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障礙會影響孩子與父母的感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障礙,希望各位父母注意一下。
1、命令、指示、支配:
許多父母為了快速實現對孩子的管教預期,常以父母的權威去命令孩子行動�!拔乙愠阅憔统�!不要講條件”、“不許玩游戲”,孩子雖然暫時屈服于父母的威權之下,但是也關閉了溝通之門。常�?吹皆S多父母因孩子很聽自己的話而沾沾自喜,父母說一孩子不敢說二,卻不知道孩子很可能已悄悄為自己開辟了一條暗道,躲避父母的威權,乃至于誤入歧途,這是值得很多父母警惕的。
造成的后果:
�、� 傷害孩子自尊,造成孩子自我否定,沒有安全感。
�、� 孩子做的事都是根據父母命令,孩子沒有責任感。
�、� 造成孩子逆反。
2、警告、威脅:
“你不聽話的話,給我試試看�!薄霸倏尬掖蚰��!边@是警告、威脅的語氣。以這種強勢的手段來管教孩子,就和上一種方式一樣,短期或表面上雖然可以看到孩子的服從,卻會逐漸失去孩子的心。
造成的后果:
① 孩子失去安全感,膽小、孤僻、沒有主見
�、� 威脅會使孩子學會說謊。
③ 孩子變得順從、自信心不足。
3、批評、斥責、貼標簽:
“你怎么動作那么慢!”“看看你這樣子,全身都讓我看不順眼!”“你怎么這么不懂事?”
造成的后果:
�、� 給孩子負向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孩子自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
�、� 排斥父母,心理上遠離父母。
4、譏諷、挖苦、羞辱:
“廢物,沒用的東西”“我就知道你天生就是笨腦袋,不是讀書的料�!被颉澳阏姹俊�
造成的后果:
① 孩子失去自我價值感和安全感。
�、� 孩子會有嚴重自卑感。
③ 孩子會有反擊和對抗的情緒。
5、調查、盤問、審問:
“你是不是在學校做了什么壞事?為什么這么晚才放學?”“你出去干嘛?和誰在一起?”“為什么要這么做?”
造成的后果:
① 孩子因擔心被批評而學會隱瞞。
② 孩子會焦慮而失去安全感。
�、� 孩子在琢磨父母話的意思,學會說謊。
6、訓誡、說教、矛盾:
“當一個學生就是要上學,你不知道嗎?”“你不應該這樣做”“那個小朋友多好,你要向他學習”。還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自身態度很矛盾:買電動玩具給孩子,然而如果孩子玩卻又罵他。
造成的后果:
① 讓孩子無所適從。
② 讓孩子產生過大壓力。
�、� 導致孩子退縮疏遠或反抗。
7、建議、答案:
“兒子,我建議你告訴老師。”“你應該……”直接為孩子提供解決方案。
造成的后果:
① 暗示孩子自己沒有能力處理。
② 是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失去主動思考能力。
�、� 有的孩子會逆反,你要我這么做我偏不這么做。
8、爭論、說服:
“我不同意你的這個想法,因為……”“老師說,你應該….”“某某某曾說過…”親子各執己見,相互辯論。
造成的后果:
�、� 造成對抗的情緒,孩子反不聽父母話。
�、� 孩子覺得得不到父母認同,失去自信。
9、分析、診斷:
“一定是你犯錯誤了,老師才罰你”“你做不完,是因為你不會”“張老師不喜歡你。”刻意給孩子的行為下定義、分析原因、做歸類。
造成的后果:
�、� 孩子會有挫折感
② 孩子因為擔心而不愿意溝通。
10、退縮、逃避、轉移
“不要去想這件事了,說點開心的事吧�!薄皠e氣了,我們出去玩吧�!�
造成的結果:
�、� 讓孩子感覺父母不重視自己的煩惱。
�、� 給孩子心理暗示,逃避困難。
�、� 孩子再遇到困難就不想和父母說了。
11、同情、安慰:
“事情過去了,沒事了,��!”“就這一回,很快的,別傷心了”父母不關注事情,只是試圖讓孩子平靜。
造成的后果:
�、� 孩子覺得父母不是真的了解自己。
�、� 孩子覺得父母并不是真正關心自己,從而產生對抗意識。
�、� 孩子會認為父母看到自己有情緒就不是好樣的。
12、贊美、贊同:
看到這個標題很驚訝吧?不是賞識教育嗎?不是不要吝嗇贊美嗎?是的,孩子沒有困擾時,你盡管贊美。
但是當孩子“擁有問題”時,贊美語言會讓孩子感覺父母別有用心。比如:當孩子遇到一件困難的事,很困擾,你說:“孩子你很棒的,你不會讓媽媽失望的”,這和孩子通過努力已經達成一目標,媽媽說:“孩子,你真棒”。感覺一樣嗎?你體會一下。
造成的后果:
① 暗示父母有很高的要求,孩子必須達到父母的要求。
�、� 父母的贊美不是真心的,是有目的的。
�、� 孩子的困擾并未解除,孩子會越來越焦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73234.html
相關閱讀: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
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