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上說: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教養是發自內心的,是由環境、教育、經歷等結合成的內在素質,一個人教養如何與家教、生活環境有很大關系,而寶寶從學吃飯開始,就是父母教育孩子進餐教養的好時機。當寶寶開始不需要接受別人的幫助而能夠自行喝奶的時候,媽媽就可以正確誘導其如何進餐了。
半歲以內,母乳喂養對寶寶來說無疑是最理想的,但不能母乳喂養而用配方奶粉喂養寶寶時,媽媽要以母乳喂養的心情來擁抱寶寶,最大限度地滿足寶寶的內心需求,安定寶寶的情緒。
斷奶后,隨著寶寶的發育狀態來練習進餐的方法,并開始讓寶寶切身學會餐桌上的禮儀等,當寶寶開始進餐時,媽媽可大聲說“寶寶開飯了”,在進餐前后,要擦凈寶寶的雙手和小臉,用餐完畢媽媽要告訴寶寶:“寶寶吃飽了!
1-2歲的寶寶,媽媽應適時地教寶寶使用餐具,教給他們正確的進食姿勢,學習過程中,媽媽要有耐心,允許寶寶犯錯誤。但寶寶吃飯時邊吃邊玩,媽媽一定要阻止,如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媽媽應果斷地收走食物和餐具,讓寶寶明白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認真對待就可能得不到。
從進餐上看,“教養”也是培養孩子在生活上自立或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而進餐的教養僅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734812.html
相關閱讀: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