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這也是課堂
在我一生中經歷過許許多多堂課,但最特別的是在二年級時的一堂課——春游。
盼望著,盼望著,又可以去春游了。那天早上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臉,改變了以往無精打采的樣子,精神飽滿地來到了學校。這次目的地是舜耕公園,一路上我們一邊唱著《去春游》這首歌,一邊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舜耕公園的門口。只間中間的大花壇中有五六只大象,旁邊跟著幾只小象像媽媽身后跟著一群小孩一樣,其中其中一只大象上站著一個人——舜。班主任說起了舜的故事:“舜小時侯十分孝順……”這時我發現舜耕公園十分美麗:藍色的天空中飛著幾只奇形怪狀的風箏,綠油油的草地上有許多小朋友在嬉戲。接下來就是自由活動了,我們與老師找到了一塊干凈的草地吃起東西來,我們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感到無比幸福。這時老師說:“我們來比賽講《水滸傳》的故事好嗎?”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好。”老師先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假李逵》,她講得有聲有色,仿佛自己也融入了里面,我為同學講了一個《宋江題反詩》的故事,還有的同學講了《武松打虎》……有些同學一邊講,一邊做動作,表演得栩栩如生,而有些同學雖然表演得并不好,但很幽默,讓我們笑破肚皮,老師還告訴我們要多看課外書,會有許多用處。接著老師又給我們講了關于曹娥的故事,她和舜一樣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到了下午我們滿載而歸地回家了。
這一次春游像一次無墻課堂一樣,我們既欣賞了周圍的美景又了解了《水滸傳》的故事,也讓我知道了要多看課外書。
這真是一堂別開生面的特殊的課,想不到春游也是課堂。
篇二:這也是課堂 蔣遙
豐子愷的父親為他講解繪畫,灑著月光的大門汀是他的課堂;三毛逃學為讀書,“建國書店”是她的課堂;安妮出神地凝視著野櫻花,綠山墻是她的課堂。課堂,難道是那個有著黑板、課桌椅的狹小空間?這是它的一種形式,但課堂能夠更開闊。
店鋪,這也是課堂。我喜逛一些廣州老城區的店。一日進入一家廣繡店。室內的靜謐與街道的嘈雜形成強烈反差。三個繡娘一針一線地繡著自己的作品:雪梅、蒼竹、木棉。她們是那么專注,雙目隱隱地閃光。針線在潔白的布上游走,她們的手優美地提起、落下,宛若優雅地舞蹈。她們是那么細致,一片竹葉用五種綠色,每一繡都精心調配著顏色。我不禁小聲地驚嘆。三位繡娘同時訝異地抬頭——她們這才發現我們的到來。
從此,專注、細致成了我做事的信條。
自然,這也是課堂。走進森林公園,空氣清新,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各種各樣的植物名十分陌生:烏欖、粉杉、油麻……還有木荷這樣清新的植物名!只是實物不如名字那般詩意,一種高大的樹罷了。陽光碎碎地投在山路上,禾雀花藤奇形怪狀:圓圈、繞樹、雙藤糾結……我贊嘆:“大自然真神奇!創造了這么奇妙的花藤!”父親道:“找找特點吧!”我才發現花藤其實在爭奪陽光。青色的禾雀花在微弱的陽光下晶亮,宛若小鳥歡唱。正是花藤頑強地求生,才有了這美麗的花朵!
寫到植物時,我不再只寫“美艷的花”、“清雅的竹”,而時而能寫出它們的名字了;禾雀花藤強烈求生欲望,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樹立了更加積極的生命觀。
只要細留心,處處皆學問。在生活中,我們應做一個有心人,不斷在“課堂”中求知。這是我們離開學校后最常用的學習方式。它比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更生動、開闊。生活中的“課堂”開闊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才干。
篇三:這也是課堂
幼年的我,知道有桌有椅的教室就是課堂,上了小學的我,了解了教室外的操場也是課堂,如今的我,懂得了生活處處是課堂。今天,我在這里親身經歷了這件事,真是獲益匪淺。這也是課堂!
要過年了,我和媽媽決定包餃子。包餃子必須要有餃子皮、新鮮肉……我和媽媽準備好了這些東西,開始了包餃子。
剛開始,我還有點不會,媽媽便專心致志的教我,我按照媽媽的方法,認認真真的練了起來。我先把餃子皮放在正中間,捏了起來?烧l知包餃子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我捏住了這邊,那邊的菜和肉也冒了出來。后來,我靈機一動,用兩只手同時捏住兩邊,這才包好了一個餃子。我有點高興,心想:唉!包餃子真是有苦也有樂呀!這么一件小小的事也有點難辦。我真是有點不想學了,可這時,我想起了做什么事都要耐心地學,專心地聽,認真地做,才能成功。我又一抬頭一看,呀!我包的那些寶貝餃子,有的肚皮鼓得老大老大的,像一個個大胖子;有的肚皮里只有一點兒餡兒,活像一個個骨瘦如柴的老人;還有的沒有捏緊,皮子散的散,破的破,活像一個個衣服破爛的乞丐……這一看,我可傻了眼,連忙拿出機器,重新包了起來,我細心地包好了第一個用機器包出來的餃子,這可漂亮多了,我可開心了,有一口氣包好了幾個,都很漂亮。我十分開心,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從包餃子當中,學習到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講究方法,一定都要認真、仔細的去完成。
包餃子也是課堂,會讓你知道,這也有學問。所有的事情,也都是這樣。抓住他的方法,就能成功。
篇四:這也是課堂 易楨涵
這也是課堂,充滿著豐富的知識。這也是課堂,蘊含著無窮的奧秘。這還是課堂,訴說著受益匪淺的道理。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陽光照耀著大地,萬物都在陽光的呼喚中覺醒了,一切顯得生機勃勃,充滿靈氣。
我悠閑自得地走在小道上,一邊走路,一邊哼著小曲,余光中隱隱約約地看見一群螞蟻正在辛苦地來回搬運食物,我好奇地蹲在旁邊,靜靜地看著。
那些螞蟻并不害怕,繼續搬著食物,絲毫沒有勞累的意思……但是危險正在慢慢地降臨!
我正準備轉身離去之時,突然發現離螞蟻群大約二米處有一只蟲子在爬、我看不清楚,好奇地走近一看,原來是只大青蟲,他向自己后面的螞蟻群爬去。
這下螞蟻們有危險了,我認為螞蟻是世界上最弱小的動物,根本不堪一擊,一只小螞蟻發現了大青蟲,東瞧瞧西看看,然后慢慢接近大青蟲的尾部。突然,小螞蟻發起襲擊,一口咬住大青蟲的屁股。青蟲感覺到疼痛,便來了一個“鯉魚翻身”,小螞蟻被甩到了一邊,可是小螞蟻又爬了起來,抖了抖兩根觸角,沖向大青蟲的尾部咬起來,大青蟲一個“獅子甩尾”,把小螞蟻甩在一邊。其他的螞蟻見了此狀,立馬放下了手中的活,沖上去,把大青蟲包圍了起來。它們從不同方向向大青蟲展開進攻,螞蟻都爬到青蟲的身上不停的咬,大青蟲忍不住了,急忙使出了一招“神龍擺尾”,螞蟻們紛紛被甩在了地上。但是螞蟻們并不灰心,而是勇敢地向大青蟲進攻,最后,大青蟲終于沒勁了,倒在了地上。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螞蟻竟然戰勝了大青蟲,六年級作文,這些勇敢的螞蟻仿佛給我上了有意義的一課,他們告訴我只要團結起來,凝成一股繩,就一定能共同戰勝困難。
篇五:這也是課堂 曹德良
生活如一個萬花筒,五彩繽紛,課堂,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驛站。是授于我們人生知識和道理的老師,人生處處都是課堂。而社會公德,是人生一個重要的,特殊的課堂。
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兩則公益廣告。在地鐵的一節車箱里,有一個垃圾罐,人們都圍著它踢,都生怕這垃圾罐到自己腳下,終于,這個垃圾罐到了一個青年人的腳下,他并沒踢給別人,也沒不理不睬,而是撿了起來扔進垃圾桶。“球進了”這是道理的一球,看似簡單,但守門員終究是自己的陰影面,不是所有人,都能踢進這道德的一球。
另一則,講的是在一輛公交車上,人不多,但也沒有位子,一位剛買完菜的老奶奶,行動很不放便,站在車上,沒有一個人給她讓坐,有的人還惡言相向,有一個年青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把位子讓給老人。這是一場公德的比賽,有些人愿意拋棄自己的公德,也不放棄一絲利益,而有的人,寧可拋棄自己的利益,也不讓自己對別人有愧疚感。
“公德”短短兩個字,教會了我們許多許多。不過,既然是課堂,難免少不了“學困生”,當然也有“尖子生”,有的人積極,有的人消極。有的人在“公德”的課堂上,表現極佳,有的人表現也很令人失望。或許,我們對到的還沒有什么認識,但,我相信,在這個課堂上,我們一定能學會做人,做一個有社會到的的人。
這也使課堂,是人們一生的課程,想要對社會有所成就,對社會有所貢獻,就要在這個課堂上,學到些什么,并做出些什么。把社會公德發揚光大。
篇六:這也是課堂 雷澤鉅
生活中的課堂無處不在,你走到哪,哪個地方將會是你的一個嶄新的課堂。在那你會得到許多啟迪,讓你認識許多新事物。
記得那次,我在家正無聊的很,無所事事。突然,發現墻角有一只小蜘蛛正在織網,這時我被她吸引住了。這只小蜘蛛在慢慢吐絲捕捉獵物,小蜘蛛織網很慢,它一點一點地用心的織著,就快要完工了。正當我為它感到高興之時,窗外吹來一陣大風,不但把網給吹破了,還把小蜘蛛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我真為小蜘蛛可惜,也為它擔心有沒有哪里摔傷了呢 ?
可小蜘蛛勇敢地爬了起來,它不畏懼困難,再次爬上墻角,繼續織起網來。小蜘蛛的這種頑強精神讓我從心底佩服它。它又重新織網了,這次它的網織的更密更緊了。好像剛才的壞事變成了壞事,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更細心了。小蜘蛛頑強的信念使它織出的網上好像有了股熱能,從而網變得更剛強,百折不饒了。眼看網就要從反以前的姿態了,突然一只不速之客闖了進來。原來一只蒼蠅。我心想:誰叫你不請自來,真是活該!可誰知道這只蒼蠅也很有實力,三兩下狂沖,又把網給撞破了。
唉,我想這下小蜘蛛可要灰心了?尚≈┲胗诛w快的向破了的窟窿迅速地爬去。我楞了半天,才回過神來。心里暗自為小蜘蛛鼓勁,加油!不一會兒窟窿給補上了,小蜘蛛又檢查了其它地方,終于可以歇歇了。這時又一位不速之客來了。這次它被牢牢地粘在了網上,掙扎了半天,不動彈了。
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平時做事總是喜歡半途而廢,我真應該向這只小蜘蛛學習學習。它今天給我上了一堂精彩的課。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真是 真理啊!這普通的小蜘蛛就給我上了堂真真的課。
篇七:這也是課堂 杜曉宇
課堂,這個詞在枯燥乏味的練習,數不勝數的考試以及如山重的壓力的陰影下,讓學生“談虎色變”,避之不及。然而,我卻找到了另一個課堂——一個充滿趣味的課堂。
驅車來到郊外,映入眼簾的是滿滿的綠——墨綠的山、嫩綠的草、青綠的藤,這里便是課堂,現在便開始上課——登山。
還記得第一次來這里,才六七歲。
沿著蜿蜒的小路拾階而上,呼吸著深山草木散發的沁人清香,大山,這位穩重博學的老師想我一一展示他的藏品——
“這些是艾草,可以做成艾糍。”
“是那種黏黏的、苦中帶甜的‘餅’嗎?”
“這種草可以吃,酸酸甜甜的。”
“哦,我在學校的花圃里見過。”
杜鵑花、山楂樹、山間溪……曾經只在電視上看過的東西真實而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我辨認著、詢問著、聆聽著、記憶著。面對這數不勝數的“奇珍異寶”,我似乎只能虛心學習、默默驚嘆了。
也許是問了太多罷,也許是因為興奮而不斷一蹦一跳罷,也許是因為看得太多記得太多罷,走到半途,我便賴在一個亭子里不肯走了。
“媽,我們回去吧。”我可憐兮兮的求著。
“真的要放棄嗎?山上還有龜池呢!”媽媽看著我微笑。我望向山頂,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我們離山下已經很遠了。”媽媽繼續攛掇著我。我似乎聽到山上每一粒石子、每一陣風、每一只昆蟲都在呼喚著我:“快來呀,別放棄。”
“媽,再爬一段吧。”
當到達山頂時,我終于體驗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景象。我想,便是從那時開始,我學會了在困難的時候咬咬牙,別放棄。
在這個課堂我還學會了很多:愈慌亂的時候愈要像山一鎮靜;要像山一樣容納他人、包容他人;要像山一樣,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不變……
是的,這也是課堂,我特別的課堂。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1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