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
[識記與理解]
1、記住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發展 的表現;
2、記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訂的時間和會議名稱;
3、記住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內容;
4、理解我國實行 社會主義民主的保證和作用;
5、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特點的概括,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學習,認識民主法制建設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
[重點] 1、我國社會主義 民主發展的表現
2、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加強的表現
[難點] 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關系
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發展與法制建設加強的作用
[教具]教材 插圖
[教法] 啟發式 討論法
[復習提問]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世界經濟的奇跡”。隨著經濟的發展,民主法制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班級選舉班干部、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內容進入新。
[導入新]
(板書)一、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
(2)解釋概念: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 。
(3)找出我國相關的民主 政治制度,它是實行社會主義民主的前提和保證。整理其內容:
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我國堅持發展 ,不斷完善 制度和共產黨的
制度。
②人大代表的選舉制度: 和 人大代表由選民 直接選舉的制度。
③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內容:人大代表廣泛聽取 的意見,反映 的呼聲和愿望。
③人大的監督權的行使:各級人大行使對 和 、 的監督權利。
④政協的地位: 成為發揚 的重要形式。
基層民主發展的表現形式主要是 和 數量的發展和工作質量的提高。
民主是法制的基礎,法制是民主的保障。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板書)二、社會主義法制的加強
1、1982年,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了 ,這是我國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程。
2、我國已基本形成以 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這個體系框架包括 、 、 、 、
等法律部門。
閱讀小字,了解《刑法》、《 民法》內容,舉例,某人進行經濟合同欺詐后法 院判決 的法律依據,或某人遭受交通事故要求賠償的法律依據等。
3、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 各級司法部門堅持 、 和
的原則。
[鞏固小結]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主要表現為 和共產黨領 導的 政治協商制度。我國法制建設的加強,主要表現在以 為核心的 法律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各級司法部門堅持 、 和 的原則,幫助困難群眾法律訴訟等方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8275.html
相關閱讀: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思想文化
社區歷史小調查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