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導入】
戰后初期美國經濟在資本主義
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觀察右圖,看看通過這張圖能夠說明什么問題?
圖中的這些數據表明美國二戰后在經濟上已成為世界霸主。先回憶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然后想一想,為什么美國在戰后取得了如此迅速的發展?除了由于美國本土遠離戰場,沒有遭到破壞,而且從戰爭中還發了一筆橫財外,還有其他原因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美國經濟在戰后繁榮的原因,以及這種繁榮能否持續下去。
戰后初期美國經濟在資本主義
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也是目前唯一的超級大國。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分析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富強國家的。
2.在1974~1975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請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這次經濟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
3.無論是戰后經濟的繁榮發展,還是新經濟的出現,科學技術在美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斷證明了“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這一觀點。請結合美國經濟的發展,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二戰后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
①二戰遠離美國本土,對經濟的破壞較小,相反卻刺激了經濟的發展②積極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③政府對經濟進行了宏觀調控④其他國家對美國的經濟援助
A.①③④B. 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
2.下列對美國新經濟特點的表述,準確的是()。
A.信息化B.信息化和全球化C.滯脹D.全球化
3.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是在()。
A. 20世紀五六十年代B. 20世紀70年代中期
C. 20世紀80年代后期D. 20世紀90年代
4.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經濟危機的原因是()。
A.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B.美國政府不再支持經濟發展
C.出現通貨膨脹與生產停滯的現象D.失業人數不斷增加的緣故
二、識圖題
從月亮上看地球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它標
志著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也顯示了美國宇航工業的成就。
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
請回答:
(1)這三幅圖片分別反映了戰后美國哪一時期經濟發展的成果?在這些時期,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2)每一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三、簡答題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情況。
【資料:】
歷史上歷次戰爭對美國經濟所起的拉動作用
戰爭對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是一種沉重的代價和制約,但是,這條規律唯獨對美國不適用。從歷史上考察,戰爭多次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在經濟上趕上和超過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幫助美國走出大蕭條,確立了其在世界上的經濟霸主地位,戰爭結束后,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球的50%;朝鮮戰爭后,美國的生產增長率從-7%提高到10%,經濟增長期從1953年持續到1957年;長達8年的越南戰爭使美國兩次陷入衰退,戰爭結束又使經濟維持了近7年的增長;海灣戰爭前夕,美國經濟已經步入衰退,戰爭后經濟迅速回升,并且創造了歷史上最長的連續10年的經濟增長記錄。
戰爭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經濟的發展周期。美國經濟有其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周期,戰爭只能暫時加快或延緩經濟周期,而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經濟周期經歷了9次收縮期和8次擴張期(從1950年起計算),前面提到的幾次戰爭以及最近的伊拉克戰爭,均與美國經濟周期緊密相連。但戰爭有時也會延緩美國經濟的增長。1964年越南戰爭爆發時,美國經濟正處于擴張期,但龐大的軍事支出拖累了經濟增長,使美國的生產增長率從1965年的9%下降到1970年的-3%。
新經濟
1996年12月30日,美國《商業周刊》的一篇文章首次提出“新經濟”概念,并認為其主要動力是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但是,“新經濟”絕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概念,不能把它簡單地等同于技術上的發明和應用。
“新經濟”不僅僅是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的持續增長現象,也是興起于美國、擴展于世界的新技術革命引起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以及經濟運行規則等一種深刻變化,同時也是一種“信息經濟”、“數字經濟”和“網絡經濟”交互并存的經濟。其特征包括持續高增長、低通脹、科技進步快、經濟效率高、全球配置資源等。
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技術模式,“新經濟”其對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的發展所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高新技術的運用帶來勞動生產率的較大提高,彌補了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貨膨脹,從而減弱了經濟增長、通貨膨脹間的關聯度。
其次,企業利潤、信貸和投資成為新經濟的重要支撐點,而高科技產品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在信息充分的條件下,可迅速進行投資戰略調整,增加了應對市場供求的靈活度。
再次,通脹率和物價水平被控制在較低范圍,從而弱化了貨幣政策干預經濟的效能,且政策時滯較前拉長。
最后,新經濟與傳統經濟諸多因素的有效結合,提高了傳統產業及其產品的科技含量,并使傳統經濟的生產、運作、管理模式出現新的變化,促進了傳統產業的發展。
【思維拓展】
新經濟雖然是以美國近十年來經濟發展狀況為基礎而引申出來的一個全新概念,但其賴以依存和發展的兩塊基石──全球信息化和經濟一體化早已超出了美國的國界。因此,新經濟已非美國經濟的專利,其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請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情況,談談我們應如何抓住這次機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7917.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上)第四單元構建文化的圣殿復習學案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教案
第9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學案
第5課 中古歐洲社會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