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是蘇聯社會主義的兩位領導人列寧和斯大林。關于列寧,人們都知道他最早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可以“在帝國主義鏈條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的理論,而對他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方面卻知之甚少。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斯大林開創的計劃經濟體制是唯一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至少在半個多世紀內,世界上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都對此深信不疑。而對列寧曾經嘗試過的“新經濟政策”,人們只是把它當成一個特例,并不以為然。那么,社會主義究竟應該走什么道路?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哪一個更適合蘇聯國情?
讓我們結合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作一個比較和鑒別吧!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在國內戰爭期間,蘇維埃政權實行了經濟上高度集中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戰后,蘇俄又實行了哪一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2.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蘇聯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斯大林模式”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的標志是什么?這一模式在政治和經濟上有哪些表現?利與弊各是什么?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原因是()。
A.十月革命后廣大人民生活極端痛苦
B.農民不滿“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C.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面臨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
D.列寧要把蘇俄建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
2.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于()。
A. 1917年10月 B. 1920年10月
C. 1922年底 D. 1924年
3.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完成于()。
A. 1924年 B. 1928年
C. 1936年 D. 1937年
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斯大林模式”弊病的是()。
A.優先發展重工業,輕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
B.過分強調產值和產量,忽視產品的種類和質量
C.國家對農產品定價過低,對工業品價格定得過高
D.注意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
二、填空題
1.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進入 時期,蘇維埃政府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在 的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 政策。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 ,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2.蘇聯成立之初,除俄羅斯聯邦、 外,還有 和 ,后來,蘇聯擴大到 個加盟共和國。
3. 1936年,蘇聯新憲法宣布蘇聯是 ,新憲法的制定,標志著“ ”的形成。
三、簡答題
自十月革命至20世紀30年代,蘇俄(蘇聯)國內經濟政策有何變化?結果如何?
【資料:】
“斯大林模式”是一個被帝國主義包圍的經濟落后的資源大國,為迅速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而選擇的一種社會主義模式,是適應當時蘇聯國內生產發展水平的產物。但“斯大林模式”同時也包含著一系列的缺陷和弊端,是一個不完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模式。隨著時代主題由戰爭與革命向和平與發展轉換,“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障礙,最終成為蘇聯解體的深層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有其特殊歷史條件的。一方面,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當時所處的國際環境十分險惡。十月革命勝利后,帝國主義國家便對蘇俄進行武裝干涉,竭力想把年輕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里。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但是,由于蘇聯是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仍處在帝國主義的包圍之中,因而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另一方面,蘇聯從沙俄繼承來的經濟是十分落后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雖然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樣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但它仍是資本主義世界中經濟發展相當落后的國家。為了鞏固蘇維埃政權,保衛無產階級的革命成果,蘇聯必須用最短的時間發展經濟,盡快地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正符合了這一需要,它可以集中全國力量來解決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在“斯大林模式”下,蘇聯取得了巨大建設成就。這主要表現在:迅速實現了蘇聯的工業化,使其工業產值在一個不長的時間內居于世界前列,將一個落后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化國家;依托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蘇聯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而且在戰后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核心,是冷戰時期唯一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在建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特別是重型工業和國防軍事工業的基礎上,蘇聯掌握了一度領先于國際水平的核子技術、航天技術等,使自身進入了世界科技先進國家行列。
【思維拓展】
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在國內戰爭結束后,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而制定實施的一種經濟政策;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是斯大林根據當時國內外形勢,領導蘇聯人民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形成的。二者都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請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兩種經濟模式的不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3775.html
相關閱讀: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學案
第9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第5課 中古歐洲社會導學案
九年級歷史(上)第四單元構建文化的圣殿復習學案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