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這種方式獎勵孩子貽害無窮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搞活經濟就得遵循市場競爭機制,這是毋庸置疑的。有些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和做家務的積極性,也依葫蘆畫瓢地引進經濟杠桿法則,按質論價。這種做法能行嗎?不!

  咨詢者是位近不惑之年的婦女,說她的兒子與鄰居的兒子同齡。論機靈,鄰居兒子不如她的兒子,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時,學習成績都是她的兒子領 先;現在,鄰居兒子“舊貌換新顏”了,學習成績一下子趕上來,也肯干家務。經過一番了解,原來鄰居采納了孩子在南方經商的舅舅的建議,把市場機制引進家 庭,運用經濟杠桿調動孩子學習、做家務的積極性。做一次家務給5元,考試成績達95分給5元,95分以上多1分增2元,滿分30元……她看人家“立竿見 影”,決定效法,可是她的先生不同意……

  她一邊說,一邊暗地里把手伸進坤包,撥弄著什么。顯然是在“偷”錄音,想借心理咨詢師的話回去說服她的先生,也把市場機制引進家庭,用經濟杠桿調動兒子學習和干家務的積極性。

  心理咨詢師洞悉咨詢者的意圖,一針見血地指出:“經濟杠桿”貌似“獎勵”,實則是“行賄”。對孩子行賄,可以取得一時效果;長久下去,則貽害無窮,其危害將是災難性的。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福特,通過大量的研究,指出:“從短期來看,‘賄賂’能夠使孩子產生高度的積極性。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手段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當一個小孩受到多次‘賄賂’后,他們會變得依賴‘賄賂’,甚至做點普通的事也是如此!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卻熱衷于對孩子進行“賄賂”。比如,與孩子玩撲克,摸牌時,或有意讓孩子摸到大牌,或對孩子選大牌摸的行為睜一只眼 睛閉一只眼睛;打牌時,對孩子偷看別人的牌的行為聽之任之。甚至自己故意打錯牌,讓孩子贏,以換得孩子一時歡心。諸如此類的行為,有心理學家氣憤地指責是 “對孩子心靈的腐蝕”,孩子長大后投機取巧,在考試時作弊,與這種教育方式有一定關系。

  孩子是家庭的一員,幫助父母做家務是孩子的義務,也是責任;孩子的社會任務是學習,好好學習是他的本分。

  對孩子“行賄”的弊端是明顯的!靶匈V”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它可能成為孩子努力追求的首要目標,從而沖淡甚至替代其做家務和學習的內在動機。 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活動都存在著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的分野。內部動機,是由個體的自尊心、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求知欲等內在因素引起的,俗稱“我要 干”、“我要學”;外部動機,則是由外力逼迫(包括金錢刺激)而引起,俗稱“要我干”、“要我學”。孩子做家務、努力學習,貴在其內部動機,因為,只有內 部動機才是長遠而有效的動機。

  “行賄”的害處,就在于以金錢物質去替代孩子的家庭學習義務感。一朝金錢物質的“行賄”刺激中止,做家務和學習的動力也就云消霧散了。

  “行賄”帶來的第二個問題,是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的惡習。一旦家長不“行賄”了,孩子就會主動向家長“索賄”。至此,親子之間、家庭內部就會爆發新的矛盾與沖突,屆時哀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人,正是“行賄”的始作俑者——家長們了。

  “孩子家務干得好,學習有成績,獎勵該不該?”咨詢者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她混淆了“行賄”與“獎勵”兩個概念。

  “孩子家務干得好,學習成績突出,當然要獎勵!弊稍儙熣Z調緩慢而堅定,“這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概念。獎勵,是以獎賞激勵人,進一步調動被獎勵者 的內部動機,去爭取更大的成績。對孩子的獎勵,一般以精神表揚為主,物質獎勵只能給他喜歡的衣物、玩具、學習文具之類,不宜直接‘發獎金’。行賄,是以錢 物買通孩子去實現自己的某種愿望,充其量只能調動孩子暫時的外部動機。所以,兩個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26686.html

相關閱讀: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