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對寶寶進行音樂早教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0~6歲的兒童正是處于聲音和音調敏感性發展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一個豐富的音樂環境能為孩子音樂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首先,家長們需要為寶寶創造一個適宜的音樂環境。通過一些感性的音樂,幫助嬰兒認識自己的身體并建立身體意識,以不同節拍與曲調的音樂和一些表達不同情感的歌曲來讓嬰兒認識廣闊的聲音世界。在音樂的選擇上,如果家長沒有頭緒,可以看看由外研社發行的《布奇樂樂園》。《布奇樂樂園》是由外研社與眾專家聯合傾力打造,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的早教叢書,其音樂教育部分引進與國際接軌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無論是在音樂取材上,還是MV的拍攝上,都是上乘之作。此外,外研社兒童研究中心的專家們還建議,除了單純的欣賞音樂外,家長還可以讓寶寶能使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隨著音樂節拍隨意敲打并扭動身體,使肢體語言更加豐富多彩。

  第二,音樂游戲,游戲即是兒童的工作,音樂游戲可以使用節奏和旋律的自然手段來和嬰兒互動,使兒童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生活并感知音樂的魅力,如《布奇樂樂園》中的“布奇音樂屋”這個環節,就是適合家庭進行的親子奧爾夫音樂活動。

  第三,家庭環境中應建立讓嬰兒隨時隨地感受到音樂的環境,可以在嬰兒睡前準備如搖籃曲,小夜曲等節奏舒緩類的柔和音樂,讓其盡快入眠并形成睡眠的規律,白天的睡眠次數多可以讓音樂貫穿其整個入睡階段,當嬰兒快要醒來時,換成一些歡快的兒歌類音樂,節奏感較為鮮明一些的,讓嬰兒回到游戲的環境中來。環境對人的思想、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讓寶寶置身于不同題材的音樂環境中,在一系列以科學認知,傳統文化,自我認識等不同領域組成的歌聲中感受音樂帶來的成長的快樂!

  那么如何引導幼兒聽了音樂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1.先聽簡短、淺顯的樂曲。讓幼兒仔細聽后,引導其談談感受。所謂感受即是感覺,要引導幼兒找到主要的音樂形象。一開始,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與知識范圍,讓幼兒聽短小的重復的音樂旋律,然后提出問題:嚴聽了這段音樂后,你有什么感覺?好象來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些什么?”等等,讓幼兒回答。開始,幼兒也許講不清楚,家長可啟發幼兒思考、想象。如聽了一段歡樂跳躍的音樂,可啟發幼兒:“這段音樂聽上去有跳音,好像許多小朋友在跳舞,又像一群小兔子蹦蹦跳跳來到草地上。還象什么呀?”接著就引導幼兒來講自己的感受。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還可讓幼兒將想象的內容畫成圖畫,引起他再學習的愿望。

  2.聽主題樂曲,啟發幼兒圍繞主題想象。上面講的是聽了音樂談感受,是讓幼兒根據樂曲的性質任意想象。在培養了想象力的基礎上,就要進一步讓幼兒聽有主題的樂曲。同時啟發他圍繞主題去想象。如鋼琴曲《小鳥捉蟲》,要求幼兒根據樂曲的音樂語言(包括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等等)想象出小鳥捉蟲的過程。也就是說只能圍繞著小鳥的動作去想象。這與幼兒的知識范圍、生活經驗有著密切的關系。家長在引導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僖x擇幼兒能夠理解、可以體驗出內容的樂曲。幼兒生活經驗少,接觸事物的面也很窄,因此,選擇樂曲要適合幼兒的特點。

 、谝獔猿肿層變憾嗦牁非。人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幼兒接觸到的許多事物都同聲音有密切的聯系(如水聲、汽車聲、鳥叫聲、腳步聲、雷聲、風聲、雨聲等),而音樂則是一種經過藝術加工的聲音。在聽音樂時,最容易產生的就是聯想,先聯想到生活中熟悉的聲音,再由聲音聯想到事物、形象等。但這個過程不是很快形成的,必須反復地聽,逐步地領會。通過一遍遍地聽來喚起聯想,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和欣賞音樂的能力。

  ③要運用多種形式,啟發幼兒對音樂主題的理解?衫妹佬g、舞蹈等形式,啟發幼兒一步步地抓住音樂形象,理解樂曲的主題。如欣賞鋼琴曲《賽馬》,在聽了幾遍樂曲后,就可給幼兒看表現草原牧民賽馬的美術圖片。但是賽馬的全過程,圖片不能全部反映出來,這時家長就可以要求幼兒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想象——開始時是什么景象,后來又怎么樣,最后又是怎樣。在一遍遍地欣賞之后,幼兒漸漸形成一幅較為完整的想象圖景。

 、芤莆蘸贸叨,不能操之過急,要根據每首樂曲的內容、體裁、結構循序漸進。每次欣賞樂曲時,向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爭取達到預期的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65231.html

相關閱讀: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
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