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性格有四大基礎:快樂、活潑;安靜、專注;勇敢、自信;勤于動作,關心他人。
嬰幼兒階段是人格發育的重要時期,因此要充分重視孩子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培養孩子自信、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和較強的獨立能力。
1、培養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生發展和成功的心理基礎,同時又是能力和意志的催化劑。因此,要善于鼓勵孩子,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鼓勵孩子克服困難,贏取成功。
2、培養應變能力。
讓孩子學會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與不同的人打交道。要讓孩子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從小就要懂得克服困難,了解達到目的的途徑是多樣化的,要讓孩子學會靈活應變。
3、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注意從小培養孩子以積極的心態來應對自己周圍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遇到困難時,就不會搞到自卑和畏縮,讓孩子學會以積極的人生態度來面對所遇到的問題。
4、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與他人融洽相處有助于培養快樂的性格,善于與他人融洽相處者,大多性格比較開朗。經常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層次的人,讓孩子學會與不同的人融洽相處。同時,父母也應該與他人融洽相處,熱情待客,真誠待人,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5、讓孩子通過努力去獲得。
過分的給予,生活的奢華,會讓孩子認為物質獲得是愉快的源泉,會讓孩子產生貪得無厭的心理,而當對物質的追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讓孩子不快樂。所以,過分的給予對孩子的成長并不利,要讓孩子懂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產生獲得后的滿足感和快樂,還能讓孩子珍惜所得,珍視生活。
6、培養孩子廣泛的愛好。
孩子的興趣愛好越廣泛,獲得快樂的源泉就會越多越全面。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尋找感興趣的新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快樂。
7、引導孩子擺脫困難。
正在成長的孩子需要體驗挫折,享受成功,進而認識自己。應當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予一定空間,讓孩子大膽嘗試,并允許在嘗試中犯錯誤來獲得經驗。鼓勵孩子進行嘗試,要把焦點放在嘗試的過程和孩子付出的努力上,而不是力求結果,不強求結果的完美。同時,讓孩子了解,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的,其中也包括體驗失敗和挫折,培養孩子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
8、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一個不夠和睦、充滿了對抗甚至暴力的家庭,不可能培養出性格優良的孩子。所以,要為孩子創造有利于成長的家庭氛圍,家庭溫暖、父母和睦,才能培養孩子優良的性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982176.html
相關閱讀:兒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學洋媽媽育兒哪些事情
父母如何正確地向寶寶“示愛”
腦部發育有兩個關鍵時期 哪個媽媽先抓住誰家的寶寶就更聰明
爸媽早知道 0-1歲寶寶睡眠時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