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空氣 學案(1) 編號:9
1、對于空氣你知道什么?你能回答下列問題嗎?
(1)、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你能設計實驗證明它的存在嗎?
(2)、你會“捕捉”到空氣嗎?
(3)、你能證明“捕捉”到集氣瓶中的氣體是空氣嗎?
(4)、你能將“捕捉”到的空氣,轉移到另一容器中?
2、空氣成分的探究:
(1)、按本圖2—1的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
(2)、打開止水夾,又觀察到什么現象?
(3)、根據以上現象,討論下列問題:
A、紅磷在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燃燒,消耗了什么氣體?
B、集氣瓶中的水中為什么有紅色沉淀?
C、根據B的現象,說明了什么?
D、根據(2)的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能否總結出該實驗的原理呢?
結論:
E、在做這一實驗時,有時會發現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大于1/5,也會小于1/5,你知道原因嗎?
G、用木炭代替紅磷做這個實驗是否可以,為什么?
H、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猜測空氣中還有什么物質?你能舉出事實說明它們的存在嗎?
結論:
混合物:
純凈物:
【鞏固】下列物質中,哪些屬于純凈物,哪些屬于混合物?
(1)人呼出的氣體 (2)凈化過的空氣 (3)液氧 (4)稀有氣體 (5)氦氣 (6)白酒 (7)酒精 (8)可樂飲料 (9)蒸餾水 (10)海水 (11)清澈的泉水 (12)澄清石灰水 (13)冰水混合物(14)高錳酸鉀 (15)碳酸氫銨 (16)鐵絲 (17)銅綠完全分解后的固體剩余物 (18)加鐵醬油
第一節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空氣 學案(2) 編號:10
【復習】
1.下列物質中,純凈物有 ,混合物有 (填序號)
(1)人呼出的氣體(2)液氧(3)稀有氣體(4)氦氣(5)酒精(6)可樂飲料(7)蒸餾水(8)海水(9)澄清石灰水(10)高錳酸鉀(11)碳酸氫銨(12)鐵水(13)銅綠完全分解后的固體剩余物(14)墨水
2、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某興趣小組同學選用了實際使用容積為40mL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如圖)和量程體積足夠大且潤滑效果很好的針筒注射器,將足夠的白磷(其性質與紅磷相似,在溫度為40度時就可以燃燒)放入試管后,用橡皮塞塞緊試管,并夾緊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白磷,燃燒結束后,等到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觀察現象。
(1)正式開始實驗前,該興趣小組同學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推至l5mL刻度處,然后松開活塞,觀察到活塞返回至20mI刻度處。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2)實驗中,在松開彈簧夾前,大試管中可以觀察到白磷燃燒, 并產生 。
(3)實驗后,可以觀察到針筒活寒會從原的20mL刻度處慢慢向左移到約 處
A.4mL刻度 B、8mL刻度 C、l2mL.刻度 D.16mL刻度
(4)下列三項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幾乎沒有影響的一項是 。
A.裝置有點兒漏氣B.白磷的量不足C.用干燥的紅磷代替白磷做實驗
【新】結合本和上述復習題(2)推測出剩余氣體的性質,簡要說明理由。
一、氮氣和稀有氣體
1.氮氣的性質及用途 2.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
二、還人類潔凈的空氣
1、污染原因:
2、空氣的污染:
3、危害:
4、防治:
(1)監測空氣質量
(2)
(3)
(4)
【堂鞏固】
1.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
A.醫用酒精 B.干冰 C.清新空氣 D.加碘食鹽
2.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是 (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3.為了經久耐用,在燈泡中可填充的氣體是 (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4.小明對鐵的銹蝕進行如下探究。室溫時,將包有樣品的濾紙包用大頭針固定在橡膠塞上,迅速塞緊,裝置如圖。觀察到量筒內水沿導管慢慢進入廣口瓶(凈容積為146 mL)。當溫度恢復至室溫,且量筒內水面高度不變時讀數(此時瓶內氧氣含量近似為零)。
序號樣品量筒起始讀數/mL量筒最終讀數/mL需時間/min
① 1 g鐵粉、0.2 g碳和10滴水10070約120
② l g鐵粉、0.2 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10070約70
(1)實驗①和②說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減慢”)鐵銹蝕的速率。
(2)實驗開始后,廣口瓶內溫度有所上升,說明鐵的銹蝕過程是 (填“放熱”或“吸熱”)過程。
(3)該裝置還可用于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根據上述數據計算氧氣的體積含量是 %
5.今年3月21日,溫州市區出現罕見的浮塵天氣。環境監測中心報告,當天空氣污染指數為270~290,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依據下表判斷,當天溫州空氣質量狀況屬于( )
空氣污染指數范圍及相應的空氣質量級別表
A.優 B.良 C.輕度污染 D.中度污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9590.html
相關閱讀:物質的變化
飲用水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燃料和熱量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