶寶熟悉的幾件玩具或物品放在他(她)面前,先說出玩具的名稱,再把它拿起來給寶寶玩玩,然后放進“百寶箱”。

  3、放完后,再邊說邊把玩具一件件從“百寶箱”里拿出來。從中挑出幾件玩具,隔一定距離放在寶寶面前,說出其中一件的名稱,看寶寶是否看或抓這件玩具。

  4、當著寶寶的面把一件會發聲的玩具藏在枕頭下,讓寶寶用眼睛尋找或用手取出,找到后將玩具給他(她)作為獎勵。

  游戲互動:

  寶寶看到自己的玩具都在“百寶箱”會很興奮,媽媽要及時取出一個玩具,告訴寶寶名稱。寶寶可以準確地抓住媽媽所說的玩具,媽媽可以故作夸張地大叫“binggo、binggo(答對了)”以示鼓勵,讓寶寶知道他(她)做對了,媽媽很高興。同樣媽媽藏起東西時,會讓寶寶很著急,當寶寶找到東西后會很興奮,這時媽媽也要做出很興奮的表情,寶寶才愿意一直玩下去。

  于博士溫馨提示:

  玩這個游戲,需要寶寶要具備將物品名稱與物品連聯起來的能力。如果寶寶還不具備,媽媽就應該多做些預習功課,先給他(她)講各種玩具的名稱、特征,來吸引他(她)。

  媽媽須知:

  語言不單純只是單方面的說和聽,將詞匯與具體事物做完整的連結,寶寶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語言存在的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997810.html

相關閱讀: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