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牙好習慣
長出第一顆牙就要護理 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早晨及晚上臨睡前,媽媽在食指上纏上干凈的紗布,沾清水清潔牙齒及牙齦,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潔,按摩牙齦也可促進牙齒萌出。出牙后的寶寶,喝完奶后,要給寶寶喝幾口白開水,以清潔口腔。
養成早晚刷牙好習慣 從3歲起就可以讓寶寶學習自己刷牙了。開始刷牙時最好不要用牙膏,等熟練后再使用牙膏。
教寶寶正確刷牙
正確地刷牙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吃東西過后漱口 每次吃過食物后,尤其是吃過甜食后,要及時讓寶寶喝白開水漱口,防止食物殘渣傷害牙齒。
睡前不吃東西 在睡前刷牙,把留在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屑刷干凈,刷完后不再吃任何東西,就可以維護一夜的口腔衛生。
在運動中保護牙齒 有些寶寶喜歡運動,運動中難免有傷害。建議在易發生撞擊導致牙外傷的高強度、對抗性運動中,最好佩戴牙托。
每年定期檢查牙齒 寶寶乳牙萌出后,父母就應帶寶寶看一下牙醫,聽從牙醫的指導。學會保護孩子的乳牙,每半年要到牙科做一次全面檢查。到了孩子們乳恒牙交替時,牙齒的變化明顯,家長們應3個月~6個月就帶孩子到牙醫那里,如果牙齒有問題,可將牙齒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
傷牙壞習慣
吮指
3歲前有吮指習慣的兒童,其錯合大多限制在牙弓的前段,而且是暫時的,只要不再繼續吮指,畸形會自動消失。
吮指習慣超過3歲半,牙頜畸形的恒久性將明顯增加。如果習慣延長到混合牙列時期(6~12歲),則可能發生永久性畸形。因此必須及時干預矯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99380.html
相關閱讀: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