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突破
生物與生命
生物: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長、發育、繁殖等能力的物體。
生命: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
從二者的定義上看,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各種具有生命的物體的總和,也可以說是具有生命的物體。而生命則是生物的存在形式,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生物具有多樣性,它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體具有如下的特征:
1、除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體時刻不停地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
3、生物體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4、生物體能生長和繁殖。
5、生物在生殖過程中表現出的遺傳和變異現象。
6、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
二、典題精析
例1:雨點打在含羞草的小葉上,葉片會立即合攏,葉柄下垂,這說明了生物特征的————現象
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生物需要呼吸
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答案:D
應該選C
例析:應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使生物“趨利避害”,這種對外界刺激作出的規律性的反應,叫應激性。含羞草的葉片被雨打后合攏,正是生物應激性的表現。故選D。應該選C
例2: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里。我們認為它屬于生物是因為病毒( )
A、具有細胞結構
B、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等制造有機物
C、能繁殖
D、能進行呼吸 答案C
例析:判斷病毒是不是生物,要看病毒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病毒依靠細胞的分裂而繁殖,產生新的細胞病毒,繁殖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所以病毒是生物。
三基礎鞏固
(一)、填空
1、生物的家族中包括— — — — —等。
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3、生物的多樣性包括— — —。
4、生物的特征體現在— — — —等方面。
(二)、選擇題
5、生物圈是指(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環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地球的整個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
6、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
A、遺傳的多樣性 。、變異的多樣性
C、環境的多樣性 。摹夂虻亩鄻有
7、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生殖和發育 B、生長
C、新陳代謝 。摹⑦z傳和變異
8、下列所描述的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小雞破殼而出 B、小魚在水里游動
C、合歡的葉子在夜幕降臨時合攏起來 D、“嫦娥”繞著月球運動
9、生物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
A 、森林和草 B、陸生動物和人
C、能夠飛翔的昆蟲和鳥
D、森林、草、陸生動物、細菌、真菌和人
10、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陽光、空氣,生活著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它們共同組成( )
A 、生活環境 B、環境因素
C、生態系統 D、生態平衡
11、現在世界上已有2萬——2、5萬個品種菊,這體現了生物的( )
A、物種的多樣性 B、遺傳多樣性
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D、生態 環境的多樣性
12、下列物質中,不屬于生物的是( )
A、蘑菇 B、綠豆
C、兔 D、珊瑚礁
13、含羞草受碰觸時,它展開的葉片會合攏,下列與這個現象相同的是( )
A、母雞下蛋后咯咯叫
B、小公雞長大后,長出了大雞冠
C、人的手被燙了后,會立刻挪開 D、月亮在十五變圓,在初一變成月牙
四、能力拓展
14、下列古詩中,描寫生物生長發育的是( )
A、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B、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C、夜來風魚聲,花落知多少 D、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15、下列不屬于描寫生命現象的是( )
A、春眠不覺曉 B、處處聞啼鳥
C、夜來風雨聲 D、花落知多少
16、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訂了“人與生物圈”的研究計劃,其目的主要在于( )
A、協調人與生物圈的關系 B、保護生物圈內的各種生物
C、保護地球上的各種生物 D、防止生物圈遭到破壞
17、民俗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說明了生物的
A、進化現象 B、適應現象
C、遺傳現象 D、變異現象
18、下列各項中,能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
A、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 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
C、竹林中全部的熊貓和它的食物 D、菜園中的全部白菜和菜青蟲
19、烏賊遇到敵害,會噴放出“墨汁”,這一現象生命了生物( )
A、能生長和繁殖 B、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D、由細胞構成
20、你聽說過捕蠅草嗎?捕蠅草生活在美洲,它的莖很短,葉片的構造十分奇特,在靠近莖的部分,葉片呈綠色,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葉端變成了肉質的,象一個可以隨意開合的貝殼,并且每半個葉片的邊緣上還生長有10多根又長又硬的剛毛。平時,“貝殼”向外張開,葉緣蜜腺中散發出甜蜜的氣味,同時發出紫外光。蒼蠅對紫外光特別敏感,當它飛過去,一旦觸動了剛毛,“貝殼”就在極短的時間里閉合,將獵物禁閉在“牢籠”里。當捕蠅草捕獲到獵物以后,那個象貝殼似的捕獵器又變成了它的“胃”,能及時的分泌出消化液,將獵物慢慢的消化。幾天后,當獵物被完全消化干凈了,葉子便再次張開,等待下一只獵物的落網。
問題:
(1)以上這段文字,表現出生物的哪些基本
特征?
(2、)在顯微鏡下觀察一滴河水,發現了一些能運動的綠色小顆粒。根據上文,下列哪項 不能作為判斷這些小顆粒是生物的依據( )
A、有細胞結構 B、能生長和繁殖
C、體小且綠色 D、能對環境的變化作出相應的反應
五、綜合探究
21、捏鼻閉口,屏住呼吸,試試能堅持多長時間。為什么不能一直保持這種狀態?這說明了生物要生存必須一刻不停地進行什么活動?
22、下列有幾則資料,仔細閱讀后請在每則資料后面的括號內填上與之相應的觀點
資料(1)
在我國的一些偏遠地區,近親結婚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中表兄妹之間的婚配占有一定的比例,近親結婚者的后代患遺傳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往往比非近親婚配者高出幾倍、十幾倍,甚至上百倍。
( )
資料(2)
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與水稻雜交培育出產量很高的雜交稻新品種。
( )
資料(3)
發展中國家人口的80%依賴植物或動物提供的傳統藥物,西方醫藥中使用的藥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發現的物質,中醫使用的植物藥 材達1萬種以上。 ( )
資料(4)
現今由于人為因素,環境在不斷的加速改變,許多物種由于無法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而瀕臨滅絕。
A、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之一體現在生物能為人類提供藥物資源
B、 生物基因多樣性的保護越來越重要
C、 基因的多樣性可以為改良作物品種提供豐富的基因資源
D、 生物種內的基因多樣性對物種的進化和延續有著重要的意義 選項提到基因,初學者只認識到“遺傳物質”
第2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
一、 要點突破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主要指生物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
非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等多種因素。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其中生存的生物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從而表現出不同的形態、生理特征。
(2)人類是生物圈中的成員,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行為,如亂砍濫伐、亂捕濫獵、過度放牧、環境污染等,都直接或間接的威脅著生物圈的穩定和繁榮。1971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了“人與生物圈”的研究計劃,謀求協調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我國是“人與生物圈”組織的理事國,在研究和保護生物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其中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鼎湖山自然保護區、臥龍自然保護區、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等。
二、典題精析
例1:“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你能對這種自然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嗎?
例析: 這主要是由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決定的;茨详柟狻⑺殖渥,空氣濕度大,使得氣候溫暖濕潤,適于橘的生長;而淮北則不具備這樣的自然條 件。這說明生物的生長受環境的影響,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
例2 :數百年前,我國黃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來由于人口過于集中、長期掠奪式的開發等原因,如今變成了荒山禿嶺,這個現象說明 ( ) 答案 A
A、生物影響環境 B、環境條件決定人口數量
C、生物適應環境 D、環境條件決定生物的形態
例析: 這個問題要從生物因素的角度去考慮。生物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生物可以影響改變環境。由于人類的長期開發,森林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從而使地表裸露,變成了荒山禿嶺。
三、 基礎鞏固
選擇題
1生活在沙漠中的餓仙人掌,葉退化為刺,這是對什么環境的適應? ( )
A、干旱 B、敵害太多
C、沙土地 陽光
2、蚯蚓的活動使土壤變得更加疏松,這說明 ( )
A、生物對環境適應 B、環境對生長的適應
C、環境對生物需求 D、生物對環境的餓影響
3、影響熊貓數量大量減少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分缺乏 B、陽光增加
C、溫度升高 D、缺乏食物
4、草原上影響鹿群生長的主要生物因素是 ( )
A、草 B、狼
C、土壤 D水分
5、沙漠地區的植物種類較少,影響它們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溫度
C、土壤 D、陽光
6下列各項生物的生活中沒有影響生存環境的是 ( )
A、 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加了空氣的濕度 B、蚯蚓的生活改良了土壤
C、蚊、蠅傳播疾病 D、楓樹在秋天落葉
該題D選項似乎也影響環境,如楓葉分解提供無機鹽,值得爭議
7、下列實例哪項不能反映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 )
A、竹節蟲的身體與竹節極為相象 B、壁虎身體的顏色與環境幾乎融為一體
C、企鵝、北極熊生活在寒冷的極地,它們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魚離開了水一段時間后就會死亡
8下列生物現象中,主要受陽光因素影響的是 ( )
A、魚類的季節洄游 B、仙人掌的刺
C、變溫動物的冬眠
D、人參在密林下才能生長好
11、被稱為“地球的腎”的是 ( )
A、森林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
C、濕地生態系統 D、海洋生態系統
12、判斷正誤
(1)、森林能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的現 象主要說明了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 ( )
(2)、“蟻穴潰堤”這一成語主要揭示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 )
(3)、環境影響生物,生物也能影響環境。 ( )
(4)、植樹造林,綠化大地,創建適合人們生活的環境,充分說明了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的關系。 ( )
四、 能力拓展
13生物因素是指 ( )
A、所有的環境因素 B、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
C、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D、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14、蘋果在北方生長得很好,在南方生長得不好,其主要原因是 ( )
A、溫度 B、濕度
C、空氣 D、土壤
1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造成這一差異的環境因素是 ( )
A、陽光 B、水分
C、溫度 D、濕度
16、下列成語中能說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
A、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C、千里之行,潰于蟻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7下列實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
A、森林凈化空氣,調節氣候 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A、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導致水質惡化 D、螞蟻搬家
18、地衣能在巖石上生長,由能使巖石腐蝕,說明生物體 ( )
A、都能適應環境 B、與環境形成統一整體
C、都能生長和繁殖 D、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
19、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溫帶針葉林、高山草甸。決定這種分布的主要生態因素是 ( )
A、陽光 B、水分
C、溫度 D、海拔高度
答案值得斟酌,D選項是導致溫度不同,故CD兩個都可以,甚至D更好。
20、駱駝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因此適于生活在 ( )
A、極地 B、水中
C、荒漠中 D、高山上
與1題雷同
21、梧桐樹等喬木在冬天落葉,松樹等喬木四季常青,這些現象說明 ( )
A、只有松樹適應環境 B、它們都能適應環境
C、它們對環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
D、梧桐樹不能適應寒冷環境
22、在一塊農田中,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是 ( 。
A、溫度 。、水分
C、雜草 D、土壤
23、為了研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劉濤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在(1)和(2)兩個花盆中種大豆,并對陽光、溫度和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張明同學看了設計后提出下列意見,其中正確的是 ( 。
花盆陽光溫度 水
(1) 向陽處200C 充足
(2)[來源:學?啤>WZ。X。X。K]暗室200C 不充足
A、兩個花盆都應放在向陽處
B、花盆(2)的溫度都應當維持在00C
C、兩個花盆都應當保證充足的水分
。、兩個花盆都應放在暗室中
24、多種海魚每次產卵量可達數萬粒至數百萬粒,但魚苗存活率很低,因此發育為成魚的數量更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 )
A、受生物因素制約的結果
B、受非生物因素制約的結果
C、生物適應環境的結果
D、生物影響環境的結果
25、蒲公英的果實很輕,形狀象降落傘,而蒼耳的果實則帶有倒鉤,這兩種果實的傳播方式可能是 ( )
A、蒲公英依靠動物傳播,蒼耳依靠風力傳播
B、蒲公英依靠風力傳播,蒼耳依靠動物
C、公英、蒼耳都依靠動物傳播
D、蒲公英、蒼耳都依靠風力傳播
五、探究
26有一個“伐樹摘果”的故事,講的是父子倆摘柿子,因柿子太多,便想了一個主意,把樹砍了摘,摘得比別人快多了;第二年,別人又去摘柿子的時候,他們卻只能看著別人收獲。
(1)、這個故事反映了 人的活動與環境間怎樣的關系?
(2)、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3)、你認為人類應該怎樣做才能有利于生物圈的可持續發展?
27、菊一般在秋天開花,這主要受日照時間長短的影響。從夏天到冬天,日照時間越來越短,到了秋天,當日照時間短到某一特定的數值時,菊花就開放了。根據這一特點,你能想辦法讓菊花在夏天開放嗎?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1節 形形色色的生物
參 考答案:
基礎鞏固(一)填空1、植物、動物、真菌、細菌、病毒2、生物圈3、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4、應激性、生長、繁殖、新陳代謝(二)選擇題 5B、6A、7C、8D、9D、10C、11B、12D、13C、能力拓展 14B、15A、16A、17C、18A、19B、20(1)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C 綜合探究21、因為人要不停的進行呼吸。這說明生物要生存,就必須一刻不停的進行呼吸活動。22、(1)D、(2)C、(3)A、(4)B
第2節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
參考答案
三、基礎鞏固1A、2D、3D、4A、5A、6D、7D、8D、9B、10D、11C、12(1)X(2)V(3)V(4)V 四能力拓展 13D、14A、15C、16C、17D、18D、19C、20C、21B、22C、23C、24C、25B
五、綜合探究 26(1)人類活動可以影響環境。 (2)人不能因為眼前一時的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應該牢固樹立可持 續發展的觀念。 (3)可從環境的保護、生產活動顧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不能犧牲環境來換取發展等方面考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9304.html
相關閱讀:食物的營養成分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復習教案
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
傳染病及其預防
奇妙的生命現象復習