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九上第20課《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教學實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包括電力的廣泛應用,發明家愛迪生和他的發明成就,汽車、飛機的發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實。
2.通過比較電的發明前后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培養學生歷史想象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汽車的發明和使用對人們更有利還是更有害?”等問題,培養學生辯證地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 過程與方法
1.復習工業革命的有關內容,上課時引導學生對兩次工業革命進行比較。
2.創設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的情景,要求學生通過分組學習探究,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成果配一段解說詞,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科學技術對推動社會進步發揮的巨大作用,教育學生向愛迪生等發明家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重難點
1.重點: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汽車和飛機的問世。
2.難點: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的進步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溫故知新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外出旅行的人們越來越多。請問,人們外出旅行時常乘座的交通工具有哪些?通過哪些手段能和家人朋友及時取得聯系?
學生:交通工具有火車、輪船、汽車、飛機等,通訊手段有電話、手機、上網等。
1.火車、輪船是在什么時期發明的?最初的火車、輪船是用什么做動力的?
學生:工業革命時期 蒸汽機
2.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了什么時代?
學生:蒸汽時代
3.最先開始并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是誰?工業革命完成后,該國號稱什么帝國?
學生:英國 日不落帝國
那么汽車、飛機、電話又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學習第二次工業革命。繼工業革命之后,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它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邁入“電氣時代”。(板書課題: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這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什么?主要成果有哪些?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什么影響?就是這節課要求同學們學習探討的主要問題。
(二)創設情景 學習探究
1851年,在英國倫敦水晶宮內,舉辦了以工業革命偉大成果為展示內容的第一屆世界展覽會,引起世界轟動,F在,有關部門擬籌辦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并邀請同學們免費參觀,大家愿不愿意去。坎贿^還有個附加條件,要求大家為美國、德國的展品配上一段解說詞,使參觀者對該展品有個初步了解。
當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除了電話、汽車、飛機以外,還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看看書,找一找還有哪些?
學生:還有發電機、電動機、電車、電報、電燈、內燃機、飛艇等。
解說詞該怎么寫呢?解說詞的要求是:
1.介紹該展品名稱、發明時間、發明家、所屬國家以及該成果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語言要精煉、準確、優美。
下面請聽老師為電話配的解說詞:
“順風耳”一直是千百年來人類的美好愿望,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使人類的這一夢想變為現實。電話的發明,使通訊更加便捷,加強了世界的聯系。
同學們知道了解說詞的寫作要求,下面開始分組活動。全班同學分成4個大組,一、二、三、四組分別為發電機、電燈、汽車、飛機撰寫解說詞。此外,每組還要另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成果并為其配上解說詞。
學生分成4個大組,每個大組又由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三) 學生解說 深入探討
下面請欣賞第一組的同學為發電機配的解說詞。
學生朗讀發電機解說詞。
教師評析。
請同學們談談下面幾個問題:
1.電是如何發明的?它又是如何進入實際生產領域的?
2.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比蒸汽動力具有哪些優點?
3.你家有哪些家用電器?它們有什么作用?如果沒有電,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是19世紀70年代,主要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力的廣泛使用,改善了生產和生活條件,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邁入“電氣時代”。
下面請大家歡迎第二組的同學朗讀電燈解說詞。
學生朗讀電燈解說詞。
教師評析。
同學們猜一猜,在沒有電燈之前,我們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和電燈相比,它們有哪些不足之處?
學生回答。
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被譽為“發明大王”,許多人稱他是個“天才”,他是怎樣回答的?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學習?
學生回答。
下面請第三組的同學出示關于汽車的解說詞。
教師評析。
19世紀時,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車和馬車相比,具有哪些優越性?
學生回答。
有人說,汽車的發明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應該積極發展汽車工業。但是也有人認為汽車的大量使用帶來了空氣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許多問題。因此,應該停止發展汽車工業。你是怎樣認為的?請同學們討論后積極發言。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下面請第四組的同學宣讀飛機解說詞。
教師評析。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國的飛機是在什么時候由誰最先研制成功的?說明了什么?
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車、飛機的動力機是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火車、輪船、汽車、飛機至今仍然是我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最初的火車、輪船是用蒸汽機作動力的,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車、飛機是以內燃機為動力的。
同學們的解說詞都寫得很好,下課后再相互交流。
工業革命成果展是在英國倫敦舉辦,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將要參觀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可能會在哪里舉辦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可能會在美國紐約、華盛頓,也有可能在德國柏林。因為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在電力技術發展方面,美國和德國走在其他國家前面。
教師小結。
(四)拓展延伸 收官設疑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和德國更多地采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后來居上。下面請同學們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工業生產比重中的變化,思考討論幾個問題:

英 國

法 國

美 國

德 國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13年

14%

6%

35.8%

15.7%
1.聯系表格數據,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談談它們能夠給我們哪些有益的啟迪?
2.表格數據的變化反映了什么問題?你認為英國“日不落帝國”會受到挑戰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兩次工業革命表明,科學技術是巨大的生產力;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振興經濟首先要振興科技;我國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于創新、努力探求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等。
表格直觀地說明,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德國后來居上,分別成了世界第一第二的經濟強國,英國、法國則落后了。由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發生了明顯變化,英國“日不落帝國”必然會受到挑戰,那么天下還會太平嗎?請聽下節課講解。
(五) 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8631.html

相關閱讀: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學案
九年級歷史(上)第四單元構建文化的圣殿復習學案
第5課 中古歐洲社會導學案
第9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