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春天的時候,閑來無事,帶著兒子在小區里瞎逛。母子倆在俯身看遍小草野花之后,拾得一個老絲瓜。我斷定去掉外皮之后,這絲瓜筋能作成一個上等的洗碗布,環保,實用。
正當我取出絲瓜筋的同時,從里面不斷滾出一粒粒黑色的瓜子!皨寢專@是絲瓜的種子嗎?”“是的,當然!眱鹤优踔话扬枬M的黑色種子,不忍舍棄,我便道:“家里不是還有三個空花盆么,就種這絲瓜吧!”兒子興奮得一蹦三尺高。
澆水松土之后,絲瓜子就被我和兒子種下了。從此,兒子每天都要過來張望,盼望著能很快長出嫩芽來。一天,兩天,三天……一個星期后,種子依然還是種子。兒子幾次問:“媽媽,這種子什么時候才能發芽呢?”“可能還要再等一等!庇忠粋星期過去了,兒子又問:“媽媽,怎么還不長出芽來呢?”“快了吧!”再過了一個星期,兒子都已經差不多忘記這個事了。而我,偶然看到窗臺上的那三個花盆,有些疑惑,又有些落寞。
兩個月過去了,夏天來臨。江南的初夏是梅雨季,今年有些特別,偶爾淅淅瀝瀝,偶爾瓢潑傾盆。就在這樣陰晴不定的季節里,我去了一趟海南;貋砗,剛進家門,兒子就告訴了我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媽媽,我家絲瓜發芽了!”“真的?!”太讓人驚喜與意外了。兒子邊說邊拉著我的手來到窗臺。
這才離開幾天哪!三個花盆里分別都長出了幾株秧苗,每株兩枚葉子,亭亭玉立,煞是好看。我和兒子互相跳著,抱著,分享著期待已久的喜悅。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內心觸動。其實,每一種作物的生長有著自己的時令節氣,自己的生長規律。絲瓜是夏天的作物,自然要在夏天發芽,開花結果。而我們偏偏急著在春天把它栽下,并還指望它能在春天發芽,我為自己的無知而慚愧。
當然,作物生長除了時令節氣之外,還有必須的生長條件,如陽光、雨水、空氣。我們家的絲瓜會突然發芽,與梅雨來臨不無干系。由于久久未見絲瓜發芽,我和兒子都感到非常失望,所以到后來,我們基本忘記再給它們澆水。但梅雨的到來,卻卻彌補了我們的過失。待到一切條件成熟和具備,種子終于積蓄了足夠的能量,破土而出。
由此,我突然聯想到孩子的成長。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和作物一樣。什么時候發芽,什么時候抽穗,什么時候開化,什么時候結果,都有自己的節點,無用過度操心。很多的問題只是因為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問題或自然消失,或迎刃而解。
這件事給我的另一個啟示是,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給予孩子堅持不懈的關懷和愛護。不能像我們母子倆那樣,看不到絲瓜發芽就不再給它澆水。幸好后來有老天爺幫助,不然,我家的絲瓜估計一輩子也發不了芽。孩子的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有父母永不言棄的愛和信心,定能澆灌出孩子破土而出的勇氣和能力。
近來,發生在我兒子身上的變化,似乎又在印證尊重孩子自然生長規律的重要性。外婆回老家后,客臥的大床就屬于兒子的了。接連幾個晚上,他洗完澡,拿上一撂書,或坐或趴在床上自己看。不再纏著我,也不再要求我讀給他聽?磿r間不早,催他幾次,答應著,卻是無動于衷。待我洗完出來,驀然發現房門已關,燈也熄了,一切悄無生息。成長似乎就在剎那,從分床、分房,再到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作息,自自然然,不留痕跡。有些失落感慨,又有些欣慰與滿足。
現在有些家庭,為了培養孩子所謂的獨立性,早早地分房而睡。有些孩子因為年幼,心理上還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所以不斷地要求回到父母的房間,回到父母的大床上來,反反復復,很折騰,彼此也都很痛苦。其實,成長過程中的很多事情真的不必強求,不必照本宣科,不必給自己或孩子一個明確的時間進度表,更不能拔苗助長。成長,獨立,有時是一種本能,時間到了,只需輕輕一推,就完成了。
昨日下班回家時,看到小區的綠化帶里,也有絲瓜秧苗。我才猛然想起,那時因為種子太多,我隨手扔的。雖然不及我們家種的那樣粗壯,卻也破土了。大自然,有時是一切生物最大的推動力量,誰也擋不住。明白這點,我們何不放松心態,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變化和成長,那可是我們身邊最美麗最有意味的風景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24713.html
相關閱讀: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
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