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八年級數學下數據的離散程度同步訓練題(華師大版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3數據的離散程度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某校有21名學生參加某比賽,預賽成績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參加決賽,小穎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成績,她想知道自己能否進入決賽,只需要再知道這21名同學成績的( 。
A.最高分 B.平均分 C.極差 D.中位數

2.有一組數據7、11、12、7、7、8、1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中位數是7 B.平均數是9 C.眾數是7 D.極差是5

3.若一組數據?1,0,2,4,x的極差為7,則x的值是(  )
A.?3 B.6 C.7 D.6或?3

4.一組數據?1、2、3、4的極差是( 。
A.5 B.4 C.3 D.2

5.為了大力宣傳節約用電,某小區隨機抽查了10戶家庭的月用電量情況,統計如下表.關于這10戶家庭的月用電量說法正確的是(  )
月用電量(度) 25 30 40 50 60
戶數 1 2 4 2 1
A.中位數是40 B.眾數是4 C.平均數是20.5 D.極差是3

6.某班數學學習小組某次測驗成績分別是63,72,70,49,66,81,53,92,69,則這組數據的極差是( 。
A.47 B.43 C.34 D.29
7.在3月份,某縣某一周七天的最高氣溫(單位:℃)分別為:12,9,10,6,11,12,17,則這組數據的極差是( 。
A.6 B.11 C.12 D.17
8.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賽中,某小組八件作品的成績(單位:分)分別是7,10,9,8,7,9,9,8,對這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中位數是8 B.眾數是9 C.平均數是8 D.極差是7
二.填空題(共6小題)
9.有一組數據:3,a,4,6,7.它們的平均數是5,那么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_________。
10.某校五個綠化小組一天的植樹的棵數如下:10,10,12,x,8. 已知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0,那么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_________ .
11.甲、乙兩支儀仗隊的隊員人數相同,平均身高相同,身高的方差分別為S2甲=0.9,S2乙=1.1,則甲、乙兩支儀仗隊的隊員身高更整齊的是 _________。ㄌ睢凹住被颉耙摇保
12.已知一組數據1,2,3,4,5的方差為2,則另一組數據11,12,13,14,15的方差為 _________。
13.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1,2,3,x,4,5,若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為3,則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_________ .
14.已知一組數據?3,x,?2,3,1,6的中位數為1,則其方差為 _________。
三.解答題(共7小題 )
15.八(2)班組織了一次經典朗讀比賽,甲、乙兩隊各10人的比賽成績如下表(10分制):
甲 7 8 9 7 10 10 9 10 10 10
乙 10 8 7 9 8 10 10 9 10 9
(1)甲隊成績的中位數是 _________ 分,乙隊成績的眾數是 _________ 分;
(2)計算乙隊的平均成績和方差;
(3)已知甲隊成績的方差是1.4分2,則成績較為整齊的是 _________ 隊.

16.在全運會射擊比賽的選拔賽中,運動員甲10次射擊成績的統計 表(表1)和扇形統計圖如下:
命中環數 10 9 8 7
命中次數  _________  3 2  _________ 
(1)根據統計表(圖)中提供的信息,補全統計表及扇形統計圖;
(2)已知乙運動員10次射擊的平均成績 為9環,方差為1.2,如果只能選一人參加比賽,你認為應該派誰去?并說明理由.
 

17.某實驗中學八年級甲、乙兩班分別選5名同學參加“學雷鋒讀書活動”演講比賽,其預賽成績如圖所示:
(1)根據上圖填寫下表:
平均數 中位數 眾數 方差
甲班 8.5 8.5  
乙班 8.5  10 1.6
(2)根據上表數據你認為哪班的成績較好?并說明你的理由;
(3)乙班小明說:“我的成績是中等水平”,你知道他是幾號選手?為什么?
 

18.)截止到2015年5月31日,“中國飛人”劉翔在國際男子110米欄比賽中,共7次突破13秒關卡.成績分別是(單位:秒):
12.97   12.87   12.91   12.88   12.93   12.92   12.95
(1)求這7個成績的中位數、極差;
(2)求這7個成績的平均數(精確到0.01秒).

19.某體育運動學校準備在甲、已兩位射箭選手中選出成績比較穩定的一人參加集訓,兩人各射擊了5箭,已知他們的總成績(單位:環)相同,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甲成績 9 4 7 4 6
乙成績 7 5 7 a 7
(1)試求出表中a的值;
(2)請你通過計算,從平均數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誰將被選中.
[注:平均數x= ;方差S2= ].

 

20.已知A組數據如下:0,1,?2,?1,0,?1,3
(1)求A組數據的平均數;
(2)從A組數據中選取5個數據,記這5個數據為B組數據,要求B組數據滿足兩個條件:①它的平均數與A組數據的平均數相等;②它的方差比A組數據的方差大.
你選取的B組數據是 _________ ,請說明理由.
【注:A組數據的方差的計算式是: = [ + + + + + + ]】

21.甲、乙兩人在相同的情況下各打靶6次,每次打靶的成績如下:(單位:環)
甲:10,9,8,8,10,9
乙:10,10,8,10,7,9
請你運用所學的統計知識做出分析,從三個不同角度評價甲、乙兩人的打靶成績.
 

20.3數據的離散程度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某校有21名學生參加某比賽,預賽成績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參加決賽,小穎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成績,她想知道自己能否進入決賽,只需要再知道這21名同學成績的( 。
A. 最高分 B.平均分 C.極差 D. 中位數

考點: 統計量的選擇.
分析: 由于有21名同學參加百米競賽,要取前11名參加決賽,故應考慮中位數的大。
解答: 解:共有21名學生參加預賽,取前11名,所以小穎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績是否進入前11.我們把所有同學的成績按大小順序排列,
第11名的成績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所以小穎知道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進入決賽.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用中位數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將一組數據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捻樞蚺帕,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處于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這組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2.有一組數據7、11、12、7、7、8、1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中位數是7 B.平均數是9 C.眾數是7 D. 極差是5

考點: 極差;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分析: 根據中位數、平均數、極差、眾數的概念求解.
解答: 解:這組數據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7、7、7、8、11、11、12,
則中位數為:8,
平均數為: =9,
眾數為:7,
極差為:12?7=5.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中位數、平均數、極差、眾數的知識,掌握各知識點的概念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3.若一組 數據?1,0,2,4,x的極差為7,則x的值是( 。
A. ?3 B.6 C.7 D. 6或?3

考點: 極差.
分析: 根據極差的定義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當x是最大值時,x?(?1)=7,當x是最小值時,4?x=7,再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數據?1,0,2,4,x的極差為7,
∴當x是最大值時,x?(?1)=7,
解得x=6,
當x是最小值時,4?x=7,
解得x=?3,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了極差,求極差的方法是用最大值減去最小值,本題注意分兩種情況討論.

4.一組數據?1、2、3、4的極差是( 。
A. 5 B.4 C.3 D. 2

考點: 極差.
分析: 極差是最大值減去最小值,即4?(?1)即可.
解答: 解:4?(?1)=5.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極差,極差反映了一組數據變化范圍的大小,求極差的方法是用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減去最小值.注意:①極差的單位與原數據單位一致.②如果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極差都完全相同,此時用極差來反映數據的離散程度就顯得不準確.

5.為了大力宣傳節約用電,某小區隨機抽查了10戶家庭的月用電量情況,統計如下表.關于這10戶家庭的月用電量說法正確的是( 。
月用電量(度) 25 30 40 50 60
戶數 1 2 4 2 1

A. 中位數是40 B.眾數是4 C.平均數是20.5 D. 極差是3

考點: 極差;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專題: 圖表型.
分析: 中位數、眾數、加權平均數和極差的定義和計算公式分別對每一項進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A、把這些數從小到大排列,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是(40+40)÷2=40,則中位數是40,故本選項正確;
B、40出現的次數最多,出現了4次,則眾數是40,故本選項錯誤;
C、這組數據的平均數(25+30×2+40×4+50×2+60)÷10=40.5,故本選項錯誤;
D、這組數據 的極差是:60?25=35,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中位數、眾數、加權平均數和極差,掌握中位數、眾數、加權平均數和極差的定義和計算公式是本題的關鍵;中位數是將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匦屡帕泻,最中間的那個數(或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是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求極差的方法是用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減去最小值.

6.某班數學學習小組某次測驗成績分別是63,72,70,49,66,81,53,92,69,則這組數據的極差是(  )
A. 47 B.43 C.34 D. 29

考點: 極差.
分析: 根據極差的定義先找出這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兩者相減即可.
解答: 解:這大值組數據的最是92,最小值是49,
則這組數據的極差是92?49=43;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了極差,極差反映了一組數據變化范圍的大小,求極差的方法是用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減去最小值.

7.在3月份,某縣某一周七天的最高氣溫(單位:℃)分別為:12,9,10,6,11,12,17,則這組數據的極差是( 。
A. 6 B.11 C.12 D. 17

考點: 極差.
分析: 根據極差的定義即可求解.
解答: 解:這組數據的極差=17?6=11.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極差的知識,極差反映了一組數據變化范圍的大小,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求極差的方法:用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減去最小值.

8.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賽中,某小組八件作品的成績(單位:分)分別是7,10,9,8,7,9,9,8,對這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中位數是8 B.眾數是9 C.平均數是8 D. 極差是7

考點: 極差;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由題意可知:總數個數是偶數的,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取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為中位數,則中位數為8.5;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就叫這組數據的眾數,則這組數據的眾數為9;這組數據的平均數=(7 +10+9+8+7+9+9+8)÷8=8.375;一組數據中最大數 據與最小數據的差為極差,據此求出極差為3.
解答: 解:A、按從小到大排列為:7,7,8,8,9,9,9,10,中位數是:(8+9)÷2=8.5,故A選項錯誤;
B、9出現了3次,次數最多,所以眾數是9,故B選項正確;
C、平均數=(7+10+9+8+7+9+9+8)÷8=8.375,故C選項錯誤;
D、極差是:10?7=3,故D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考查了中位數、眾數、平均數與極差的概念,是基礎題,熟記定義是 解決本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共6小題)
9.有一組數據:3,a,4,6,7.它們的平均數是5,那么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2。

考點: 方差;算術平均數.
分析: 先由平均數的公式計算出a的值,再根據方差的公式計算.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 , = (x1+x2+…+xn),則方差S2= [(x1? )2+(x2? )2+…+(xn? )2].
解答: 解:a=5×5?3?4?6?7=5,
s2= [(3?5)2+(5?5)2+(4?5)2+(6?5)2+(7?5)2]=2.
故答案為:2.
點評: 本題考查了方差的定義: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 , = (x1+x2+…+xn),則方差S2= [(x1? )2+(x2? )2+…+(xn? )2],它反映了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方差越大,波動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0.某校五個綠化小組一天的植樹的棵數如下:10,10,12,x,8. 已知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0,那么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1.6。

考點: 方差.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根據平均數的計算公式先求出x的值,再根據方差公式S2= [(x1? )2+(x2? )2+…+(xn? )2],代入計算即可.
解答: 解:∵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0,
∴(10+10+12+x+8)÷5=10,
解得:x=10,
∴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3×(10?10)2+(12?10)2+(8?10)2]=1.6;
故答案為:1.6.
點評: 此題考查了方差,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 ,則方差S2= [(x1? )2+(x2? )2+…+(xn? )2].

11.甲、乙兩支儀仗隊的隊員人數相同,平均身高相同,身高的方差分別為S2甲=0.9,S2乙=1.1,則甲、乙兩支儀仗隊的隊員身高更整齊的是 甲。ㄌ睢凹住被颉耙摇保

考點: 方差.
分析: 根據方差的意義可作出判斷.方差是用來衡量一組數據波動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這組數據分布比較集中,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小,即波動越小,數據越穩定.
解答: 解:∵S2甲=0.9,S2乙=1.1,
∴S2甲<S2乙,
∴甲、乙兩支儀仗隊的隊員身高更整齊的是甲;
故答案為:甲.
點評: 本題考查方差的意義.方差是用來衡量一組數據波動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這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大,即波動越大,數據越不穩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這組數據分布比較集中,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小,即波動越小,數據越穩定.

12.已知一組數據1,2,3,4,5的方差為2,則另一組數據11,12,13,14,15的方差為 2。

考點: 方差.
分析: 根據方差的性質,當一組數據同時加減一個數時方差不變,進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一組數據1,2,3,4,5的方差為2,
∴則另一組數據11,12,13,14,15的方差為2.
故答案為:2.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性質,正確記憶方差的有關性質是解題關鍵.

13.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1,2,3,x,4,5,若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為3,則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

考點: 方差;中位數.
分析: 先根據中位數的定義求出x的值,再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最后根據方差公式S2= [(x1? )2+(x2? )2+…+(xn? )2]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1,2,3,x,4,5,若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為3,
∴x=3,
∴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2+3+3+4+5)÷6=3,
∴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1?3)2+(2?3)2+(3?3)2+(3?3)2+(4?3)2+(5?3)2]= .
故答案為: .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中位數和方差: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 ,則方差S2= [(x1? )2+(x2? )2+…+(xn? )2];中位數是將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匦屡帕泻,最中間的那個數(或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

14.已知一組數據?3,x,?2,3,1,6的中位數為1,則其方差為 9 .
考點: 方差;中位數.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由于有6個數,則把數據由小到大排列時,中間有兩個數中有1,而數據的中位數為1,所以中間兩個數的另一個數也為1,即x=1,再計算數據的平均數,然后利用方差公式求解.
解答: 解:∵數據?3,x,?2,3,1,6的中位數為1,
∴ =1,
解得x=1,
∴數據的平均數= (?3?2+1+1+3+6)=1,
∴方差= [(?3?1)2+(?2?1)2+(1?1)2+(1?1)2+(3?1)2+(6?1)2]=9.
故答案為:9.
點評: 本題考查了方差:一組數據中各數據與它們的平均數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方差.方差通常用s2來表示,計算公式是:s2= [(x1? )2+(x2? )2+…+(xn? )2];方差是反映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的一個量.方差越大,則平均值的離散程度越大,穩定性也越;反之,則它與其平均值的離散程度越小,穩定性越好.也考查了中位數.

三.解答題(共7小題)
15.八(2)班組織了一次經典朗讀比賽,甲、乙兩隊各10人的比賽成績如下表(10分制):
甲 7 8 9 7 10 10 9 10 10 10
乙 10 8 7 9 8 10 10 9 10 9
(1)甲隊成績的中位數是 9.5 分,乙隊成績的眾數是 10 分;
(2)計算乙隊的平均成績和方差;
(3)已知甲隊成績的方差是1.4分2,則成績較為整齊的是 乙 隊.

考點: 方差;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專題: 計算題;圖表型.
分析: (1)根據中位數的定義求出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根據眾數的定義找出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即可;
(2)先求出乙隊的平均成績,再根據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3)先比較出甲隊和乙隊的方差,再根據方差的意義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把甲隊的成績從小到大排列為:7,7,8,9,9,10,10,10,10,10,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是(9+10)÷2=9.5(分),
則中位數是9.5分;
乙隊成績中10出現了4次,出現的次數最多,
則乙隊成績的眾數是10分;
故答案為:9.5,10;

(2)乙隊的平均成績是: (10×4+8×2+7+9×3)=9,
則方差是: [4×(10?9)2+2× (8?9)2+(7?9)2+3×(9?9)2]=1;

(3)∵甲隊成績的方差是1.4,乙隊成績的方差是1,
∴成績較為整齊的是乙隊;
故答案為:乙.
點評: 本題考查方差、中位數和眾數:中位數是將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匦屡帕泻,最中間的那個數(或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 ,則方差S2= [(x1? )2+(x2? )2+…+(xn? )2],它反映了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方差越大,波動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6.在全運會射擊比賽的選拔賽中,運動員甲10次射擊成績的統計表(表1)和扇形統計圖如下:
命中環數 10 9 8 7
命中次數  4  3 2  1 
(1)根據統計表(圖)中提供的信息,補全統計表及扇形統計圖;
(2)已知乙運動員10次射擊的平均成績為9環,方差為1.2,如果只能選一人參加比賽,你認為應該派誰去?并說明理由.
 

考點: 方差;統計表;扇形統計圖.
分析: (1)根據統計表(圖)中提供的信息,可列式得命中環數是7環的次數是10×10%,10環的次數是10?3?2?1,再分別求出命中環數是8環和10環的圓心角度數畫圖即可,
(2)先求出甲運動員10次射擊的平均成績和方差,再與乙比較即可.
解答: 解:(1)命中環數是7環的次數是10×10%=1(次),10環的次數是10?3?2?1=4(次),
命中環數是8環的圓心角度數是;360°× =72°,10環的圓心角度數是;360°× =144°,
畫圖如下:
 
故答案為:4,1;
(2)∵甲運動員10次射擊的平均成績為(10×4+9×3+8×2+7×1)÷10=9環,
∴甲運動員10次射擊的方差= [(10?9)2×4+(9?9)2×3+(8?9)2×2+(7?9)2]=1,
∵乙運動員10次射擊的平均成績為9環,方差為1.2,大于甲的方差,
∴如果只能選一人參加比賽,認為應該派甲去.
點評: 本題考查了方差: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 ,則方差S2= [(x1? )2+(x2? )2+…+(x n? )2],它反映了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方差越大,波動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7.某實驗中學八年級甲、乙兩班分別選5名同學參加“學雷鋒讀書活動”演講比賽,其預賽成績如圖所示:
(1)根據上圖填寫下表:
平均數 中位數 眾數 方差
甲班 8.5 8.5  
乙班 8.5  10 1.6
(2)根據上表數據你認為哪班的成績較好?并說明你的理由;
(3)乙班小明說:“我的成績是中等水平”,你知道他是幾號選手?為什么?
 

考點: 方差;條形統計圖;算術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分析: (1)根據眾數、方差和中位數的定義及公式分別進行解答即可;
(2)從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方差四個角度分別進行分析即可;
(3)根據中位數的定義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甲班的眾數是8.5;
方差是: [(8.5?8.5)2+(7.5?8.5)2+(8?8.5)2+(8.5?8.5)2+(1.0?8.5)2]=0.7.
把乙班的成績從小到大排列,最中間的數是8,則中位數是8;
(2)從平均數看,因兩班平均 數相同,則甲、乙班的成績一樣好;
從中位數看,甲的中位數高,所以甲班的成績較好;
從眾數看,乙班的分數高,所以乙班成績較好;
從方差看,甲班的方差小,所以甲班的成績更穩定;
(3)因為乙班的成績的中位數是8,所以小明的成績是8分,則小明是5號選手.
點評: 此題考查了方差、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 ,則方差S2= [(x1? )2+(x2? )2+…+(xn? )2],它反映了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方差越大,波動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8.截止到2015年5月31日,“中國飛人”劉翔在國際男子110米欄比賽中,共7次突破13秒關卡.成績分別是(單位:秒):
12.97   12.87   12.91   12.88   12.93   12.92   12.95
(1)求這7個成績的中位數、極差;
(2)求這7個成績的平均數(精確到0.01秒 ).

考點: 極差;算術平均數;中位數.
分析: (1)根據中位數的定義:把數據從小到大排列,位置處于中間的數就是中位數;極差=最大數?最小數即可得到答案;
(2)根據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把所有數據加起來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即可計算出答案.
解答: 解:(1)將7次個成績從小到大排列為:12.87,12.88,12.91,12.92,12.93,12.95,12.97,
位置處于中間的是12.92秒,故這7個成績的中位數12.92秒;
極差:12.97?12.87=0.1(秒);
(2)這7個成績的平均成績:(12.97+12.87+12.91+12.88+12.93+12.92+12.95)÷7≈12.92(秒).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極差、中位數、平均數,關鍵是熟練掌握其計算方法.

19.某體育運動學校準備在甲、已兩位射箭選手中選出成績比較穩定的一人參加集 訓,兩人各射擊了5箭,已知他們的總成績(單位:環)相同,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甲成績 9 4 7 4 6
乙成績 7 5 7 a 7
(1)試求出表中a的值;
(2)請你通過計算,從平均數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誰將被選中.
[注:平均數x= ;方差S2= ].

考點: 方差;算術平均數.
分析: (1)根據表格中數據得出甲射擊5次總環數,進而得出乙射擊5次總環數,即可得出a的值;
(2)利用(1)中所求以及方差公式求出甲、乙的方差進 而比較得出答案.
解答: 解:(1)∵甲射擊5次總環數為:9+4+7+4+6=30(環),
∴a=30?26=4;

(2) 甲= =6;
 = [(9?6)2+(4?6)2+(7?6)2+(4?6)2+(6?6)2]=3.6,
 乙= =6;
 = [(7?6)2+(5?6)2+(7?6)2+(4?6)2+(7?6)2]=1.6
∵ > ,
∴乙選手比較穩定,乙選手將被選中.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平均數以及方差求法,熟練根據方差意義得出是解題關鍵.

20.已知A組數據如下:0,1,?2,?1,0,?1,3
(1)求A組數據的平均數;
(2)從A組數據中選取5個數據,記這5個數據為B組數據,要求B組數據滿足兩個條件:①它的平均數與A組數據的平均數相等;②它的方差比A組數據的方差大.
你選取的B組數據是 ?1,?2,3,?1,1 ,請說明理由.
【注:A組數據的方差的計算式是: = [ + + + + + + ]】

考點: 方差;算術平均數.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1)根據平均數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所選數據其和為0,則平均數為0,各數相對平均數0的波動比第一組大.
解答: 解:(1) = =0;
(2)所選數據為?1,?2,3,?1,1;
理由:其和為0,則平均數為0,
各數相對平均數0的波動比第一組大,故方差大.
故答案為:?1,?2,3,?1,1.(答案不唯一)
點評: 本題考查了方差、算術平均數,熟知方差的定義和算術平均數的定義是解題的關鍵.

21.甲、乙兩人在相同的情況下各打靶6次,每次打靶的成績如下:(單位:環)
甲:10,9,8,8,10,9
乙:10,10,8,10,7,9
請你運用所學的統計知識做出分析,從三個不同角度評價甲、乙兩人的打靶成績.

考點: 方差;算術平均數.
分析: 根據平均數、方差、眾數的意義分別進行計算,再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 解:根據題意得:
甲這6次打靶成績的平均數為(10+9+8+8+10+9)÷6=9(環),
乙這6次打靶成績的平均數為(10+10+8+10+7+9)÷6=9(環),
說明甲、乙兩人實力相當,
甲的方差為:S2甲=[(10?9)2+(9?9)2+(8?9)2+(8?9)2+(10?9)2+(9?9)2]÷6= ,
乙的方差為:S2乙=[(10?9)2+(10?9)2+(8?9)2+(10?9)2+(7?9)2+(9?9)2]÷6= ,
甲打靶成績的方差低于乙打靶成績的方差,說明甲的打靶成績較為穩定.
甲、乙兩人的這6次打靶成績中,命中10環分別為2次和3次,說明乙更有可能創造好成績.
點評: 本題考查方差、平均數、眾數的意義.方差是用來衡量一組數據波動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這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大,即波動越大,數據越不穩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這組數據分布比較集中,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小,即波動越小,數據越穩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23983.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初二上冊數學期中測試題(人教版)
2018年秋八年級數學上《6.3一次函數的圖像》同步練習(蘇科版帶
八年級數學上冊六套期末試卷(滬科版帶答案)
2015年秋季學期高三語文第一次檢測考試卷(含答案)
2012年八年級上冊數學第三次月考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