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一場華麗的假面舞會 曾詠欣
有一個這樣的游戲,是我所玩弄的,名字叫假面舞會。
——題記
每個人都戴上了自己的面具,只是因為想要保護一樣重要的東西——自己。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我們都戴著面具,然后行走在穿梭在城市寂寞的天空下,每天和不同的人擦肩而過,感覺世界大而空洞。有時我們會疑惑、會迷茫,會感到孤獨而無助。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復雜和無奈,生活不是一道道選擇題,它沒有純粹的黑與白,它混合了太多顏色。當我們真正要面對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所重視的人只是自己,我們一直都在保護自己。
承接著《戀愛習題》的發展,愛禮絲再次施展魔法,描繪了另一個悲傷的故事——《假面舞會》,四年后,再次相遇的四個人,又會發生怎么樣的故事?
那個名為伊修亞的少年,有著與聶天逸相似的容顏,卻又不肯承認身份;夏汐還是四年如一日的寵愛小薇,默默地在她的身邊為她遮風擋雨;芭兒似乎在原來的城市有著不一樣的生活……
本應該這樣平靜的生活,卻始終還是起了些波瀾。
——小薇始終沒有忘記聶天逸,聶天逸還是愛著莫小薇。
當伊修亞出現,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伊修亞就是聶天逸,芭兒在高中畢業那年慘遭毀容,芭兒甚至還利用天逸對他的愧疚瘋狂地逼迫他。而網上的那個“天羽”,卻又告訴我們,芭兒對小薇矛盾的情感,是那么那么的深刻……
那些曾經美好的感情,統統變成了瘋狂的恨意,折磨著四個人,給他們帶來比四年前更深的痛苦。煞尾,夏汐在手術中死了,芭兒自殺,小薇流產,小伶回國,三個人各自消失在這個城市。那么美好的友情和愛情,化作了他們心中永遠的痛。
故事的高潮我想應該是發生在那場華麗的假面舞會,那也許就是全書最令人悲傷的一幕:他們小心翼翼地起舞,小薇金色的狐貍面具見證了那個錯過的愛情童話。每一句的質問,每一句的否定,都只是雙方無盡止的愛與痛。
可是我們還是希望,希望故事的最后小薇還是能得到幸福,能夠和聶天逸在一起。但是,當發生了那么那么多事以后,他們之間的感情,還會像當初那樣純粹嗎?他們都經歷了人生中丑惡的一面,幸福,似乎對于他們而言過分遙遠了。
這一點,愛禮絲給了我們可以想象的空間,在另一片天空下,我們不知道小薇和聶天逸會再遇到怎樣的人和事。
只是,這樣的假面舞會,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上演著,從來沒有落幕。
篇二:那一幕[900字] 邵漫
1937年,那是殘酷的一年,人們臉上不再浮現出以往的快樂,個個提心吊膽地生活,心情都悲痛欲絕。這到底是為了什么?原來是可惡而又兇狠惡毒的日本侵略者,他們像幽靈般神出鬼沒,讓人們措手不及,卻毫無辦法,灰心喪氣。8月28日,日本鬼子又一次來到上;疖嚹险,他們喪心病狂,轟炸火車站后,被一位記者拍下了真實照片,被我在書中看到,我的心像千萬只蟲子咬了一般難受,傷心、憤怒,又如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一會兒陷入低谷之中,一會兒插入云霄之上,一會兒又停在半空中,久久不能平靜。
那是一個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天,上;疖囌纠锶松饺撕,車水馬龍,大家大包小包的,喧鬧聲此起彼伏,叫賣聲、交談聲、廣播聲組成了一首歡快的交響樂。可是好景不長,一切都被日本鬼子給破壞了。突然,從不遠處的上空傳來“嗡嗡”的敵機聲,人們齊刷刷,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抬頭看,正當大家疑惑不解,發愣時,不知誰喊了一句:“日本鬼子的敵機來了,快跑啊!”緊接著,人群開始騷動起來,大家驚慌失措,一個個推推搡搡,在人群中擠來擠去,不少人被擠壓在地上,人們慌作一團,亂成一窩粥,逃的逃,躲的躲,有的干脆原地等死。可人的速度怎么能和飛機比呢?飛機像野獸般而來,不一會兒,陰森黑暗的飛機布滿天空,毫不留情的日本鬼子從飛機上投下一個個充滿危機的炸彈,從天而降的炸彈在地上開起了“人肉花”,發出“轟轟”的巨響,火光沖天,硝煙四起,哭聲、喊聲連成一片,回蕩在人們的耳朵邊“爸爸過來”“來這邊”“不要死。”緊接著,天上下起了炸彈雨,原本那喧鬧的場面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一個個尸體躺在血泊中,不時傳來低聲的呻吟。繁華的景象在一片狂炸爛炸中化為廢墟,天橋斷裂了,掀起一片片塵土,鐵路扭曲了,房屋倒塌了,地上留下了滿目瘡痍的七零八落的碎片碎瓦。仔細聽,傳來一陣悲傷的哭聲,只見那鐵路邊的一個小男孩,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遍體鱗傷,頭上都是血,兩只臟兮兮的小手不停地擦著臉,他的爸爸媽媽為了救他,自己躺在了敵人的炸彈下。孩子從此成了孤兒。
看著這一張張陳舊的黑白照,我真恨那如同魔鬼般的日本侵略者,是他們讓孩子們失去了母親,讓妻子失去了丈夫,讓老人失去了兒子, 讓原本幸福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此刻,我覺得我是幸福的。
今天,我們中國的孩子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為了不讓孩子不再失去溫暖的家園,可以安心地在教室里讀書,為了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我們應該行動起來,讓和平之花開滿世界,讓和平之花永遠在人間飛翔,讓和平之神永駐人間!
篇三:到了該畫上小學句號的那一天
夜深人靜,猛然被一只蚊子驚醒,窗外依稀有著燈光?粗侵刂氐臅,想到那美妙的七月,仰頭高亢:“我!畢業!啦---!”剛說完,周圍好似又萬籟俱靜起來。
波浪在我心中翻騰,那曾今的日子,彌足珍貴卻不復重來的,將永駐我的心底!
還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是個名副其實的“假小子”,總愛跟在男生后面,一起又瘋又鬧。春天逗螞蟻,夏天捉螞蚱,日記,秋天撈河蝦,冬天砸冰柱。每天總是一身白穿出去,一身黑溜回來,媽媽哪日不嘮叨嘮叨,真是破天荒的事。
瘋瘋癲癲的,我升入了二年級,有件事至今我仍記憶猶新。下課時,我在椅子上踩來踩去,一不留神跌了下來,頭磕在椅角上,疼的要命。好多男生跑過來惡作劇說我頭上有個大窟窿就快死了,一貫堅強的我就這樣被嚇得六神無主地去找老師哭訴。語無倫次、悲悲切切地講完自己的“遺言”后,辦公室里的人都驚訝地看著我,班主任也一頭霧水,我急忙給她看額頭的傷口。她知道真相后哈哈大笑起來,而我,自此打定主意再也不跟男生玩了,誰讓他們害我出這么大的丑。
到了三年級,有了一門新的科目——英語,由于是第一次接觸,對于外語的模仿,我倒起了不少的興趣。德語法語日語多多少少總想學個幾句,當時班級里最流行的還是“火星語”。所謂火星語,其實就是新興的網絡流行語。應著好奇,和同學一起沒事就練這個,一下課,嘰里呱啦的,每個人都說著一些不知所云的話。而我更是越說越流利,盡了最大量發揮出自己無限的潛力。上課老師點名發言,險些就把苦練的“火星語”給蹦了出來。
要說到四年級,那可是個迷失自我的年齡。我們班那時崇拜一個“酷”字,我每天都扎兩個大小不一的歪辮兒,穿著破當當的乞丐褲(實際上都是自己一時興起用小刀劃的),平時與人見面也冷言冷語的,隨時隨地都不忘甩個“酷”。記得那時候真是好累,一直盡力去模仿別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力求完美,結果搞得自己都不知道最真的自己是啥樣的了。
五年級這一站,則是我人生的第一個中轉站。我轉校到了揚名(曾經是通德橋實驗小學的)。從開始的不知所措到后來彼此的相處融洽,從單打獨斗到集體團隊,一點一滴,揚名都在慢慢融合我、包容我、接納我。我認識了好憨好憨的柏柏,“大義滅友”的always,閑來無事聊聊八卦的紀佬瀾,啥都知了的貝貝魚……這一切的一切,陪我度過了最新鮮也最充實的一年,而我又再次找回了原來的自己。
至于六年級呢,我想,在這一年里既有長大的喜悅,又有小升初的緊張。六年級的夜晚是充實而忙碌的,所謂的“寒窗”苦讀,一朝迸發,講的就是現在吧。而剛建立起來的日益醇厚的友誼,猶如發酵的葡萄酒,濃濃的、甜甜的,讓人忍不住的想保存起來,慢慢品味……如果可以不長大,如果可以留住這童年的尾巴,多好!只是,時間在慢慢消逝,美妙而快樂的小學生活,也將在時間的縫隙中緩緩流去。
六年時光,現在回想,美好、快樂且充實。我會把這一切放在心靈那塊最干凈的地方,這是我純真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小學生活,會永遠在我記憶深處,燁燁生輝。一如這窗外,那黑夜里的燈光,永遠散發著溫暖的光芒………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9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