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隱性單親家庭"傷寶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單親家庭,是指一些只有父親或母親一方撫養的家庭,原因主要是離婚、分居、配偶一方死亡或者出走;其次是,未婚媽媽或未婚爸爸獨立撫養兒女。還有一部分家庭情況和單親家庭類似,如:“留守家庭”——丈夫或妻子長期在外(例如在外地工作、長期出國、做生意不太回家等情況),另一方帶著孩子獨居;“空巢家庭”——父母雙方因工作繁忙,將子女托付給保姆或老人照顧。

  龍應臺曾說,“孩子,是天心的驗證,美的極致!

  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可面對孩童成長的天真或是頑皮,如何將自己心底殷殷切切的愛,轉化為陪伴他長大的和風細雨,每個家庭都有問號。

  比如,外公外婆在教育孩子時,怎么發揮隔代教育優勢?電視出現暴力鏡頭,家長該怎么進行引導?如果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媽媽如何陪伴孩子的幼兒時期?

  2011年12月9日,《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由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

  《規劃》以研究為基礎,以公共服務、統籌規劃、服務家庭、育人為本為先進理念,審議通過了26個具體課題,內容涉及隔代教育、體能教育、科學教育等方面,科學回答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具體問號。

  這些問號,關系著很多家庭的成長。正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所說,對孩子的愛,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隱性單親家庭有增多趨勢

  濱江區國信嘉園幼兒園園長湯婷,特別關注到一個群體——隱性單親家庭。

  單親家庭,是指一些只有父親或母親一方撫養的家庭,原因主要是離婚、分居、配偶一方死亡或者出走;其次是,未婚媽媽或未婚爸爸獨立撫養兒女。

  還有一部分家庭情況和單親家庭類似,如:“留守家庭”——丈夫或妻子長期在外(例如在外地工作、長期出國、做生意不太回家等情況),另一方帶著孩子獨居;“空巢家庭”——父母雙方因工作繁忙,將子女托付給保姆或老人照顧。

  湯婷說,在幼兒園家長中,這兩類人群人數眾多,并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他們實際上屬于隱性單親家庭。

  湯婷工作的國信嘉園幼兒園位于杭州市濱江區!拔覀儓@區的很多父母還在創業期,隱性單親家庭的數量越來越多,據統計,56.86%的孩子大部分時間單獨和母親在一起,27.74%的孩子由爺爺奶奶單獨撫養,83.3%的孩子從沒去過父母工作的地方。

  “有一次幼兒園搞親子活動,很多游戲要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在玩‘抬花轎’這個游戲時,班里有個小孩子突然大哭起來,因為他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半年才回家一次,爸爸不在現場,他就沒法參與這個游戲,這時他把所有的委屈都發泄給了身邊的媽媽。媽媽緊張得束手無策,只能由他去!

  也有的父母,因為回家次數太少,每次回家都一次性買很多禮物。有時候來不及,禮物都是在機場買的。

  “有的小朋友,好像看懂了爸爸媽媽想要彌補的心理,就會提一些平時不能得到滿足的要求!睖谜f,父母表達對子女的愛,是為了讓寶寶擁有愛的能力,不能因為陪伴他的時間太少,盲目地取悅孩子,也不能無原則地愛他。家長一定要理性分析,合理滿足!

  根據湯婷在工作中的觀察,長期由媽媽一方撫養的孩子,比較任性;長期由爸爸一方撫養的孩子,自信、勇敢但少了一些對生活的細致體驗;長期由隔輩老人撫養的孩子,不喜歡有挑戰性的游戲,縮手縮腳。

  湯婷曾走訪過一些隱性單親家庭,年輕父母們說,目前暫時無法克服這種家庭狀態。“希望通過研究,我們能找到引導隱性單親家庭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和行為習慣的恰當教育方法!

  讓孩子一伸胳膊就能夠到你的脖子

  《杭州市家長學校教學指導綱要》編訂人沈明革說,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多一些時間在他身邊,尤其對于留守兒童,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了解自己的機會,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這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很有好處。

  “爸爸媽媽要學著了解孩子,并不是說給他花了多少錢,有時,爸爸媽媽的一個擁抱或者一個微笑,都能讓孩子覺得很幸福。

  “雖然現在網絡、通訊都很發達,但最能直接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能一伸胳膊,就能夠到你的脖子!

  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曾有個節目讓很多家長流淚。

  “媽媽總是對我說爸爸媽媽最愛我,我卻總是不明白愛是什么;爸爸總是對我說爸爸媽媽最愛我,我卻總是搞不懂愛是什么;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

  希望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科學探索區”

  詹玲玲是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團科學教師,也是一位媽媽。

  她有一個夢想,希望不僅僅是她的女兒,她的學生也都能在家里有一個“科學探索區”。哪怕這小小的空間僅僅能放下一只蝸牛。

  在《規劃》中,詹玲玲提議的“家庭實驗室”被確定為研究課題之一。

  “我給三年級做‘蝸牛大發現’,有的學生跑來告訴我,‘媽媽把我的小蝸牛扔了。’給四年級做面包發霉實驗,我把面包材料準備好,一一發給同學們,可完成率不到20%!

  詹玲玲說,“對孩子的教育,不僅要在學校實現,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能用一點點時間和空間,開辟一個小小的‘家庭實驗室’,讓家長成為孩子科學探究活動的有力支持者,孩子們會驚喜地發現,科學也并不是一件遙遠的事。”

  如何建立“科學探索區”

  詹玲玲說建立“科學探索區”,并不復雜。

  比如,前不久觀測的月全食,是小學五年級才學習的內容,詹玲玲講給6歲的女兒聽時,就和丈夫、女兒分別扮演太陽、月亮和地球。

  再比如,“蝸牛大發現”只要求有一個放大鏡、一張記錄單,以及“我的提問”。

  詹玲玲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設計了一張表格,列了一些容器,供準備嘗試“科學探索區”的家庭參考。(見下表)

  家庭觀察和實驗用品一覽表

  膠卷盒、棉簽盒、保鮮盒、飲料瓶

  可以用于的實驗和觀察

  家庭用品

  采集和觀察生物、種子發芽實驗等;裝鹽等實驗藥品

  制作生物、巖石標本

  月餅盒、速凍食品分隔盒、雞蛋分隔盒

  碟子、杯子

  植物栽培

  擺放物品

  量取液體

  量取長度等

  采集動植物標本等

  攪拌、當滴管等

  測量溫度實驗

  平底托盤

  廚房用、吃藥用量杯

  卷尺、包裝繩

  枝剪、螺絲刀、鑷子

  筷子、吸管

  溫度計

  工具類

  容器類

來源:搖籃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99370.html

相關閱讀: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
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